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华艺国际2019秋拍:吴冠中《野藤明珠》以5117.5万元成交

(雅昌艺术网讯)2019年12月28日下午,华艺国际25周年·2019秋季拍卖会“近现代书画”专场于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二楼举槌,本场共上拍124件拍品。其中,本季估价最高拍品,吴冠中 (雅昌指数3) 晚年重要的水墨巨制《野藤明珠》以2000万起拍,经全场多轮竞拍,最终4450万落槌,5117.5万元成交。

x2v1qiL7TFkHxUoi68fUqY0jxrUFA6gvDTQkVzrV.png

吴冠中 野藤明珠 镜框 水墨纸本 1996年作 124×247cm

华艺国际2019秋拍拍品

吴冠中是斐声中外的艺术巨擘。他拥有广阔的东西方文化视野,并深刻认识古今艺术之流变。在他身上承载着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激昂记忆,其水墨画极大地发挥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多样性表现,以“笔墨等于零”、“风筝不断线”的精炼画论名震艺术界,在二十世纪后期中国画坛的重要转型中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dJ2XWGf7QO7ApDzyhEcSubiXCtB3RL4lGCddl1br.png

吴冠中先生

今年正值吴冠中百年诞辰,华艺国际很荣幸将于秋拍隆重推出吴先生作于1996年的水墨巨幅《野藤明珠》(约28平尺)。本幅融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心灵景观于一体,传达出吴冠中抽象美中笔墨的强大视觉冲击力,登峰造极,气势撼人。是吴冠中以古典水墨形态进行当代演绎的典范巨制,堪为其自如游走于自由王国的完美诠释,更是其重要创作理念“风筝不断线”攀越艺术巅峰的重要代表作。

秋冬叶落后

缠绵的枝条不正像是张旭的草书吗?

cuiPk7JbXAJw3KAaiBZ9iSC94sb1PjE07hnTsx2g.png

吴冠中 野藤明珠 镜框 水墨纸本 1996年作 124×247cm

从《狮子林》《紫藤》到《野藤明珠》——谈吴冠中“风筝不断线”的艺术发展历程

文 | 孙文韬博士

吴冠中是斐声中外的艺术大师。他的水墨画极大地发挥中国画笔墨语言“点、线、面”多样的表现性,绽放出“形式美、抽象美”的艺术光芒。从意象发展到抽象,是其对中国水墨画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就代表作看,从1983年的《狮子林》到1991年的《紫藤》,再到1996年的巨作《野藤明珠》,可以完整地洞见吴冠中所遵循的“风筝不断线”的创作理念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从80年代水墨创作初期到9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高峰,“风筝”越飞越高,而“线”也越来越细。


QfJVVPdVJIDkn30SafNmqXtZDtGLOCAPTNdUAIXZ.png

吴冠中写生照

意识流造型的重要转折:《狮子林》

“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的艺术标准,但“风筝”如何高飞、“线”如何不断依然是一个难题。在90年代以前,吴冠中选择的解决方案是尽量抽象化的同时,通过保留具象来加强与客观现实的联系。

“《狮子林》……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于抽象形式游刃有余的把握能力和极具个性的形式语言完全超越了同一时代的其他大师。”

UCIHMGJrxCH5MBymrQczi0X0nLLDqGvQst2w8phm.png

吴冠中 狮子林 水墨设色 1983年 173×290cm 上海美术馆藏

八十年代早期的《狮子林》,画家既以形式美要素概括实际景观,又以水墨语言呼应元四家之倪云林对狮子林的描绘。以实景与画面相参照,可看出视觉语汇的趋向性仍受制于物象表现的界限。

创作者要想达到情景互摄、物我相通的境界,就要剥除自然景物的外在表象。“观物取象”不仅限于对外界物象的模拟,而更重于对表现万物内在的特性、宇宙深奥微妙之道的呈现。既要“仰观”,又要“俯察”;既观于大,又观于小;既观于远,又观于近。只有这样,才能观自然之物,取自然之象。

hB1XO9jD72YYarDi2eVKR0r3J93kmPhbH3QginiJ.png

吴冠中 狮子林 水墨设色 1988年 144×297cm 

2019年嘉德春拍1.43亿元

从吴冠中1988年作《狮子林》画面中可看出,凝聚物象实质形态的点、线不仅是表现语言,更是吴冠中观察方式和审美理想的具体展现:虽然物象边界依然存在,但是已然被视觉语言的内在力量所改变。“具象、抽象、幻象,石头、树木、亭宇、回廊、小桥、池水、游鱼,一切都融入混沌的势象律动中,呈现一派东方绘画的风骨和神韵。”《狮子林》由此而成心灵、自然、人文景观共颂的华章。

走向抽象世界的至关密钥:《紫藤》

如果说《狮子林》中自然景观的形式是可视的,“观物取象”的方式依托于自然物象。那么1991年的《紫藤》则从表现内容、形式上发生了变化,所谓“风筝不断线”在这幅作品中已经到了似断非断的边缘。吴冠中的“风筝”又飞到一个新的高度。

TZ25QeMIpiWXv9PNAXb0oxLYvPJq4KEHI6JMtoEg.png

吴冠中 紫藤 水墨设色   1991年 70×140cm 上海美术馆藏

苏州拙政园的紫藤是明代艺术大师文徵明亲自种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饱经人间沧桑,被誉为“苏州三绝”之一,紫藤的枝桠盘曲如卧龙。自古以来,诗人以藤为念,记载着逝去的光阴。

JAcy4OxVtqpgbGyYfROWACNWOtJ9NayLFLy3Wvup.png

文徵明手植紫藤

吴冠中《紫藤》并不是将文徵明所栽种的紫藤进行整体自然景观方面的描绘,而是凸显藤老花新的特色。紫藤的根部、梢头及碑刻全部减省,将藤与花的外形也舍去。盘旋而起的藤蔓,象征着时光的链条。亮丽的色彩突破形线的约束,作者心灵景观汇聚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互为显扬。

此作品借助于色彩与形线,藏“象”于情。创作者内心情感因历史人文因素相促发,主体情感外显于艺术作品之中。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文景观,更加凸显了绘画因素中的主体。

风筝不断线思想的完美诠释:《野藤明珠》

刘骁纯先生在《吴冠中与林风眠》一文中说:“无论是水墨还是油彩,吴冠中最有潜能的实验均是逼近抽象的,从现象上看,‘风筝不断线’的选择似乎有碍抽象,但从本质上看,这一选择至关重要,他由此确立了自然抽象的个人法则,这正与崇尚自然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90年代,吴冠中又一次回到其最根本的艺术观——“风筝不断线”。曾写到“行年七十后……我之选择银亮与素净也许潜伏着探求与父老乡亲们相同语言的愿望,属于风筝不断线范畴内的努力吧!……任性抒写胸怀吧!……暮年,人间的诱惑、顾虑统统消退了,青年时代的赤裸与狂妄倒又复苏了。吐露真诚的心声,是莫大的慰藉……”

吴冠中终于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表达的需要,不再把与客观现实对照物的联系作为风筝之线的唯一标准,真实情感的尽情表达也可以与观众共鸣,寰宇觅知音,只要是真的感情,这条风筝之线就断不了!

“在90年代,吴冠中实现了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突破,他拼尽了全力,登上了巅峰。形式上走向抽象,精神上走向崇高,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这种特征突出的表现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野藤明珠》中。

40BnHHJUOLSaDqmgyNLPurI3WtBvfBH8m4B5ikeX.png

明 徐渭 《墨葡萄图》 故宫博物院藏

《野藤明珠》此名出自徐渭《墨葡萄图》的题跋:“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幅作品将传统的意象因素更加纯粹化,而在图式语言的表现上,继《狮子林》《紫藤》后,又有了重大的升华:更纯粹化的点、线关系,跨越了自然、人文景观而形成了独立自在的心灵景观!

NuR2tngVw5V7KCbpwAWyXXppKRlJbATAKKDOGW88.png

吴冠中 《野藤明珠》局部

如果说80年代初期的《狮子林》还带有些具象的因素的话,到了90年代初的《紫藤》则走向了纯意象或半抽象。及至90年代中后期,吴冠中的水墨创作达到了高峰——人生的思考及创作的自由使其几乎放弃了风筝之线,任风筝向更高的高度冲刺,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此时的代表作《野藤明珠》放弃了色彩的装饰,而回归到中国传统绘画的本质表现形式,“黑与白”、尽情挥洒传统笔墨的“点、线”,与中国大写意花鸟的开拓者徐渭共诉心声,更见吴冠中在创作道路上披荆斩棘、坚韧不屈的艺术创新精神。

进入登峰造极的自由王国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老师在谈到《野藤明珠》时曾说到:“《野藤明珠》这幅作品,是吴先生在一个忘我的状态、一个逍遥游的状态、一个他能控制又半不控制的状态,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说的最高的、无我的状态中创造的。”

jzd9sCmaN3izN7xBKkXV8Y0y0u0V04K6Q1wrmixR.png

《野藤明珠》出版物封面

“《野藤明珠》最大的特点是吴先生放弃了他原来用的彩色雨的点,完全回归到纯黑白的境界。黑白是绘画艺术中色彩世界的轴心,任何彩色都不可能离开黑白,中国绘画里这个黑白就是阴阳的世界,一切由阴阳化生,生生不息之阴阳化生万物。吴先生创作这种纯水墨的作品,一方面象征着他对徐渭的理解,又一方面这个时期他的作品更加纯化了,所以这幅作品是吴先生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反映了在整个晚年的创作中,他的“形式美”走向了一个从无我的角度、虚幻的镜子里看世界的一个境界——这就是中国美术的最高境界。”

4jHVCKzMaKsQfhuN52nFbPjvj9VVWr56RnxgxsG2.png

QT0sZShYZBdDWxYJJnhVlt2nETYYObHcZ0icXFpR.png

吴冠中 《野藤明珠》局部

吴冠中是拥有东西方文化视野、清醒认识古今流变的艺术大家。元代长谷真逸辑《农田余话》卷上载:“吴僧温日观夜于月下视葡萄影……似飞白书体为之……如神,甚奇特也。”葡萄本由域外舶来,却与文人士大夫孤标清举的独立意识相融合而成为绘画题材。

藤老枝新、如龙盘雾,果凝寒露、骊珠耀彩。《野藤明珠》的创制是古典水墨形态的当代演绎。画面之中,老藤盘曲有着方与圆的转换、动与静的协调。点也极具东方绘画面貌,圆实黑重之点有视觉前趋之感,散虚淡轻之点有视觉后退之感。线与点之间交互映衬,线条焦躁处因点生润,点画支离处以线联通。形线挥洒、野藤成就内外张力,点画攒聚、明珠造就前后空间。

125KvO0lZwO9mHDh9tvx20Z1PMKdbQeuJdyDaLF7.png

吴冠中 《野藤明珠》局部

《野藤明珠》视觉动力丰富,野藤舞动的线势结构充满了残缺的动感,明珠抛落的聚散空间带来了恒久的宁静。览之可读徐文长慨叹的水墨之痕、温日观求索的月影之踪,更见《野藤明珠》图式背后象征意义的广泛与深刻。

fRo8zp8YtGdntt3XHMesOPzclNavojF8qqYNPZdS.png

DulIac7602YZiB8XGbSsuWllAFEN7cwRabqf2cpv.png

吴冠中 《野藤明珠》局部

《野藤明珠》形式美的背后潜藏着中国传统笔墨的力量——观物取象,乃成其形;藏象于情,乃成其态;惟有蕴象于心,方能心外无物,理气合一!葡萄的自然景观,《墨葡萄图》的人文景观,《野藤明珠》的心灵景观,让人感叹!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每一个不屈的灵魂都能摆脱羁绊,长藤随风、系住命运,明珠含瑞,彰显光华。

hNNaNriX2pGLMIkgaaWUb6lVjplMNL8X3Enh6d2d.png

吴冠中 《野藤明珠》局部

纵观这三件佳作,可见吴冠中“风筝不断线”的创作理念在艺术高峰上的不断攀登,在独特艺术形象的背后,有着倪云林、文徵明、徐文长这三位艺术大师文心永续的轨迹和心灵的对白——文化的根脉始终维系着绘画的欣赏者与创作者。

ScYZLJ4d2LsWBL6DyWyBg3KbH6YfrRCQvuvsR8vM.png

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吴冠中“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

吴冠中的“风筝”远飞:自然物象描绘之“线”存在,人文情怀根脉之“线”通达,心灵表现自由之“线”空灵。从《狮子林》《紫藤》到《野藤明珠》,画家的视觉语言逐渐脱离具体物象的牵绊,由外象而内,融筑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心灵景观相偕相依的画面。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Janzhou

      👍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