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室书香,两丛新绿,数张剧照。记者走进欧阳中石先生位于首都师范大学的家中,向他讨教了当代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血脉联系…
问:欧阳先生,请谈谈您对中国书法的理解?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是文化的一个项目,她是一种艺术,但艺术不能含盖她,因为现实中孤立的字太难见到,所以说她的形式是艺术,她的内容是文化。我们强调书法文化。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在几年前就改为了书法文化研究所,我想说,写字不等于书法,书法要写文字的内容,文以载道。我这里讲的文化,不单是人文的东西,还包括数理化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也需要用书法把它体现出来。不管是人与自然的事还是人与人的事都要诉诸于文字,而用书法艺术地加以表现更有意义。比如,把书法用在名川大山或室内装饰上,是极方便、极绚丽的途径。如果把文化的内容去掉,就失去了她的生命力。我觉得要搞书法,诗不懂不行,对联不懂不行,哲学、史学不懂不行,文学、法学等等不懂都不行。
问:书法艺术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发展?
欧阳中石:3月5日,我曾在《人民政协报》上写过一篇对中华文化的分析,我觉得有三个内容。首先是故有的中华文化。其次是发展中积累的许多优秀文化,比如先秦经传、唐诗宋词等等。更应当注意的是,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进入,中国人不保守,一方面接受外来文化影响,一方面和自己的实践结合。比如:佛学进入中国后,中国人完全接受但和中国结合,这个禅已不是外来的而是自己的禅。这是中国国民一种特有的气度。既然我们有这样深厚的文化,书法就应当为文化服好务,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出来更有光彩的显示,这是书法者的使命。比如香港、澳门回归,当代发生的事情需要我们将它写出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就不能再写《阿房宫赋》吧。那么,写出新的词、新的诗,为新的文化服务很重要,“与时俱进”是我们的一个任务。
问:书法形式上该如何“与时俱进”?您对有人用针管写字怎么看?
欧阳中石:书法形式不一定非要改变,但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创新。对一些人在书法领域以极大的热情所做的一些探索应该欢迎,不要限定。如果他们成功了,我们应该祝贺,如果他们失败了,我们也应该借鉴、同情甚至帮助。当然,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一定是把历史肯定的东西教给学生,不拿他们做试验。探索只有到了一定高度才能去考虑,探索之前首要的是争取攀登已被公认的高度。作为过来人,我要告诉我的学生不要走弯路,不要自持,要充分相信你所攀登的高度。
问:2月26日,您曾在中国美术馆做过 “中国书法的生命力”的讲座,您认为中国书法的生命力在何处?
欧阳中石:我认为,中国书法的生命力在于“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这十六个字,而不单单是美不美的问题。1928年济南曾沦陷过一次,日本人从青岛登陆进攻济南,攻城未果便让老百姓走前面做他们的盾牌。结果,守城部队无法开枪,决定下城跟日本人拼刺刀。部队下来后,日本人就向百姓开枪。中国外交官去交涉,却被凌迟处死。据说当时于右任先生写了两个巨大的布条:“你看见了吗?”,“你记住了吗?”,中国人见之无不落泪。于先生字写得好,但这里不仅仅是书法的力量。他把书法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使文字变成了唤起国人战斗的一声声号角。书法艺术是一门学问,包罗万象,很厚重。中国书法艺术的生命力,目前还看不到它的尽头,前景无限美好。
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成笑容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