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谭平:在时空中所发生的…… (上)
TAN PING: OCCURRENCE,TIME AND SPACE
文_ 于海元
谭平作品《……》元典美术馆 侯莹与舞者在艺术空间环境表演现场 白炽灯 2017
编者按
谭平的艺术是让人去自我发现,发现自己。他的明晰与准确并非为了灌输给你某种固定的意义和指向,而是为了排除掉任何已有艺术形式对观看的影响,让观者尽可能地进入“素读”状态,自我清空。然后你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
这就像是禅宗中的那个古老比喻:只有将镜子打磨得很亮,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它照到的任何事物;江水只有很平,才能瞬间呈现出明月的光辉。谭平的艺术,就像是那一面不断被打磨的愈加明亮的镜子:你给予它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
谭平作品《……》元典美术馆展览现场
一、现代主义
不能说德国的教育彻底改变了谭平的艺术思想,因为在谭平的思想中本来就潜藏着自由的意识,形式本身就是自由的,它没有预定的模式,总是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和创造。谭平缺乏的是怎样把握形式创造的规律,德国的教育给了他最大的启示。
——《谭平和他的成长经历》 易英 2006
现代主义的气质似乎是我们对于谭平作品面貌的一个直观感受。
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大量的西方书籍与思想涌入中国,一切行业均在追逐“现代”,“现代艺术”也引领一时风气之先。受此影响,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非常多的艺术实验现象。事实上,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代本身就带有现代启蒙的特征,这必然对谭平的艺术气质和探索方向产生深远影响。谭平早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源于现代主义的平面形式研究与色彩构成理论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但“现代主义”作为一个涵盖哲学、艺术、建筑、商业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大的时代趋势影响到谭平整个人,特别是他真正接受现代主义形式语言背后作为其思想基石的独立、自由、理性精神,应该还是在上世纪80 年代末他去到德国留学之后。
谭平作品 时间 40cm×1000cm×22 装置 1993
这种影响,据谭平自己说,首先并非是他求学的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带给他的,而是德国作为一个已经步入现代——也是包豪斯的大本营——国家的城市建设、道路、广告、汽车机械等等一切的都市视觉文化首先带给他的强烈刺激,当然,这一切均是现代主义思维与审美的产物。
在德国的生活促使谭平很快领悟到当代艺术并非仅仅是一种曲高和寡的精英艺术,而是已经影响到社会和人的方方面面,从中他也开始学习艺术是怎样“镶嵌”到社会空间之中的。而在当时中国国内的美术学院中,这一点还远未得到充分的讨论和认识。中国艺术学院的所谓“深入生活”,更多停留在现实主义美学基础上的远赴农村、偏远山区或者少数民族地区的“下乡采风”,描绘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服饰。而此时远在德国的谭平,已经开始主动运用时间与空间特性来作为自己创作的触发点。
谭平作品 时间 100cm×1000cm 装置 1993
从谭平当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已经意识到艺术不只是一件绘画作品,更是绘画作品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观者在何种条件下予以观看。也就是说,艺术是一种场域——而这一特点——几乎贯穿谭平长期以来的艺术实践。
二、极简主义与东方文化
我认为,一件好的艺术品,自身的质量只是评价它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它未来与将要被展示的空间有机结合是作品最终完成的综合体现。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是否考虑“空间”因素,如何确立作品与“空间”的关系,这些思考是决定作品能否呈现一个完整形态的关键所在。
——《1 劃》 谭平 2012
1993 年,谭平在德国的毕业展上展出名为《时间》的装置作品。谭平在一个典型的欧洲传统建筑空间中悬挂了几条粗细不一的黑色竖线。现在看来,这件作品中似乎已经蕴含了谭平艺术中的诸多核心要素:作品与空间的对话;东方气息与现代主义的融合;简洁的艺术语言但并不放弃微妙的细节处(绘画性);媒材的特性和偶发的痕迹;对叙事性和明确表态的拒绝等等……从中可以感受到,谭平对自己作品在空间中所扮演的角色倾向于扩张性,他的作品本身便带有不定型性,通过艺术家在现场的随机摆放或加工,使得作品在现场的张力达到最强,而他的艺术观念和作品实体的介入最终改变了空间的性质。
“1 劃”谭平个展 中国美术馆 2012
在深厚的欧洲文化氛围笼罩之下,谭平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艺术家,自然而然地选择将“黑白”和“线条”作为自己的表达语言,无论是“书写”的传统抑或禅宗的精神,在异域语境中所激发出的有效性和张力甚至远超国内。
创作过程
谭平作品 -40m(局部)木刻 20cm×4000cm 2012
谭平作品 +40m(局部)木刻 20cm×4000cm 2012
或许,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刻,艺术家意识到自身的知识结构甚至文化基因不需要去刻意强调,属于你的自然会在需要的时刻迸发出来。
此时的谭平,已在德国的长期生活中意识到“极简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认知明显迥异于极简主义的核心观点,但却准确的概括出了上世纪90年代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传统在西方文化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是日常性的存在,而非某种针对性的反叛。“极简主义”与“东方文化”,就这样开始在一个人的身体中产生化学反应。
谭平作品 彳亍 视频 6'20" 2014
值得一提的是,谭平并非是在刻意追求或附和现代主义的观点,相反,在现代主义,特别是极简主义的某些观点看来,谭平的艺术并不“纯粹”。在谭平艺术的成长与转型期中,现代主义更多是从生活、视觉以及思想观念上助推他在艺术上的打开和自由,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维工具”,自然而然融入到谭平的艺术方法论之中,逐渐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
三、时间的痕迹
媒介以形式的方式呈现出来,意义却不在形式,而在人与媒介的关系,人作用于媒介的过程,以及媒介特质单纯呈现的结果。从形象到抽象,起决定作用的是图式,不同的媒介甚至可以实现相同或相似的图式,而不以图式为目的的媒介表达,其结果是无法判断和预测的。其实,这也就是媒介的优势。就像谭平的作品,无法按照任何现成的图式来分析,对图式的排除,也是谭平的刻意追求……
—— 《媒介的表征》易英 2013
三十年后,在创作于2012 年的《一划》之中,我们看到的几乎是与《时间》同一方法论的翻版。同样是面对一个巨大而且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空间——只不过这次换成了中国美术馆圆厅——谭平用超过六个小时的时间在一块长达四十米的木板上刻出一条长线,一气呵成。相较于当年的《时间》,这样一种极致的做法却似乎更为契合“时间”这个词汇的本意。这既是一场对话,又是一场博弈。
谭平作品《 ……》 元典美术馆展览现场 2017
往往作品面貌越是简洁,越是能看出一个艺术家的内在精神强度。谭平言说最多的,并非最终展出的作品,而是他在漫长的时间中看着刻刀一点点划开木板的“皮肤”,有时平顺,有时刻刀受挫激起一点木茬和倒刺……在六个小时的时间中他在想什么?抑或什么也不想?……这件作品在旁人看来分明是“极简主义”的,但对艺术家个体的身体与感受来说,每一寸,每一米,都是最为真实和自然的存在。在看似现代主义的场域之中,谭平没有去探究“本质”,而是转而去审视那些细微的身体感受与时间的流淌,还有“偶然”所造成的“错误”——也即是人的痕迹——并由此回溯到对人自身的审视与感叹。
从1991 年的《时间》算起,三十年已经过去,曾经单纯的选择中已经融入了艺术家难以言说的众多有关“时空”的感悟,随之而变的,是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理解。艺术观念与文化身份的强调让渡于不动声色的内心体会。这“一划”,不仅是谭平的一件作品;这“一划”,就是谭平。
“彳亍”谭平个展 偏锋新艺术空间 2014
中国传统画论中有“画如其人”之说。在中国艺术传统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并不是绘画,而是书法。书家最忌字“俗”“媚”,言下之意,通过眼、心、手,笔的整体贯穿,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就在书写中投射到笔画、墨色之中,或古雅,或清逸;或粗浅,或媚俗……体现出的既是作品的风神,也是为人的风骨。元代赵孟頫书法技巧如此之好,风度如此飘逸,但就因他以宋朝赵氏皇族身份入仕元朝,其书法在历史定评上就不乏争议,中国传统美学中“书品”与“人品”联系之紧密由此可见一斑。“书写”在中国传统中又有“修身”的涵义,书写时屏气凝神,不疾不缓,在时间的流逝中顺其自然的表露胸臆,不是雕琢技艺,最终指向的是人的气质改换。
谭平在自己的艺术中或许没有想到这些,甚至有意识的与这种有关传统、国族的论调保持距离。但应该看到,诸如此类关于“技”与“道”关系的理解和认知,已经融入了中国艺术家的文化基因,成为审美上的直觉。
四、体验与过程
一件艺术作品只看到最后的结果,看不到过程,就像一部戏剧只剩下深刻的哲思,而没有表演去给人震撼。在戏剧和舞蹈当中,人们随着作品展开的时间,跟随作品一起往前,一起感受和生长,这是艺术作品的动人之处。所以作品的结果和过程是作品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而在这当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时间是具有生命力的,它所承载的就是生命运动的轨迹。
——谭平:也许对于我个人来讲,
永远没有结果的覆盖下去才是最有意义的
(发表于《库艺术》第36 期“慢艺术”专题)
在谭平的作品中,最带有东方书写特质的作品可能就是2014 年开始画的一系列素描作品,这些作品曾在北京偏锋艺术空间展出。在这些素描作品中,谭平信手在纸上或板上划出一道道线条,笔笔生发,或重或缓,或粗或细,线条之间相互错落交织。通过同时展出的影像记录会发现,谭平关注的并非最终的作品结果,而是强调自己在书写过程中对于时间和身体动作的内心感受,以及炭笔在纸上涩涩前行甚至崩断所造成的那些细微的声音与痕迹,这些痕迹指向的,是那些永不可复制,却又带有强烈个人烙印的时间、体验和过程。
对于已经化于无形的过程,对于已经消失在过程中的时间,谭平通过影像作品来予以强调,将绘画背后不可见不可言说的——但恰恰也是他最为在意的部分——尽可能地呈现出来。艺术家对于展览焦点的悄然转移,让“极简”变得带有温度,让理性的极致带有了人性的成分,这也是谭平作品的一大特征。
谭平作品 背影 20 cm x 30 cm 布面丙烯 1985
谭平的艺术气质中天生具有理性而诗意,克制而自由的倾向。回看谭平创作于上世纪80 年代的《夕阳下的公社》、《背影》、《长城》等作品,他对于理性(体现在作品的直线、平面构成、语言的克制等方面)的偏爱一方面可能受到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整体阅读西方哲学的氛围以及“理性绘画”等诸多艺术潮流的影响;另一方面,谭平也曾回忆起自己在经过家乡附近一个不知名的安静村庄时,那种“理性般存在”的感觉带给他的创作欲望——这是一种天生的审美气质。
谭平作品 夕阳下的公社 48 cm x 48 cm 布面油画 1985
例如在《夕阳下的公社》这件作品中,谭平并没有像同时代很多学院画家那样,用约定俗成的“乡土”、“诗意”去表现农村的田园风光或丰收场面。空无一人的场景,单纯的透视关系,强烈的光感,都使人联想到莫兰迪的风景画,或许是因为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都透露出某种形而上的意味。但不同的是,莫兰迪的绘画强调的是纯粹的观看,而谭平的风景却似乎是基于当时所见带给他个人精神上无法言说的触动,因此这件作品也就带有了一点超现实主义的意味。事实上,超现实主义对于艺术家潜意识的唤起,以及在画面背后留给观众强烈心理暗示的特性,一直都在谭平的艺术方法论中发挥着作用。
谭平在德国期间也曾经短暂尝试过表现主义的方法,也是偏重于表现外在物象投射于他精神和心理上的反应,少有对社会性叙事性的兴趣,直至后来走向抽象,谭平的表达一直都是向内的。
谭平与妻子、艺术家滕菲在德国
从他的早期作品中即可看出,谭平作品中的理性成分总是不走向逻辑的极致,最终,理性仍然要化为诗意。艺术家的苦心孤诣并非为了抵达某一排除情绪与偶然的无人企及的逻辑顶点,艺术家也并不介意将自己的脆弱与失控呈现于最终的结果之中。这一点,即使在他进入抽象艺术创作之后也没有改变。
未完待续,欲了解完整内容,
欢迎关注《谭 平》特刊,现正式预售
《库艺术》特别出版
《谭 平》特刊
TAN PING
一本杂志
就像一个经历繁复运算后得出的
简洁的数字
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谭平“
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抽象艺术家之一,谭平的艺术不仅有绘画,还涵盖了版画、装置、影像以及空间艺术等多种创作媒介。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它们逐渐构成了一个不能被轻易解读和论述的复杂系统。
《库艺术》“谭平特刊”在详细梳理谭平历年创作的基础上,试图寻找到理解谭平艺术的全新视角和脉络。从谭平艺术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他对时间与空间的理解,版画训练对他的艺术方法论的影响以及看似理性严谨的工作方法背后的精神要素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其中多篇文章为首次发表。在本书中谭平与编者进行了深度对话,话题涉及许多之前未曾涉及的方面。本书还最新整理发布了谭平1982-2018年作品系列年表,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长按上方二维码获取此图书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垂询电话:010-84786155
延展阅读
加入“非具象绘画研究工作坊”第二期
欢迎点击下图了解
本期导师课题专访
往期导师授课回顾
顾 黎 明 讲 学 实 录 | 抽象语言的方法及多向度的延伸
作者:库艺术KUART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