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启动
从左至右:艺术家刘建华、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退火”项目艺术总监李力、艺术家孙逊
2018年11月5日,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再次启动。今年两位受邀艺术家在上海玻璃博物馆最新改建的当代艺术空间中,分别带来了“物镜——刘建华个展”和“塞上——孙逊个展”。
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
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谈到,“退火”项目今年迎来了第五周年,期待今后能够与更多的当代艺术家展开合作,让玻璃与当代艺术的联系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从而为公众展现出玻璃的无限可能性。
“退火”项目艺术总监李力
新闻发布会现场,“退火”项目艺术总监李力表示,在策展过程常常感受到强烈的颠覆性,并希望“艺术家通过使用玻璃材料产生出更多新想法,进而大胆自由的创作。”
艺术家孙逊导览现场
“塞上——孙逊个展”(上集)展览现场,2018年,上海玻璃博物馆
当代艺术空间一楼是“塞上——孙逊个展”,展览有意思的地方是分为上下两集。本次亮相的上集呈现其系列手稿、绘画、动画影像,以及艺术家对于未来长篇电影的创作计划。而明年3月的下集将展出其玻璃材质的大型装置新作。两者看似没有关联,但孙逊介绍,上集与下集遥相呼应,“下集用玻璃完成的大量作品,这些元素均会成为长篇电影的部分,也是重要的元素之一。”
作为当代新媒体领域的艺术家,本次孙逊尝试用完全陌生的玻璃材质来创作,既能触发创作灵感也是具有挑战性。在他看来,所有的一切媒介、材质…最后万变不离其中才是艺术最本质的问题。
孙逊,“塞上——孙逊个展”概念手稿,2018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据透露,长片动画电影《万国舆图》(暂定名),孙逊以过往短片影像中的图像叙事模式结合长片剧情模式,并置于更完整的电影镜头逻辑之中,计划在2020年公映。这一以当代艺术家身份介入商业院线的尝试,并将重构和讨论视觉艺术语言被展示和被观看的多元可能性,也是当代艺术创作与更广领域的生活触碰的一种尝试。
艺术家刘建华导览现场
当代艺术空间二楼呈现的是“物镜——刘建华个展”,3件全新创作《碑》、《黑色形体》和《呼吸的风景》呈现在二层空间相互连通的两个展厅。自展览筹备伊始,刘建华便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方式与展览空间建立并保持紧密的关系,他结合展览空间特点和玻璃特点,让展览的筹备和布展过程也成为了展览的一部分。
刘建华以使用陶瓷媒介创作而为人熟知,其实早在2000年他就曾开始与“玻璃”对话,并一直对玻璃材质感兴趣。2006年他着手进行了以玻璃为原材料的小规模创作尝试。而上海玻璃博物馆在2015年“退火”项目刚起步时,便与刘建华进行过关于这一项目的讨论,在多方因素的促成下,今年刘建华正式接收邀请开始“退火”创作,这也是刘建华首次大规模使用玻璃进行创作。
“物镜——刘建华个展”展览现场,2018年,上海玻璃博物馆
本次从陶瓷转向玻璃,对刘建华来说并没有太大的跳跃性,“陶瓷与玻璃有共通性,虽然初介入其中有距离感,但这样的陌生感和不可控,也是我创作中特别享受的过程。”对于这样跨度的挑战,刘建华希望能不断尝试。
他在新作中打破观众对玻璃材料的既定认知,在玻璃材料上“附着”瑕疵和深色,“打碎”玻璃的透明感,并希望观众在作品中“看不到”玻璃。刘建华以日常用品或抽象的形态为创作原型,在看似平淡的表面之下反思当下社会和现实的问题。他延续了对材料的敏感性,以早期陶瓷创作的“打碎”方法,在碎玻璃上进行了尝试,同时可窥见其长期创作生涯的线索和脉络。
刘建华,《碑》(局部),2018 ,玻璃、钢,图片由刘建华工作室提供
作品《碑》就以其庞大的体量和令人感到警醒的血红色外观向观众营造了一股迎面扑来的肃穆和压迫感,原本晶莹剔透的玻璃被消磨掉光泽,实现了他呈现玻璃另一面的愿望。
“物镜——刘建华个展”展览现场,2018年,上海玻璃博物馆
看完《碑》想要进入第二展厅,你需要踩着刘建华用2.5吨的碎玻璃在展厅内铺的一条路,然后才能达到三面2.5米高的黑色书墙和十扇只有黑色玻璃画框的窗子前。
展厅中央放置的《黑色形体》由玻璃、水泥混杂制成的书形墙组成,厚度可达将近半米。以外墙为依托的《呼吸的风景》,是相互对应的五扇“呼吸的窗户”和五扇被水泥墙阻塞的窗。玻璃在整件作品里退居次位,窗外的风景和水泥墙却成为了这件艺术品的主体,让观众感受虚与实、压迫感和不确定性。
“物镜——刘建华个展”展览现场,2018年,上海玻璃博物馆
这次使用玻璃进行创作,对于刘建华而言,是艺术家创作生涯中重要的经历,不但延续了长期的创作线索,同时又试图在个人艺术语言体系中寻找出新的角度和突破。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5月31日。
作者:王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