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编者按】金秋十月,岩彩艺术馆正在举办《本土菁英》中国岩彩绘画邀请展。为了更好解读岩彩作品,我再次翻阅了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岩彩绘画系列教程。其中《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一书详细论述了何为“岩彩”?何为“材质觉悟”?如何以“材质言说”方式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并且介绍了三个可实操有实效的教学课题。在此将以分段连载方式与大家分享胡明哲教授书写的《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教程前言”一沙一世界“。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教程前言“一沙一世界”连载之十二
● 一沙一世界 ●
结语:
“图形”“色彩”“材质”是构成视觉艺术形式结构的最基本的语言要素。其中,物质媒介的“质性”最为重要,因为,是质性决定图形样态,也是质性决策色彩取向,甚至“材质”就是每一种独特艺术语言形式建构的主要动因。毫无疑义,岩彩绘画的语言结构和审美特征也是由“岩彩材质”的质性决定的,它明确具有自主性的独特价值,也明确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是中国地质产物,孕育了中华文明和东方文明。今天,它引领当代岩彩家自然而然超越了古典的绘画方式进入了当代艺术创作思维,成功完成本土绘画当代转型。“岩彩材质”具有薪火传承之文化价值。
如果用地质学的概念述说岩彩材质的质性——无论是天然岩石还是合成岩石,它们都是由矿物元素有序排列而形成的。都具有显晶质(肉眼可视)或隐晶质(非肉眼可视)的特征。这就是说:无论是有色矿物质,有色土,有色砂岩,还是人工合成的日本的新岩或者中国的釉料,它们都是粗细不同的物质微粒。这种物质微粒所具有的质性特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18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溯源·重生——岩彩绘画课程体系实践轨迹展“
如果从视觉审美的角度述说岩彩材质的质性——它们是个性鲜明的晶体颗粒,质朴而晶莹,独立而散漫,坚硬而温润,凸浮而自在,可以惬意的象征对应的审美心理,亦可重现苍茫大地,龟裂河床,浓郁峡谷,璀璨星空……如果用手指轻轻的触摸这些晶体微粒,如果仔细品味晶体微粒构成的天然迹象,就能与自然交流,就会得到心灵启迪。
如果从东方哲学的角度理解岩彩材质的质性——构成世界的一切物质以及宇宙幻象的都是极其细微之粒子,无在无不在。岩彩,它是地球的基本物质,它是无在无不在的宇宙微粒,一沙一世界。
因此,对比西方的当代艺术,运用人造物品或者现成品进行综合材料的艺术创作方式而言,中国当代岩彩画家在众多的物质媒介中,唯独对于“岩彩材质”一见钟情,固执的坚守“岩彩创作”欲罢不能。究其原因,或许是出自于东方文脉中深层的 “东方文化基因”,也许是出自于古代东方艺术家本心的“东方世界观”,更重要的是出自于当代东方艺术家的“身土不二”当代创作理念。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 课题一《材质采集》 2015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作业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 课题一《材质采集》 2009中央美术学院 学生作业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 课题一《材质采集》2018上海美术学院 学生作业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 课题二《砂土 凹凸》 2018上海美术学院学生作业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 课题二《砂土 凹凸》2018上海美术学院学生作业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 课题二《砂土 凹凸》2018上海美术学院学生作业
2018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溯源·重生——岩彩绘画课程体系实践轨迹展“展览现场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 课题三《同质 异质》 2018上海美术学院学生作业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 课题三《同质 异质》2018上海美术学院学生作业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 课题三《同质 异质》2018上海美术学院学生作业
2015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本土萌芽 ——岩彩绘画课程体系展“展览现场
2018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溯源·重生——岩彩绘画课程体系实践轨迹展“
《格物致知——岩彩绘画材质觉悟》胡明哲 甘雨编著2019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注:本文末图片为编者添加
前言“一沙一世界”至此连载完毕。感谢关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