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致敬劳动者
“五·一”国际劳动节快乐
刘亚平《煤与矿工——火种》
版画 1982年6月 中华艺术宫藏
《煤与矿工》系列作品是作者刘亚平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作品中,工人的形体语言已经从红光亮的创作构图中逐步解脱,代之而起的是对工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新型思考。作者在画面中运用了带有装饰性的黑白图案,线条流畅,用单色表现出了火光四溢的瞬间。
邵克萍《脑力劳动者》
版画 1983年 中华艺术宫藏
作品刻画了两位科学工作者的工作场景。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化学仪器和工具,科学家一手掐着腰,一手撑在桌子上,正仔细地研究着图表,而另一位女科学工作者正在做着实验。画面主要以黑白构成,略施粉色提亮人物的肤色。
邵克萍一生都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他将艺术视角投向最前端的创新领域。他意识到只有科学的进步才能提高国家的实力,因此他创作了《脑力劳动者》,通过描绘科学工作者的工作场景,表达脑力工作者辛苦的劳动和重大的社会责任。
徐唯辛《矿工刘志发肖像》
油画 2007年 中华艺术宫藏
作品画的是矿工头像,黑色而凝重,憨厚又质朴,真实的眼神里透露出某种飘渺的光彩,令人浮想翩翩。特别是作品巨大的尺寸,把矿工的头像放大到真人的数十倍,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给人以震撼。在画家徐唯辛的心里,这位曾被瓦斯烧伤的矿工的形象挥之不去,成为他行走在现实主义之路的一个重要艺术形象。
薛宝其《热爱平凡工作》
摄影 1973年 中华艺术宫藏
她身处基层,一直以自己的工作、生活范围为给养,不辍拍摄。炉灶旁的她工服上早已油迹斑驳,汗珠也止不住的划过,可是她依旧热爱和享受从劳动中获得的成就感与快乐,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才是幸福的开始,也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带来平凡的幸福。
吴云华《都市脊梁——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者》
油画 2014年 中华艺术宫藏
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催醒了上海这座东方的国际大都市。解放之初的上海,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城市交通十分落后,建造上海地铁的构想由此而生。六十余年弹指一挥间。上海地铁栉风沐雨,砥砺图强,从当初的纸上谈兵到40米的隧道试验,到2010年的11条线、280座车站、420公里的运营线路,乃至今后800公里以上的线路,它的发展历程,向世人展现了一部重彩浓墨、气势恢宏、与时俱进的壮丽诗篇。表达上海轨道交通六十载的辉煌历程与不朽精神。
责任编辑:张昊翀
作者:中华艺术宫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