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湖南省博:文物里的“岁时记”|春

2020-03-18 14:37

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UfxP3jqY9S3WKRQ8V7URmFtLHZvXPwMi74fmQRZG.jpg

ONlMPmNSmdL33VZrNtqHmIy4dGnvlDQCO2q7bbFv.jpg

你看!湘博的花草,

吐出了嫩芽,绽开了笑颜~

它们似乎在说: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赏文物,品岁时”系列第三篇,

邀你一起

在湘博寻春景,

和文物迎春归!

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

时间:2020年2月4日

2020年2月4日17:03:12 ,星期二。农历庚子年,正月十一,立春。

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来临!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的春天。

立,“始”也;春,意味着温暖、生长。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立春还是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这一天,迎春是一项重要活动。

立春迎春,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天子亲率群臣,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后来发展到民间,有挂春幡、贴宜春帖等趣味活动。

而这些仪式活动,都是为了迎接春天,和它的守护神——春神句(gōu)芒。长沙马王堆辛追墓出土的T形帛画中,就有它们的身影~

PyLJZBg0U2U6Zs4w8NBKKog5zh5E108TBcMEIRti.jpg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

材质:丝帛;年代:西汉

T形帛画,原名“非衣”,是汉代人引魂升天的“招魂幡(fān)”。入葬时覆盖在内棺上,作为墓主灵魂升天的媒介。

全画可分成三部分:天上、人间、地下。每部分都有代表的神明异兽。在人间部分,五彩羽帷帐上,有两只鸟身人面的怪鸟,正是句芒。

句芒神,象征生命。它主宰草木和生命生长,也是农业生产的主宰神。

专家学者认为,句芒在“招魂幡”出现,与彩色帷帐搭配,是给墓主赐福的含义。

可见汉代人的生死观中,死亡或许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获得了另一种方式的延续。句芒神相护,可以让逝者安全到达彼处,永膺福庆,开启新世~

雨水:润物细无声

时间:2020年2月19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月19日7时4分,“雨水”降临!草木萌动~和谷雨、小大雪一样,雨水也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春天五行属木。水生木。所以立春后,必是开始连绵的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一来,看杏花、梨花的日子,也就近了!

kpwdBadmcmV0caGRoI2kfSc8KgyUgfxQsWHLKkLW.jpg

▲恽寿平花卉图册之《梨花》册页

材质:绢本;年代:清

这幅《梨花》册页,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月明星稀、梨花盛开的夜晚……

一枝梨梢自上而下,出现在视线中。枝头梨花簇簇,周围的枝叶,有明有暗,浓淡不一。

梨花背后,有一轮明月。月儿周围氤氲着淡青色,静谧而美好~

整幅画面构图自然,赋色秀润。一如图中所写:“闲负春莺空谷期,琼华珠树最相思。如何留得姮娥影,莫遣蟾光过别枝。”

作为清初六大家之一,恽寿平用笔活泼,设色明快。他笔下的花草,有的色彩清润雅致,有的画法细致,造型生动。

平凡的一花一木、一草一石,经由画家的观察与创造,构成了一个美丽又充满生机的“花花世界”。

雨水已至,万物皆好,拐点将来。

惊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时间:2020年3月5日

3月5日,我们将迎来最具动态画面感的节气——“惊蛰”!

春雷响,惊醒了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故为“惊蛰”。最初,这个节气叫“启蛰”,后来因为要避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为了惊蛰。

惊蛰的到来,标志仲春的开始:“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品物皆春~

9kFRLYgTmlwi3mnyK5bQy8j1tcToeFLAfnFGbpTv.jpg

▲雷悦《桃花山鸟图扇面》

材质:纸本;年代:近代

此时正值“九九艳阳天”,天空中已寻不到雄鹰的踪迹,只能听见斑鸠的鸣叫。广袤的土地上,人们开始播种,进入了新一年的繁忙春耕时。

闲暇之余,抬头一看!才发现桃花在严冬时蛰伏的花芽,早已盛开,如霞似锦。树上的仓庚,也就是黄鹂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放声歌唱。

这不正是湖湘名家雷悦,在《桃花山鸟图扇面》中再现的春日胜景吗?

在惊蛰,除了灼灼桃花,三候的花信还有杏花、蔷薇:“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就像这个节气的名字,三花一开,噼里啪啦的声响了!它们似乎在说:“嘿!快醒醒,别偷懒啦!无论是做一朵花还是一片叶子,都要让生命的季节灿烂起来呀~”

到处都是春天,到处都是浪漫!

春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时间:2020年3月20日

当太阳抵达黄道360度/0度的位置,直射赤道时,春分,来了!

这一天,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古有“日中”之称。从周代起,人们还会在日坛祭太阳:“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春分时,民间除了立蛋、送春牛、放纸鸢,还有“粘雀子嘴”的趣味习俗。旧时有童谣唱:麻雀叽叽喳,米糕香又黏,封住雀儿嘴,庄稼收成好~

人们用糯米做成米糕或汤团,除了自家食用外,还特意弄十多个没有馅儿的糯米团子,再用细竹叉串上,插在田间地头,喂食给鸟雀吃。

Ply3sfvWZFkoRCLlG5ic8w2IVCKfP1wX4WsFqDsi.jpg

▲青釉褐彩“罗网之鸟”题记壶

材质:陶瓷;年代:唐

那些禁不住诱惑的贪吃雀鸟们,不仅会被粘住嘴巴!有的还可能会把自己送进捕鸟的“天罗地网”中,最后只能徒劳地挣扎……

“罗网之鸟,悔不高飞。”正如这件唐代长沙窑的瓷壶所题之言,警劝世人勿有贪念!免遭恶果。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简短的8字,借意喻人,真是字字珠玑~

清明:死生亦大矣

时间:2020年4月4日

“天清地明,万物洁净。”

清明,是一年春日中的最好时节。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思考人生来去的节气。

在古代,清明前后,古人有曲水流觞、花间品茗的习俗,谓之“踏青”。而发生在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的这场山中踏青,可谓是名扬天下,千古流传~

Ru3sW5Vg8Zp08ZRa7NRRvAuoJVdIZ7xwwmksgdOZ.jpg

▲唐摹王羲之《兰亭序》

材质:绢本;年代:唐

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王羲之与谢安等士大夫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办了一场集会,内容有修禊(消灾祈福)、曲水流觞、挥毫作书等,世称“兰亭雅集”。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在茂林修竹间,与友人流觞赏景的时候,有感而发,乘兴挥洒出了“天下第一行书”,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哀叹:时光飞逝,个体生命短暂有限,世事无常!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所以成长路上,难免要经历失去、离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但是,正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虽有感于死生,遒丽劲健的书法体势,饱含的却是恣意舒展的生命之力!

这种生命力是如此澎湃,以至于千年之后,依旧令人心驰神往~

生命不熄,四时总会轮回。在这个“欲断魂”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记得,斯人已去,或许躯体不再温暖,他们长眠的土地却会依然炽热。

谷雨:花开时节动京城

时间:2020年4月19日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一个“雨”字,喜得天缘!谷如雨,雨生百谷。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微寒已去,此时杏花疏落,牡丹初好。“一朵千金。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宋 李铨《点绛唇》)

这一时节,到古都洛阳赴一场“牡丹会”,唐宋至今,都会是一件极其雅致的事情。万物待雨至,花中之王也在春风细雨中绽放,姹紫嫣红,芳香馥郁~

j2uLTGNGwFxVa5VpKwbpi24yQAnBGKowINbPTubT.jpg

▲青花仕女图盘

材质:陶瓷;年代:清

灼人的牡丹,不仅是盛唐的象征,也是对盛世美人的最佳比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这件灰蓝素雅的青花盘内,就有位如花美人。她正右手托着香腮,左手持纨扇,倚坐在太湖石旁。

所谓“孤芳不自赏”。石边就有一朵双犄牡丹花,正与女子面面相对,盛情绽放。画面留白处,还有两行亦隶亦楷的诗句:“若非群玉山头现,会向瑶台月下逢”。

双犄牡丹,是清代康熙朝常见的图式。而诗句与美人,却还是一千三百年前的人事……

时过境迁,人们心中的杨贵妃,或许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但毋庸置疑的是,她永远会是那一朵,代表着大唐盛世的国色。

世间事物,都会循着天地的规律,沿着节气的脉络,顺理成章地走下去。但总有些东西,能成为永恒!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像初生的太阳,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和它一起,带着希望与祝福,

不负好春光,努力生长吧!

“赏文物,品岁时”系列第四篇

与你夏日湘博

再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