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征程
任重道远
99年风雨崎岖
99年砥砺前行
大业千秋永嘉成
地运百年随世转
谨以关山月盛年巨制《征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
关山月 征程
镜心 设色纸本
176.5×94.5 cm
来源:欧洲私人珍藏
西北写生是关山月写生生涯最重要的阶段。大漠风光,西部的自然风物、人情习俗给予关山月强烈的印象和刺激,与行万里路的“新国画”理念也甚为契合。画面深情叙述了沙漠中即将出发的一场告别。一家人处于画面中心,丈夫即将随驼队远行,白衣皮靴,腰间佩刀和项上挂饰彰显出不凡的身份。妻子带着孩子,为即将踏上征途的良人送别,衣饰缨络都以红色勾勒而出,成为点睛之笔。眼神的交流和呼应,是离别时的深情鼓励和嘱托,在这沙场温情细腻的叙事中,关山月主动加入自己的体会与学养,不仅强化了线条之美,还将西画的体积、明暗之美引入,人物的形态与骆驼的姿态并重,画面流畅率真,可见此时他的造型能力已非常娴熟,用笔大胆也颇具信心。
1944年西北写生结束后关山月回到成都
1941年,关山月在重庆举办“关山月抗战画展”时,认识了“一见如故”的赵望云,这位最早理性而主动地进行西部写生的画家,激起了关山月西行的热情,为无法前往前线进行战地写生的他指出了一条新路。1943年,关山月婉拒了重庆国立艺专的聘请,与妻子李小平、赵望云、张振铎踏上了西行之路。一行“登华岳、出嘉峪关、越河西走廊、入祁连山,最后探古于敦煌千佛洞。“像我这样一个南方人,从来未见过塞外风光,大戈壁啦,雪山啦,冰河啦,骆驼队与马群啦,一望无际的草原,平沙无垠的荒漠, 都使我觉得如入仙境。这些景物,古画看不见,时人画得很少,我是非把这些丰富多彩的素材如饥似渴地搜集,分秒必争地整理,把草图构思,为创作准备不可的。”四十年代初期同往西北写生还有吴作人、庞薰琴、孙宗慰等。抗战全面爆发后,艺术家们在这一时期不约而同进入西部,四川、云南。吴作人与关山月相遇在兰州,还有一段关于西行的逸闻趣事。两人骑在骆驼上互画,关山月题:“卅二年冬,与作人兄骑明驼,互画留念,时同客兰州。弟关山月。”吴作人题:“卅二年,山月兄骑明驼,互画留念。作人。”传为艺林佳话。
吴作人在此画题款:“卅二年山月兄骑明驼互画留念作人”
关山月在此画题款:“卅二年冬与作人兄骑明驼互画留念时同客兰州 弟关山月”
骆驼茫茫戈壁中是可以耐劳生存并且与人类关系最近的动物,也是西北写生中最重要的对象,他对于西北少数民族的形象与服饰、生活习惯和策马扬鞭的动态有着详细的观察。这一时期创作了《塞外驼铃》、《鞭马图》、《蒙民游牧图》、《祁连放牧》等名作。郭沫若在《塞外驼铃》上长题:“塞上风沙接目黄,骆驼天际阵成行。铃声道尽人间味,胜彼名山着佛堂。”诗的后面还写了跋:“关君山月有志于画道革新,侧重画材酌挹民间生活,而一以写生之法出之,成绩斐然。近时谈国画者,犹喜作狂禅超妙,实属误人不浅,余有感于此,率成六绝,不嫌着粪耳!民纪三十三年岁阑题于重庆。”在这段被反复引用的文字中, 郭沫若对关山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赞“关君山月屡游西北,于边疆生活多所砺究,纯以写生之法出之,力破陋习,国画之曙光,吾于此为见之。”1947年,在广州举办的敦煌画展现场
关山月珍惜这些领悟,他说:“画名山大川,劳苦大众,少数民族的作品,因花费了心血,倾注了感情,纵使有人要买,由于我把它们看作亲生儿女,怎么也不愿出卖。在我近年来举办的回顾展中,有不少就是这些作品,它们都是旧日我的展场上的‘非卖品’,才留得到今天。”“西北归来胆更壮”,1945年,关山月将西南、西北写生画和部分敦煌临摹画于成都、重庆展出,并与赵望云、张振铎在重庆举办“西北写生画展”。1946年,关山月回广州任教于高剑父创办的南中画院,在广东文献馆举行“西南西北纪游画展”。1948年出版《西南、西北旅行纪游画选》。西部之行不但给他新鲜的视野,成为他们之间交往的重要纽带,也激发了创作新面貌的形成,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也成为他一生中的重要作品。
中国嘉德2020春季拍卖会
敬请期待
咨询电话:
010-85928288(总部)
工作时间:
9:00-18:00 周一至周五
(节假日除外)
———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电话:(001) 778 865 3308 / 778 372 8358
作者:中国嘉德拍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