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开幕式现场合影
艺术家任哲(中)
2019年6月18日,任哲个展“美术馆观察计划”在上海新美术馆启幕。展览共呈现36件作品,以时间顺序分为两个展厅展出。
任哲的作品大多与生活紧密相关,但新近创作的“美术馆”系列在整体面貌上有所改变,强调构成的意识或平面视觉,特别是在作品中“画中画”的再探索。
从左至右:本次展览学术支持余丁、艺术家周长江、艺术家任哲
艺术家任哲(中)与艺术家李向阳(右)
艺术家俞晓夫(左)、艺术家任哲(右)
艺术家任哲(左)、艺术家李磊(右)
任哲研究“美术馆”系列已5年之久,因在中国美术馆工作,无数次的布展、看展经验让他对美术馆内的场景尤为熟悉。“当一个人在空无一人的安静展厅看作品,很容易去思考一些问题,也会让人觉得其实看画的人也是画中人的错觉,所以在美术馆工作的经历更有助于我的创作”,任哲谈到“美术馆”系列创作契机时表示。
近五年,在任哲越来越关注“画什么”的问题时,他选择去表达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展览学术支持余丁认为,任哲对日常生活进行解构转译或用自己语言来表达提炼,让他对于生活的认知和对艺术的态度在不断探索中形成,“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极为难得。”
因此看完展览的艺术家李向阳也表示:“这些作品对于任哲来说就是一种生活,而这些画面给我的感觉也很亲切。”
“美术馆”系列作品现场
美术馆9 150×200cm 2019年 布面油画
任哲在“画中画”中加入了中国“临帖”或“临画”的概念,并不满足于在画面中平面地重现画作,而把它置于一个空间场域中。在新作《美术馆》(三联画)中,他分别呈现了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这三位中国现代美术史中重要的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任哲将自己对于艺术史的见解叠加于美术馆的空间假设之中,用不同的环境唤起对于艺术作品的新释读,而这三件作品的并置也形成了一个新的对话空间。
对于这种表达方式,李向阳认为,作品能给观众不同的答复,每个人都会产生各自的解读。
观看联想 130×180cm 2018年 布面油画
册页 40×50cm 2018年 布面油画
美术馆2 80×100cm 2018年 布面油画
景致3 50×200cm 2019年 布面油画
任哲的作品总是给人以静谧与沉着之感。他的叙事是基于对空间的观看和研究的,尤其是美术馆空间。美术馆是艺术与人共存的特殊场域,作品、空间及空间中的人的关系是任哲新作的主要母题。画面的叙事结构、“朗读”的语言与现实的场域形成某种联系,嵌入每一件画作,作品并非简单地摄取自然的片段,相反,它是画家深思之后的重构。
初夏 180×130cm 2018年 布面油画
事实上,生活中的任哲是一位冷静而理性的人,少言寡语,他的画面语言也是沉静而朴素的。这也反映在他有关城市空间表达的作品中——无论是小区、公园还是无名巷陌,任哲以自己冷静的笔调诠释着周围的环境,带着超越模糊的感性。一如作品《初夏》,任哲笔下的街道没有太多的人间情味,灰色的处理和人物的安置是对于城市冷漠气氛的体会和自身状态的反省。
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任哲的艺术探索已经经历了许多阶段,从最初的写生,到后来的《钢琴》《打字机》的实验阶段;在城市风景题材中,从最初的对物的把握,到今天对于光和氛围的侧重;在美术馆题材中,从最初的场景式叙事,到今天的思辨式虚拟,他就是一个绘画的朗读者,从朗读别人的作品开始,到朗读他自己行止。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3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