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年10月27日下午,千高原艺术空间1000+实验项目空间带来了策展人左靖和建筑师陈国栋的合作项目“茅贡计划(2015-2018)”,包括文献和装置作品,该项目曾在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和第7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中展出。
据了解,“茅贡计划”以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境内的茅贡镇作为实践节点,通过空间生产、文化生产和产品生产三大形式,开创一种混杂的文化经济模式,发展村寨集体经济并有效保留其自然生态、社区文脉及乡土文化的承袭与言传。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对于地处偏僻的黔东南而言,大部分人口仍在从事农业生产。由于经济欠发达,缺乏竞争力,乡镇面貌呈现的更多是一种接近于农村的景观。产业或消费空间的转移和消失遗留下一定数量的废旧空间,构成了这一带乡镇特有的粗砺肌理。
该项目分批次邀请国内外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逐步改造乡镇闲置的国有资产,分期建设一系列的文化艺术空间和服务设施。在严格控制不良资本进村的基础之上,实现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创意乡村(民艺中心)和公共艺术价值叠加,带动当地及周边村寨的文化与商业发展,使周边村寨有条件地接受适度的观光需求,乡镇成为物质和文化的生产消费目的地。在进行空间、文化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对乡镇建设的价值进行重估与输出,真正地把文化保育和改善村民的生活统一起来。
茅贡计划 茅贡接待中心书屋 建筑模型 建筑设计 模型制作:無名营造社 1800mm×1800mm×570mm
展出文献
《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出版物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主编:左靖 2016
《茅贡计划》 幻灯放映 编辑:左靖 2018
《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 视频 导演:顾晓刚 策划:左靖 2016
左靖,策展人,乡村建设者。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他曾任北京798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创办并主编《当代艺术与投资》《汉品》《碧山》《百工》等多种期刊和书籍。他曾在国内,以及西班牙、奥地利、挪威、智利、巴西等国的艺术中心和美术馆策划过几十场展览。2011年后,他以安徽、贵州、云南和浙江农村为基地,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镇)建设,包括整理出版当地民间工艺、古建筑保护和再生利用、乡土文化的梳理展陈和复兴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等等。他主持的乡建项目曾参展成都双年展、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北京国际设计周、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和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等。
陈国栋,笔名白毛。無名营造社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造村行动 发起人/总干事。2010年赴东瀛留学,硕士毕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博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府立大学。乡村在地实践者,乡土建筑营造师。从事乡土建筑营造以及民俗建筑研究工作,关心新木构建筑营造,致力于中国乡村创生领域实践。曾主持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茅贡镇系列新乡土建筑设计、黎平县黄岗村村落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雷山县白岩村村落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等。
据了解,無名营造社自2017年落户茅贡镇,投身参与茅贡镇规划与保护发展的实践工作,并主持了系列新木构建筑营造和历史空间再生工作。秉承以“挖掘在地民俗建筑营造智慧,传承并实践新乡土建筑营造的可能性”的工作理念,与在地默默无闻的乡村营造人士(村民、木匠师傅)共同劳作,尊重在地的营造智慧和营造习惯,重新评估乡土建筑营造的价值,为探索适应茅贡镇的新木构建筑空间形态的可能性而实践。
在茅贡乡创小镇发展理念的背景之下,無名营造社先后建成系列乡土建筑作品:茅贡乡创学院|会场、茅贡接待中心|书屋、茅贡木屋酒店等。关注在地传统木构建筑的构造以及其便捷的组装式搭建营造形式,传承其优良的营造智慧,致力于创造新的空间机能,重构乡土建筑的空间精神。以满足茅贡乡创小镇吸纳众多城市创意青年阶层“返乡”,搭建外来城市“新乡民”和本土乡民共同对话的空间平台,构建适应于当代乡镇发展的新乡土建筑营造。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30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