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6-04 08:29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的时候,卢征远与黄可一在母校的操场上相遇,也是因为这次相遇,才有了“小绘本——艺术绘本体验展”这场展览。
2020年5月22日,“小绘本——艺术绘本体验展”在798艺术区 IOMA爱马思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展览由卢征远与黄可一联合策划,呈现了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工作室15年来的历届学生优秀作品,57本曾获国际三大绘本奖项的作品,40余名艺术家的原作手稿,近500本绘本以及海量原作周边和衍生品,尤其是主展厅,策展人专门打造了4个绘本主题展览空间,将故事场景还原,极大增加了观众的观展体验。
“这是一个可以看、可以读的展览,也可以说是一个书展,一个画展,一个故事展,它是多维一体的,教育、艺术、文化以及生活就在其中。在疫情好转的时候,能够给观众们奉献这样一场文化大餐,我们也感觉非常的欣慰。”策展人黄可一讲到。
展览现场
小展厅“一样的不一样的”现场
小展厅“海月亮”现场
小展厅“恐龙快递”现场
小展厅“盒子”现场
而对于策展人卢征远来说,此次展览的核心是为了推动艺术在公众中的影响,尤其是带有教育属性的影响。
他表示,不管是展览策划还是艺术创作,其实针对的都是一个公共化的问题,选择绘本作为展览的主体,就是因为绘本相对来说很容易进入,另外一方面又兼具艺术性,我们自己也会去看,会被其中的故事感染,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很多的原创艺术,所以绘本是一种激发公众参与艺术交流非常好的方式。
为了能让观众可以更好的观看展览,在策划上两位策展人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开始想要做大型装置,后来还考虑过将展览做成影像展,但最终选择了一个非常朴素的方式,为的就是“回归绘本的本质,回归艺术和大众能更亲密接触以及认知。”
央美绘本工作室作品区
熊猫圆宝
给儿童的诸子百家寓言以及典籍里的童趣故事
民间童话
“在展览的具体策划上面,我们非常的警惕网红化,还是希望能够传递出一些美学的基础概念。” 卢征远讲到。
艺术大众化或者艺术“出圈”一直是艺术行业的人们想要做的事情,但具体做起来又非常的难,而此次活动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的样本,就是基础美育或许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和突破口。
而这也正是两位策展人想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探索实践艺术大众化的可能性:“其实艺术本身是具有教育属性的,绘本只是我们的一个选择,未来我们也会选择其他艺术形式的展览,但方向是艺术的大众化普及和推广。我们希望未来的展览能够与大众产生更加亲密的关系,能够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艺术的故事。”
二楼阅读空间
记者:首先请两位策展人介绍下,策划此次绘本展的背景,为什么想要策划一场与绘本有关的展览?
黄可一:做绘本的展览,是因为在我们看来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应该更加的亲密。比如在国外,公众经常会进入到美术馆或者博物馆观看艺术,尤其是对最新艺术形式抱有很大的兴趣,近些年,国内的观众进入博物馆或者美术馆观看艺术品的机会和时间也越来越多,大家也愿意排三到五个小时去观看一场展览,从侧面说明公众有观看艺术的需求,比如2017年中国美术馆《美在新时代》馆藏展,观众排队一公里多看展,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接口可以提供给公众,让他们可以更容易的接触到艺术。
我们在CAFAM双年展中就一起合作过,当时发起了一个“what”艺术快递项目,具体流程是由“what”艺术快递项目提供指定当代艺术作品进行快递。在展览期间每日发布,持续引发互动讨论。每天发布6件快递作品,没有任何作品信息,只能看到快递包装。第二天发布作品相关信息和快递接收人反馈。由公众号关注,点击我要参与,进行参与抽取艺术快递。作品免费提供,收件人自付快递费,不接受退货。作品来源由项目艺术家和合作艺术家创作,也接收投稿捐赠。所派送的作品形式不限,以观念性的作品为主。
卢征远:公众的参与热情非常的高,他们甚至会催着我们去进行创作,这个项目做完之后感觉还是意犹未尽,去年中央美术学院校庆的时候,我们在学校操场相遇,就聊到要不要继续做,刚好我们两个既是艺术家也是老师,这两个身份非常的有意思,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是老师,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艺术更好的传播出去,因为我们在创作当代艺术的时候,会感觉到某种“局限性”,更多地还是在艺术圈里面进行生产和传播。
黄可一: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美术教育还很不普及,大城市相对来说会好点,尤其是在基础美术教育方面,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艺术如何能够出圈?为什么现在少儿美术培训以及商场中的艺术会如此火爆,或者说网红展会如此的受欢迎,就是因为艺术在民众中有非常大的缺口,但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良莠不齐,基于此,我们就想能不能做一点好玩的事情。
记者:绘本作为展览的主体,有怎样的优势?
卢征远:不管是展览策划还是艺术创作,其实针对的都是一个公共化的问题,选择绘本作为展览的主体,就是因为绘本相对来说很容易进入,另外一方面又兼具艺术性,我们自己也会去看,会被其中的故事感染,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很多的原创艺术,所以绘本是一种激发公众参与艺术交流非常好的方式。
蔡元培曾经说过“美育代宗教”,可以说明美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一个使命,此次活动的核心是为了推动艺术在公众中的影响,尤其是带有教育属性的影响。
记者:为什么现在强调美育的重要性?
黄可一:今天也是到了艺术审美和社会审美继续发展的阶段,比如疫情期间,我们与协和医学院还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一起合作,交换学生做跨界创作,开始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感兴趣,当我发布了活动之后,原计划一个学校选五个学生,结果光协和就报了十多个,这就说明大家对于艺术很热情,也有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活动都是围绕这这个主题来进行和推动的,疫情期间我们没有进行宣传,赶上画廊周我们也没有进入他们的活动规划里面,但活动开幕的上午,两个小时就吸引了近百人进来参观,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说明我们做得事情符合当下的趋势以及人们的心理期待。
记者:在展览的策划上面是如何考虑的?
黄可一:展览总体上分为一层展厅和二层展厅两个部分,一层展厅是主展厅,以绘本原画为设计来源进行墙面装饰,在百余本参展出版物中,精选4部绘本,打造“盒子”主题空间,让你身临其境,进入绘本的奇幻世界,感受绘本故事中的魅力。
作品的选择有非常多的传统元素,其实这也是展览暗含的一条线索,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看到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
一侧展厅楼梯旁的单独区是这次的2号展厅,也是央美绘本工作室作品区。央美绘本工作室成立至今已经有15年,在这15年里各位绘本艺术家联合不断试错与创新,创作出了饱含中国文化底蕴的三组系列绘本:《给孩子的诸子百家寓言》、《熊猫元宝》、《中国民间童话》。
卢征远:二楼的空间是一个图书馆,是一个可以让人静下来的地方,里面放置了三百多本书,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们一起,观看世界各地的绘本,可以从中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人生领悟。比如有本书是介绍世界各地的旗语的,这样的知识我们平时是很难关注到的,所以绘本不仅仅是给儿童看的,其实也是给成人看的。
记者:展览空间的设计以及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面是如何考虑的?
卢征远:在展览的具体策划上面,我们非常的警惕网红化,还是希望能够传递出一些美学的基础概念。
在展览的设计上面,就像是一次艺术创作,内容上面进行了精心的编辑,而在视觉以及空间上面也同样如此,更加注重观众的心理体验,进入到展厅之后,就像是穿越到了绘本里面一样,我们没有选择声光电是为了观众可以更加专心的感受故事和艺术,因为绘本本身就是一种朴实无华的东西,我们想回到手绘时代那种很朴素的表达上面。
黄可一:比如我的孩子,现在总是会说一些脏话或者其他“奇怪”的词语,家长通常的做法就是直接干预纠正,我查了相关的资料之后,这是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许通过绘本这种形式,就可以纠正过来,家长也可以度过这段焦虑期。还有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他可能不是因为具体的事情不高兴,肯定是有另外的问题,但是在他们的年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这时候绘本就可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其实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说,是完全可以的,比如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叛逆期,我们小的时候不听话,家长直接一脚就上来了,但可能这一脚就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他有可能因此变成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所以在艺术破圈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要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展览中,与艺术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吸引很多的观众打卡就可以的,需要真正的从公众的需求出发,不是说自己觉着亲民了就真的是亲民,或者说感觉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观众为什么不来,或者说观众就应该喜欢,真正好的展览和艺术一定是经过研究分析过后,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作品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同时也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在这次展览策划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
记者:未来还会继续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相关的活动策划吗?
黄可一:是的,这是一个可以看、可以读的展览,也可以说是一个书展,一个画展,一个故事展,它是多维一体的,教育、艺术、文化以及生活就在其中。在疫情好转的时候,能够给观众们奉献这样一场文化大餐,我们也感觉非常的欣慰。
卢征远:其实艺术本身是具有教育属性的,绘本只是我们的一个选择,未来我们也会选择其他艺术形式的展览,但方向是艺术的大众化普及和推广。我们希望未来的展览能够与大众产生更加亲密的关系,能够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艺术的故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