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海报
9月30日至10月31日,由山东美术馆、山东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无间——当代艺术四人展”于山东美术馆展出,展览呈现艺术家丁乙、隋建国、谭平、王衍成的绘画、雕塑、视频作品共11件。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无间”,它是从“间性”出发的。间性并不是一种宏大的风格。中国当代艺术能够保持当代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在整体上没有被风格化、体制化和标签化。各种异质、矛盾的因素在这片土地上相互冲撞与彼此建构,由此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独特的“间性”。
展览现场
文化的弹性,地域的广度,社会的复杂程度,尤其是东西方艺术的强烈碰撞,都是让中国当代艺术充满“间性”的因素。在“间性”中做出自己的选择,最大程度地维持了艺术家的自由与个体性,又让中国当代艺术在各种负责的关系之中形成了野蛮而富有活力的丛林生态。
本次展览呈现丁乙、隋建国、谭平、王衍成四位艺术家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不能被简单地归入“抽象”这样一个看似整一的范畴中来进行审视与考量,也不能被“极简主义”“极多主义”“抒情抽象”“观念艺术”等概念所统辖。
展览现场
丁乙的绘画,可视其为第四代抽象。在不变中追求可变性,他捍卫的是艺术的形式自律,也是艺术家的个人面貌。但与其说他在捍卫,不如说他在自我释放。在表面上看起来相似的视觉图像中,有他个人变化的情绪和心境,并且它们反映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他没有用自己的作品去印证某种“主义”,而是一如既往地通过画面留下自己的身心印迹。与外部世界的宏大变化相比,个人内心世界的变化更加微妙。正是因为有了某些看似不变的视觉图像作为底色,那些被宏大变化淹没的微妙变化才得以呈现。他的画,一直在探索“变”与“不变”之间的“间性”。
丁乙,《十示 2020-1》,360 x 480 cm (in 2 pieces), 椴木板上综合媒介,2020
丁乙,《十示 2018-2》,366 x 726 cm (in 3 pieces), 椴木板上综合媒介,2018
隋建国的创作几乎历经了中国当代雕塑的全域,既有对材料的探索,也有观念的表达,还有对雕塑作为艺术的批判性思考。在近来的系列创作中,他既拓展了雕塑艺术在视觉与触觉之间的“间性”,又触碰了在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里日益突显的人与机器的间性问题。由他的创作所引发的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今天可谓恰逢其时。
隋建国,《云中花园·手迹3#》,300 × 300 × 600 cm, 光敏树脂3D打印与钢架,2014-2019
隋建国,《云中花园·手迹5#》,600 ×200 ×300 cm, 光敏树脂3D打印与钢架,2014-2017
谭平的绘画探讨的是表与里之间的“间性”。他是一位行动画家,在绘画过程中,他不断借助新的行动来覆盖或者否定此前的行动与痕迹。用即兴来否定即兴,如此不断循环,将绘画导向无法控制的深渊。由此,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创作模式,用否定来达到肯定。他的每一幅画,都是探索表面冷却与深度澎湃之间的“间性”。
谭平,《生命》,300×600 cm,布面丙烯,2006
谭平,《纪念2020》,200×640 cm,布面丙烯,2020
王衍成致力于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架起桥梁。在巴黎与北京之间“居间”的身份和状态,让他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国际”艺术家,可以拉开距离审视东西方的当代艺术。也正是凭借这种距离带来的批判性眼光,王衍成完成了双向超越。他的绘画,例示了“所为”与“无为”、“东方”与“西方”、“哲学冥想”与“科学探索”等等之间的“间性”。这种“间性”让他的画看上去既不像中国的,也不像西方的,既不像传统的,也不像当代的,而是他自己的。
王衍成,《无题》,210×780cm,布面综合材料,2018
王衍成,《无题》,210×780cm,布面综合材料,2021
丁乙、隋建国、谭平、王衍成四位艺术家创作中的不同的“间性”,让他们的作品具有完全独立的面貌。他们不盲从任何“主义”,而是在任何已有的范畴里制造抵抗和张力,从而溢出范畴,顽强地展示自身。这也正是间性的力量。
然而,就像现代、后现代、当代、后当代都有可能成为一种可以模仿的风格而失去它们的原本意义,“间性”也有这种可能。因此,为了保留词语的鲜活意义,我们可能需要采取冯友兰所说的“负的方法”,像禅师们那样“随说随扫”。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保留“间性”的唯一方法就是“无间”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