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2021年第十五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举行期间,“熊韬作品观摩展”正在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三号展厅展出。作为青年艺术家熊韬的首次个展,此次展览由邹建平担任策展人、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邓平祥担任学术主持、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罗湘科担任出品人,共展出熊韬在近四年间创作的油画作品20余件,成为熊韬多年独自蛰居洞庭湖畔专注绘画的阶段性总结。
艺术家熊韬(右一)在展览现场介绍作品
从左至右为:批评家、第15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邓平祥,艺术家熊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春辰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罗湘科(左二)在展览现场
批评家、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在展览现场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李晓峰在展览现场
进入展厅,会被其画面的丰富和生猛所吸引。动物凶猛、城市崩塌、远古恐龙的复活、神像沉入海底...现实生活中不善言辞的熊韬,将所有的思想和表达都倾注在画笔之上。此次展出的作品皆为半年前由策展人邓平祥在熊韬工作室逐张精心挑选,其中两件大尺幅作品尤为突出。
艺术家自述:
《乌托邦的审判》分为五个单幅:诞生、信仰、审判、崩塌、毁灭,连在一起就是一个从诞生到毁灭的故事。所有的情节以及元素都是真实的,但是整个事件模糊混乱,它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生命的和死亡的理解。
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常见的绘画形象与符号,但我并不想表达客观传统意义的复制,只想叙说一些荒谬事实,所以人物的形象和情节与传统有很大的不同。于是我将“阎王”画成一个打麻将的人,并且摆了一个摊位在卖酒,背后树立一张“替天行道”的旗帜,旁边是剧化了的牛头马面和小鬼判官。
艺术家自述:
《众神的黄昏》是我2020年创作的作品,名字的起源是一个北欧神话:古老的神族被魔族消灭。在这里,我赋予一个新的意义:就是“信仰的崩塌”。“众神”代表信仰。那么,如今我们的“信仰”是如何崩塌掉的呢?个人认为就是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
在画面中,我将“科学之神爱因斯坦”放在最顶部,做着鬼脸,静静的看着世界发生的一切。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好像一块调色盘,原本各种纯净的颜色单独存在,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不同色彩搅和在一起,五彩斑斓,可是最终只能是形成一片灰暗。
与这些热闹画面形成对比的是,这些作品都在一个“出门就是成片的广阔稻田”的工作室产生。
熊韬,生于1986年,毕业于湘潭大学,现为北京市书画院油画委员会委员会员、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家委员会会员、湖南省美协会员、岳阳市美协会员。在大学时,专业从平面设计转到二维动画,却始终没有放下对架上绘画的向往。毕业之后,熊韬尝试过其它行业,但最终选择了他热衷的绘画事业,于2009年开启正式的油画创作。为了安静创作,他特意挑选的工作室地址毗邻洞庭湖,工作室里没有电脑。
即使这样,通过手机与外界联系的熊韬,仍旧能够接受到外界源源不断的信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看手机的习惯,睡前、起床,少则二十分钟,多则数小时。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的通病。只要打开微信浏览五分钟,就可能已经浏览了几百张图片。这么多图片对于人的感官刺激有多大?会不会降低人们对于架上绘画的敏感度?绘画的意义在哪里?有人说我的画面很满,那是因为我的脑子里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满的。即使到了乡下也无法逃避。这就是今天信息琐碎化对人的精神的冲击。”
墙上为策展人邹建平为此次展览撰写的前言
今年夏天,策展人邹建平(右)和艺术家熊韬在画室合影
在策展人邹建平看来,处事内敛而慎微的熊韬,在试图用一些具像的微小元素去叙说一个个模糊的故事,构建他笔下的“小人物““大事件”。这些看似荒诞和丑陋的描绘,所指和隐喻则皆是内心的真实。
“熊韬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的画面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我们似乎熟悉的现实场景,这已不是十六世纪尼德兰彼得勃鲁盖尔时代的农民情怀,这是21世纪他所生活的时代。而感知别人不能看到的人物和细节,正是艺术家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2日。
作者:江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