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家与嘉宾合影
2019年6月14日下午4:30,“双重奏:谭平回顾展”开幕仪式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前厅举行。谭平先生在开幕仪式上表达最多的,就是“感谢”。他说艺术家的作品就在那里,无需多说。但坦言没有想到在上海做展,会有这么多的朋友、同行和学生前来助阵。谭平也表达了对策展人,赞助商和主办方的感谢。
最后,谭平先生也专门感谢了夫人滕菲这么多年来的支持。他说当把以前的作品挂起来,当时的情景也重新浮现在眼前。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巫鸿先生在发言时也首先感谢大家的光临,并强调此次展览虽然命名为“回顾展”,但他更希望从谭平作品的众多线索中梳理出新的脉络。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的展览,除了展品之外,艺术后面的人也同样重要。
展览现场
除了发言嘉宾之外,还有大量的圈内圈外好友前来助阵。就笔者不完全所见,有余德耀、周长江、张恩利、丁乙、凯伦·史密斯、刘野、周春芽、方力钧、王易罡、马树青、黄渊青、李旭、考云岐、崔灿灿、陈海涛、陈文波等,这应该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多嘉宾都是从各地专程赶来,从中可见谭平在艺术圈中的声望与人缘。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在策展上可谓煞费苦心,虽名为“回顾展”,但展览作品并不完全以时间顺序排列,而是将早期作品与近期作品并列展出,两两对照,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的同与不同,激发出一种新鲜的视觉感受。
作品: 一划
在二楼主展厅,一条几十米长的“一划”横亘整个展场,这件作品最初是在中国美术馆的圆厅亮相,今日再度呈现,气场仍然无比强大。这“一划”,谭平不间断地画了六个小时,虽仅是一件作品,但其中所蕴含的时间的厚度,似乎也可以成为一段独立的历史了。
创作视频
在去往一楼展厅的通道中,正在播放一个巨大的谭平创作的视频。视频中谭平在画布上不断绘画又覆盖掉,最终只剩下一面巨大的灰色…
展览现场作品
一层展厅与其说是谭平绘画的展览,不如说营造出了一个有意味的场域。各种不同尺寸的绘画作品出现在意想不到的空间位置上,它们并不仅局限在画框之内,而是延伸到了墙面,与空间发生密切的关系,整个空间甚至有点类似谭平一个人的礼拜堂。抽象绘画的独特魅力和特殊的空间营造,充满了形而上意味的精神性的纯粹。
谭平与策展人巫鸿对谈现场
在展览开幕仪式之前,谭平与策展人巫鸿在一层展厅进行了饶有趣味的对谈。谭平谈到了自己如何开始进行抽象创作,并就巫鸿提出的关于如何观看抽象艺术的问题,回顾了德国求学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的艺术如何受到现代音乐和现代舞的启发,并不断打开。
谭平与策展人巫鸿对谈现场
巫鸿强调了谭平艺术中“覆盖”的特点,谭平说将一张漂亮的画覆盖掉有一种残酷的美感,但却可能更符合人性。巫鸿发现谭平的艺术中总是充满了“创造”与“毁灭”的轮回,“覆盖”也可以看作是“对时间的封存”,其中有行为、绘画和观念等因素。巫鸿认为谭平的抽象绘画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或以往抽象艺术的狭窄概念和定义。而是一种打开的概念,与很多其他的方面、领域相联系。
谭平与策展人巫鸿对谈现场
谭平说相对于绘画的结果,他认为过程更为重要。正如人生,只有在过程中遭遇从未遇到过的新鲜的经验,才会有意思。关于“一划”,谭平说对他而言,这可以看做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观念、直觉和自己所有的阅历、修养都会在一瞬间表达出来。
在回答一位现场观众提问时,谭平笑言,自己不是一个抽象画家。如果你看了本次展览,或许会同样感觉“抽象”这个词,对谭平来说过于简单了。笔者对展览最大的感受,与其说是“回顾”,不如说是“时间”。回顾是线性的,有一条相对明确的阅读线索,而此次展览恰恰没有突出线性的时间叙事,而是将时间作为了展览不可见但却意义重大的一部分。
部分画册与库艺术最新出版的《谭 平》特刊
创作一件作品需要时间,艺术更是一生的事情。也正是在时空的运动中,一个不断变化的谭平的形象逐渐鲜明起来。
四十年的创作经历,作品的面貌跨度如此之大,但它们现在挨在一起,静静地展出。观看是瞬时的,也可以说一瞥之间,即跨越了四十年的时间。我们从中几乎找不到一个一以贯之的个人符号,也看不出谭平在有意固守什么,一切都在时空的河流中自然流动,自然发生。你或许从展览中发现了某一个“谭平”,但那个“真实”的谭平,或许随着不间歇的时空之河已然流走。
展览现场及部分作品
展览现场
库艺术特别出版
《谭 平》特刊
TAN PING
一本杂志
就像一个经历繁复运算后得出的
简洁的数字
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谭平“
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抽象艺术家之一,谭平的艺术不仅有绘画,还涵盖了版画、装置、影像以及空间艺术等多种创作媒介。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它们逐渐构成了一个不能被轻易解读和论述的复杂系统。
《库艺术》“谭平特刊”在详细梳理谭平历年创作的基础上,试图寻找到理解谭平艺术的全新视角和脉络。从谭平艺术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他对时间与空间的理解,版画训练对他的艺术方法论的影响以及看似理性严谨的工作方法背后的精神要素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其中多篇文章为首次发表。在本书中谭平与编者进行了深度对话,话题涉及许多之前未曾涉及的方面。本书还最新整理发布了谭平1982-2018年作品系列年表,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长按上方二维码获取此图书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垂询电话:010-84786155
作者:库艺术KUART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