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北京纪实影像周】畅聊小康路上的见证——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三农”题材纪录片创作


9月17日上午,以“脱贫·小康:纪实影像中的时代记忆”为主题的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第一场学术论坛,在中华世纪坛B1发布厅举行。


论坛汇聚了老中青三代纪录片人,他们用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独到的光影记忆,讲述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在过去半个世纪,从脱贫到小康的历史蜕变与发展,共同探讨新时代“三农”题材纪录片的作为与时代呈现。



纪录片如何更加精准、精细地记录脱贫奔小康这一时代发展的主题,更加详细实地讲述历史进程中的经典故事?持续丰富国家相册是纪录片人追索、探求的目标。



今天论坛的嘉宾他们将用自己的创作经验和不同的光影记忆讲述中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从脱贫到小康的历史蜕变与发展。各位嘉宾从不同的视角,原汁原味地记录了中国的“三农”从农耕文明的原生态到走出贫困奔向小康的时代轨迹,为国家留下了珍贵的时代影像记录。




“农村的变化、文化生态的变化真是不得了!”


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大立

回忆纪录片《流年》的创作过程


陈大立导演讲述了在农耕文明背景下的黄土高原上,几位剪纸人通过自己的技艺:剪纸,从跟日本人做生意到独立改善生存状态的故事。此片也反映了我们农村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印证了中国农民真正开始走向富裕。




“纪录片人平凡而伟大”


纪录片导演、《落地生根》总导演 柴红芳


“我们忠诚于事实,忠诚于我们职业的道德,将历史中真实的人和事认真地跟随,并虔心记录下这个时代伟大的变迁。观众们的感动就来自于它的真实和纪录片人平凡、孤独、勇敢、智慧的坚守。”




“从农业农村频道中,读懂中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副召集人 王晓斌


“我们非常希望跟社会各界形成对‘三农’领域纪实类影像,包括乡土文化传播的结合、共享,特别是有来自于大屏和网络端的共同协作,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在今年重大的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之年,这一块的内容应该说从总台、从央视CCTV-17的角度,它集纳了所有的主题下的重大责任。”




“从‘怀疑’到‘笃定’!”


《三矿》《白风明的种田梦》总导演 郭东升


《山路弯弯》是郭东升导演耗时近四年,跟踪一位书记的故事。四年期间,通过一件件小事,其中虽然大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就是这样一件件的小事,长年累月,的确帮助这个乡村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后来真的达到脱贫的目标。




“我最喜欢纪录片里人物的淳朴自然!”


《俺爹俺娘》导演、著名摄影师和纪录片导演 焦波


“我们只在那待了一年,老百姓却在那待了一辈子。这个村庄最让我感到入迷的是这里的人对什么都看得很淡。遇到谁家有活,全村人都去帮忙,这些人很简单也特别淳朴,尽显人性的纯良光辉。他们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人与动物都非常和谐。




“带着‘平等’的心态和状态去记录”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 高峰


“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流年》。我们所记录的这些都是对流年的呈现,如果我们没能将之记录下来,任时光白白流逝,那的确是种遗憾。我想说的第二句话,是敬佩纪录片人所特有的‘落地生根’的精神。我说的第三句话,是《俺爹俺娘》。我觉得纪录片人是得带着浓烈的情感才能将拍摄付诸施,否则没办法完整地将脱贫攻坚中那些真正具有人性的、有价值的发展变化如此生动地记录下来。这些都需要纪录片人带着平等的心态和状态去记录,这是非常重要的。”






监制:昭一

责编:心宇

供稿:北京纪实影像周项目组

校对:丝雨、小清

作者:中华世纪坛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