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奇奇怪怪的建筑

  经常有人提到“奇奇怪怪的建筑”,我不太清楚此词的出处。虽不从事建筑专业,但在公共艺术研究和设计实践中与建筑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对建筑的审美问题有一些思考。

  走过的地方多了,对国内外的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就有了印象层面的比较。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各个类型文明的建筑大抵是不错的。古代建筑的样式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但绝对是精进的过程,经过千百年的修正完善,建筑都达到了堪称经典的高峰。

  古希腊罗马至近代,从民居到公共建筑,体现数理观念和技术精神与神性崇高感的统一,风格的逻辑递进是清晰的。东方亦然,故宫、平遥古城、皖南民居,体现了东方精神的“样式”与“营造”。

  人类之所以进入了文明阶段,在于超越了生物的基本需求,趋向精神层面的追求。因此,审美成为人性的内容。

  建筑的功能也从住的功能上升为居的诗意,因此建筑有了审美属性。

  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够进步,生存的需求占据主流,个性尚在群体性之下,顾建筑体现更多的是群体意志。现代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人获得最大程度从生存层面的解脱,个性获得彰显。这个时代的建筑便洋溢着个性之美。埃菲尔的铁塔美、高迪的圣家堂美、赖特的流水山庄美、贝聿铭的华盛顿美术馆东馆美、盖里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美,如此之美皆为个性之美。

  应该说中国近几十年经济发展足够迅猛,生产力的提高使人获得了更多的精神解放,个性追求浮上表层。

  于是,我们看到,彰显蓬勃时代精神的建筑有了落成的契机。舍仁和库哈斯的央视大楼绝对是其中的翘楚,领时代先锋的作品在中国能够落地是每一个见证者的骄傲。2007《时代》周刊评此为年度人类十大奇迹已是合适的褒奖。

  正常的建筑审美就是如此发展而来。

  留下几行回到前面提到的“奇奇怪怪的建筑”。提到丑陋的东西总让人丧气。

  “千城一面”一直让人诟病,而我们没有诟病古代的千城一面、千年一面,正是时代精神使然,现代精神的核心是个性,建筑的千城一面与之相背,所以感觉丑陋。

  那些毫无设计思路,无论是塔楼还是排楼,只满足了住的基本功能的建筑在这个时代肯定就是“奇奇怪怪的建筑”。

​2018.7.21凌晨于西安智慧城

作者:乔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