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05-07 14:11
构造,即编织,在英语里是同一个词语fabric,这是一种缠绕繁复的时空经验。当我们说“面对”纤维艺术的时候,会意识到“面对”这个词,不够准确,不够生动。纤维艺术作品总是经由日常的生活体验与身体感知,编织出某种场所与空间,让人浸身其中。纤维艺术在80年代的中国艺术界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施慧用女性独有的细腻、纤维材料特有的特性以及艺术家敏锐的视角向世界第一次呼喊出自己的艺术宣言。
▲ 第一届杭州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布展现场
1987年,施慧教授从甲骨文中汲取灵感,创作的大型壁挂作品《寿》(合作)参加瑞士洛桑《第十三届国际壁挂双年展》,这也是第一次中国现代壁挂艺术走向了国际。二十多年后的她作为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策展人再一次将纤维艺术展现到人们面前2013年“纤维作为一种眼光”开启了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序幕;2016年第二届以“我织我在”的主题,从纤维艺术的多媒介方式展开了全球化与在地性之间的多重对话。而在今年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如约而至。
▲ 第二届杭州纤维三年展
2019年4月25日,“无界之归”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首次新闻发布会在浙江美术馆启动,本届三年展的主题、时间、地点、内容等正式官宣。此次三年展继续由施慧担任艺术总监,主策展人冯博一协同策展人王晓松、刘钢、黄燕、金泽韵(日)共同策划。
说起这位当代艺术资深策展人冯博一作为此次展览的主策展人也是让所有人对此届纤维艺术三年展颇为期待的消息。3月,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中他作为主策展人刚亮相后,一个月后的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首次新闻发布会现场,冯博一再一次确认了出任主策展人,其铁三角团队悉数加入。“在我看来,艺术没有界限,也没有底线。”他清楚这中间的差异与挑战,但“我希望不仅关注纤维艺术本身的线性表现,更多应该是一种更多元的拓展,并最终归到实验艺术的某种态度。”
▲ 第三届杭州纤维三年展新闻发布会现场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是中国美术学院与浙江美术馆共同发起,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展览项目。此次展览将以“无界之归”为展览题,呈现全球范围内纤维艺术创作的生态变化并借以勾勒纤维艺术的边界。所谓“无界之归”指涉的是在纤维艺术形而上的、不受边界限制的跨媒介创作,意味着纤维艺术在全球化语境的相互交织的依存中,抽离于难以确定的现实世界的过度纠缠,穿越于不知边界的、持续实验的一种归旨。
▲ 第三届杭州纤维三年展新闻发布会现场
此次展出继续由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座场馆的主要展览空间组成,三者也有不同方向的侧重。浙江美术馆为主题展,将以群展的形式呈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纤维艺术创作的新动向。通过参展艺术家们所具有的时代敏感度和未来预知性,构建纤维艺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性转化上的新维度;扩展纤维艺术与现实社会、日常生活之间无界的介入性关系;以及纤维艺术在消费文化中,对社会时尚生活的超日常的引领作用。尤其是高科技、新媒体对纤维艺术在语言方式上所拓宽的新探索,尝试着打破以往传统纤维媒材的单一限制,包括数字纤维、智能织物、数码编织、生物纤维等多媒介在当下以及未来纤维艺术创作趋势所进行的多维链接。
▲ 第三届杭州纤维三年展新闻发布会现场
此次主题展将由不同的子单元构成,包括两位在东西方享有盛誉的设计师/艺术家的作品,她们对待纤维语言持有几乎完全不同(甚至相对立)的态度和所采用手法也是其为世人认知的标志性特征。展览将这些相互矛盾的话题并置在一起,其实是想引起民众们注意有关纤维的话题的重要性、不可或缺性,以及人类的孜孜以求的创意和自我保存、毁灭之间的复杂、沉重而又日常的关系;从第一届开始,以个展方式举办一位在纤维艺术创作领域有重要成就的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展示已成为纤维艺术三年展的保留项目,此次邀请到的艺术家是尹秀珍,由七件作品为内容、七天展出为时限的尹秀珍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呈现;中国丝绸博物馆则根据展出空间,将以纤维的材料本体构建一个专题展出,从艺术的角度解析纤维的材料形态。此次展览并不以某种类型、材料或语言样式为目的,既有目前颇受关注的艺术家的代表作,也将有一批为展览创作的新作品,以及专题性文献展出。
▲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发言
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也提到,今年的第三届纤维展展览的时间和以往两届有所不同, 2013年第一届,2016年第二届都是从9月份开始,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双年展从2019年11月26到2020年的2月10日,为期70多天,时间横跨新春佳节,从展览时间来说是最长的一次。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今年是浙江美术馆2009年开馆10周年,我馆准备了一系列 10周年系列展览活动,“无界之归——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则是馆庆10周年压轴大展。
▲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发起人、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施慧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发起人、艺术总监施慧教授代表代表三年展组委会回顾了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发展历程,第一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以“纤维作为一种眼光”为主题,在向大众介绍什么是纤维艺术的同时提出了纤维作为当代艺术创作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它的多维度的思考和表现力的所在。从文化、交流、批判、创新、产业等多个层面来构建当代纤维艺术的创作理念。展览以“纤维作为一种眼光”为主题举办了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三年展有来自全世界16个国家45位艺术家参加,展出作品186件。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是G20峰会期间的重要展览项目,展览的主题是“我织我在”,追溯纤维艺术的源头,在全球化发展引进中进一步凸显出纤维艺术本土的体系,尤其围绕杭州与浙江地区展开的在地性创作,强化纤维艺术与社会、与地方产业的关联。展览还增设了不同主题的文献教育展厅,同时举办了以“织物式思考”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三年展有来自20个国家的66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
▲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发言
作为展览承办方之一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和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余旭鸿在发言中也表示将尽力支持“杭州纤维三年展”的工作。余旭鸿馆长还特别指出:“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好几位国外艺术家也曾参与过“威尼斯国际双年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纤维三年展在立足杭州本土的基础上,以纤维的眼光拓展了当代艺术领域中中国语言或者说中国某种话题本身,并且是具有国际艺术前沿的探索。展览不光是把艺术媒介作为一个话题,更重要的是把杭州作为当代文化的一种创新。并且通过展览既培养了一批年轻的艺术家,又促进了策展同行之间深度交流互动,能够把人才培养、展览策划、学术研究以及公众社会教育深度协同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杭州当代文化展览品牌。
▲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余旭鸿发言
正如主策展人冯博一在发布会上所总结的三个做好展览的具体要求一样,一个展览应该能够反映出当下创作的面貌、创作的生态。以“纤维艺术三年展”举例,从2016年-2019年这三年期间,纤维艺术在媒介、语言、观念方面到底有什么样的新的变化,这是一个展览需要呈现的。起码通过第三届纤维艺术三年展能够反映出近几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纤维艺术这个领域、这个主题上创作的一些最新的变化;其次,通过展览能够提出什么问题。纤维艺术是带有规定性的,这种媒介和社会、当代的艺术系统、全球化、在地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也是展览需要呈现的一个问题。提出问题未必能够解决问题,但是通过参展艺术家作品把问题提升出来、呈现出来,这也是展览的关键所在;最后,好的展览是通过展览能够预示未来某一个领域的某种趋势。比如“纤维艺术三年展”在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趋向,这个展览能否提示出这种趋向或者预测未来的某种趋向。
▲ 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主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冯博一发言
此次“无界之归——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将于2109年11月28日展至2020年2月10日,与此同时,在展览期间,围绕展览主题并利用参展艺术家和作品的资源,举办一系列对话、讲座、工作坊等活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活动并不是展览的衍生品,而是展览所要讨论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最终希望通过展览和学术活动厘清纤维艺术创作的处境,以及可能性的契机和危机,从而形成纤维艺术在形而上的不断建构,以抵达和穿越于不断探索的边界、保持持续实验状态的实践性。其中包括将在展览开幕期间举办的题为“线场——纤维艺术的多项链接”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将由四部分(三个主题发言单元和一个圆桌会议)组成。“线”是纤维最为常见的物化或表达形式,但与“线性”的单向度不同,此次研讨会着眼于对纤维在“非线性”领域扩张力量的挖掘,以及它与这些领域之间在交互中所带来的问题意识边界的扩展。
对话“凤凰艺术”
冯博一 X 凤凰艺术
(以下为了方便阅读,“凤凰艺术”= Q)
▲ 策展人冯博一接受“凤凰艺术”专访
Q:谈一谈您对这个主题“无界之归”的理解?
冯博一:这届的展览主题名为“无界之归”,所谓的“无界之归”我们更强调的是在对传统纤维艺术的材料属性和对材料的认知有一个更开放和更自由的了解。“无界”这个关键词,我想大家都比较清楚,就是希望没有界限,没有更多地限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在观念上、材料和文化资源的利用上对纤维艺术本身能够有一个没有边界的,是一个开放的利用观念的展览。
所谓“之归”这个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归宿。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规定在实验基础之上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艺术创作,它的探索性、实验性都应该是所有艺术创作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分。概括起来说,我们希望“无界之归”是一个开放的主题,与高科技、多媒体、新媒体都能够结合起来的一届纤维艺术展览,同时这种展览的创作、展示和利用的文化资源,又是以实验艺术和当代艺术这样一个系统来进行实施和落实的,这也是我们这次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主题的最主要的说明。
Q:因为这届您是策展人,您能讲讲此次展览的重点与亮点吗?
冯博一:这次展览我们大概从展览结构和战场的方面有这几个方面,一个主战场就是浙江美术馆,也是我们这次展览的主场地。第二个就是中国丝绸博物馆,而中国丝绸博物馆我们会做一个和材料属性有关的专题性小展览,因为那个展馆场地不是很大。第三,我们还会做一个个展,因为第一届、第二届都有个展的方式,所以这一次我们也会延续这个个展的形式,从中挑选在做纤维艺术方面资深、成熟而且在不断实验的一个艺术家做一个个展。
主题展中又大概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带有综合联展的多媒介的方式。另外一个是我们会挑选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也许这两个艺术家的设计和创作与纤维艺术的关系既有并置,又有对比,甚至还是对比之下的一种冲突来构成的主题展。
施慧 X 凤凰艺术
(以下为了方便阅读,“凤凰艺术”= Q)
▲ 艺术总监施慧接受“凤凰艺术”专访
Q:您这次是以艺术总监的身份来参与这个展览,而前届您则是策展人的身份,那您觉得这届相比较前两届亮点有什么?
施慧:纤维艺术三年展的第一届我是总策展人,从第二届开始我便没有担任策展人了,而从第二届开始我就是艺术总监了,策展人则由两位比较年轻的策展人来担任的,这一届我们邀请了冯博一老师的策展团队来为我们做策展。第一届我们的主题是“纤维作为一种眼光”,作为第一届它是一种推广性的,主要是想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纤维艺术。在介绍纤维艺术的同时,也强化了纤维艺术在当代艺术中也是一支重要的当代艺术创作的力量。第二届主题是“我知我在”,“我知我在”实际上是追溯到纤维艺术的源头,从源头进行再审视、跨越。
施慧:实际上第二届三年展,整个策划更注重于纤维艺术本土语言的表达,在整个策划的过程当中,和地方产业的关联比较大,主要是为了探讨纤维艺术与地方产业的一种关联性,所以在第二届展览中开展了很多工作坊,同时也有艺术家根据浙江整个地域的特性来进行创作的作品。
施慧:而第三届也就是这一届的主题名为“无界之归”。就像刚才冯博一老师说的,“艺术可能本身就没有界限”。尤其在今天完全是各种艺术的种类都在纷纷打破这样的界限呈现一种综合的状态,在这样一个艺术创作的形态意识中,纤维艺术未来怎么走?它的创作应该怎么进行?这才是这届主题“无界之归”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展览信息
“无界之归”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展览时间:2019 年 11 月 26 日—2020 年 2 月 10 日
主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当代纤维艺术研究所
(凤凰艺术 杭州报道 拍摄/剪辑/采访/缪越 撰文/责编/yyc)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