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11-12 13:53
11月5日,“物镜——刘建华个展”和“塞上——孙逊个展”同时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开幕。作为博物馆本年度的“退火”项目,刘建华和孙逊两位艺术家受邀以玻璃为媒介材料进行最新创作。展览呈现于博物馆最新改造的当代艺术空间中,展期将持续至明年5月31日。
“退火”是玻璃制造工艺中极其重要的步骤,指的是将材料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过程。它是玻璃塑形的决定因素,同时承载着创作中让人期待的随机性与不可预知性。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退火”项目始于2014年,持续邀请对于不同材料创作感兴趣的艺术家,以玻璃为媒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并展出。“5年来,张鼎、杨心广、廖斐、毕蓉蓉、林天苗等艺术家加入其中,用当代艺术的视野去利用玻璃,他们利用玻璃光滑的特性、水平的表面,让传统材料出现了更多启发人心的可能。”“退火”项目艺术总监李力说,“这些艺术家大多是首次集中使用玻璃这一材料,这种带有实验性质的创作,不但延展了玻璃这一材质的无限可能性,更拓宽了当代艺术被创作和被接受的外延。”
在当代艺术空间二楼,艺术家刘建华用13吨碎玻璃铺满整个展厅,连接三面黑色书墙和五扇只有黑色玻璃画框的窗子。观众们必须穿上工作人员准备好的防护靴,才能小心翼翼地踩上这条碎玻璃路,到达《黑色的形体》及《呼吸的风景》两件作品周围。紧张、危险和压抑是其个展“物境”给人最直观的感受。《黑色的形体》由玻璃、水泥混杂制成的三堵书形墙组成,每堵书形墙的高度达2.5米,厚度可达将近半米。《呼吸的风景》以展厅外墙为依托,五扇只有画框的窗户打破了展览空间的封闭感,将窗外的景色融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观展时,观众的每一步都在“打碎”,都在“破坏”,展厅空间充斥着嘈杂的玻璃断裂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艺术家另一件作品《碑》被置于一个与之相连的安静的展示空间。五个巨型的红色碑体与素来透明清澈的玻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2006年时曾短暂地以玻璃为原材料进行小规模创作尝试,但当时与玻璃还是有疏离感。今年着手启动‘退火’时,才真正感觉到自己融入了玻璃。”雕塑和装置艺术家刘建华擅长以陶瓷为媒介进行创作,此次个展是他首次利用玻璃作为艺术表现的手段。“在项目启动至今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创作过程充满了纠结、艰难和各种偶然性。虽然陶瓷和玻璃在材质和特性上有许多共通性,但两者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包括烧制的温度、火的控制、时间的差异等,你很难用既有经验去掌控,一切从零开始。”在“物镜”中,他有意打破人们对于玻璃这一随处可见的日常物品的既定认知,在玻璃材料上“附着”瑕疵和深色,“打碎”玻璃的透明感。虽然使用玻璃,但艺术家希望观众在作品中“看不到”玻璃,因此,原本晶莹剔透的玻璃被消磨掉光泽,“染”上了血红色和黑色。
“塞上——孙逊个展”展出于当代艺术空间的一楼,标题引自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试图探讨意向的转换和时空的属性,开拓图像维度的更多可能。“塞上”分为上下两集,目前展出的上集主要陈列孙逊系列手稿、绘画、动画影像,以呈现艺术家对于新创作的思考脉络,而玻璃材质的大型装置新作则将在明年3月的展览下集揭开神秘的外衣。有趣的是,即将展出的玻璃装置作品,同时也是艺术家目前正在创作的动画电影《万国舆图》(暂定名)的重要元素。“我一直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此次希望从玻璃这种完全陌生的材质中找到另一种表达方式。”孙逊透露,“塞上”个展的作品乃至展陈的影像纪录都会成为后续创作的一部分,“把现实浓缩到片子中去”。
谈起“退火”项目的由来与目的,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认为,博物馆除了展出传统玻璃工艺、原汁原味的玻璃制品,承担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能外,也应当面向未来,给予观众精神上的启迪。“玻璃这种材料的研究发展属于科学范畴,而当代艺术则是艺术范畴中最前卫、最善于思考社会未来和人类命运的。科学与艺术,在‘退火’项目中率先做了交融和结合,我期待上海玻璃博物馆与当代艺术越走越近。”
同时,在“退火”项目五周年之际,上海玻璃博物馆公布了园区新规划。新建成的当代艺术空间将持续聚焦当代艺术研究和展示,2019年将有张鼎、杨福东、杨振中、刘建华等多位艺术家进驻博物馆园区成立艺术家工作室,2020年上海美术学院新校区将与玻璃博物馆毗邻。今后,上海玻璃博物馆将以更多元的姿态和身份介入当代艺术,为城市西北角增添当代艺术的新阵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