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艺术家推荐计划(第二批)·李振

2022-05-23 11:01

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艺术家推荐计划(第二批)

学术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鼎   尹思文   边 涛   刘 瑶   刘少宁

任 赛   孙逸文   苏 睿   李 振   张 冕

陆 璐   洪方舟   徐 端   皋 翱   韩 昊

jXbcStcLtB976NckhCtXA3BHSFnz3FYTA2mjfDP3.png

MLFxJcTubZdWdq1VARFF3tC3ONgi5sllv678sgLI.png

前    言

韩子勇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中国艺术研究院汇聚诸多文艺名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筚路蓝缕、跋涉挺进,勠力践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七十载,赫然树起“前海学派”旗帜标范。新时代、新征程,青年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潜心治艺、精研深拓,倾情赓续前辈先贤优良艺风,逐步成长为颇具探索精神的创作生力军。

青年和艺术都令人回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作品大多是艺术家在青年时期创造出来的。艺术的生命力是人赋予的,青年是人生四季生命力、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艺术天然地和青年站在一起,青年也最需要援助,援助青年艺术家就是援助艺术的未来。

“青年艺术家推荐计划”(第二批)遴选院内十五位青年艺术家。其中,苏睿、刘少宁、陆璐、李振以笔墨为媒书写世间百态、传递人性温暖、展现生命哲思;刘瑶、洪方舟、丁鼎以女性特有之敏锐赋予人物、自然以别样的状貌与意涵;任赛、韩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笔彩墨韵中营造出烟霞圣境、桃源仙梦;边涛于现实中寻找浪漫,孙逸文在变迁中发掘永恒,皋翱关注物象本身的精神,尹思文探索抽象语言的秩序;张冕在制造悬浮理想国的同时不忘现实根脉,徐端在漆艺与雕塑的融合中开辟新路。此次系列展览涵盖了国画、油画、雕塑等多个创作门类,以线上展览为窗口,以艺术作品为主体,并辅以个人纪录片和文本阐释,以期综合、系统地呈现青年艺术家们的成长轨迹,艺术理路和创作心悟。

本展是对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艺术家植根传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探索创新有益尝试的集体检阅,更是他们新时代勇攀艺术高峰接力出征的号角宣言。“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期待新青年们以此为新契机,续写“艺术前海”华彩篇章。

谨呈佳作,以飨观者。

青推计划系列个展

“李振作品展”

pSCtVuryHqo5oQaw1vqDHrADrkuk8FOfwZSWQb8j.jpeg

李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秘书、助理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田黎明先生;2010至2014年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201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导师田黎明先生;2017至2020年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刘巨德先生。

xCH2934WNwOb4lFzJpddoJ65FxoJw1e7kcZ9yxsU.png

点击观看线上展厅

我的创作画得比较虚淡,这其实是一个视觉和内心捉迷藏的游戏。在一幅作品开始之前,我常常在想画面如何与当下对接,当试图去接近情感的真实,就需要一层层剥离开现实的表象。在画面湿的时候一笔一笔画出,皴法、染法被水逐渐消解掉了视觉痕迹,笔墨本身是内心的观照,那么对于笔墨痕迹的剥离或许会更加专注于情感的真实体悟。应该说创作过程是时间的诉说,在虚构的情境中去逐渐建立真实的幻象,那么这一切也将在虚幻中一步步趋于饱满。画面不是时间的凝固,而是流动的印迹,它所承载的也应该是流动的思绪和诉说。

此次展览展现了我对笔墨的探索足迹。

第一展厅为近年新作,力求更加概括的形象和明确的氛围,在明晰的墨色与线条变化中寻找更加坚固的意义指向。

xQNg2PP70Wus7JCmZixm0DYIFynUAPkXqUX9iAgP.jpeg

昼 绢本水墨 122×50cm 2021

M97xFUMnlB0lmFWc8cdela8PhyqxptMMVAvAaygR.jpeg

晨曦 绢本水墨 240×200cm 2021

第二展厅以前些年的创作为主,画面以探讨人与空间的关系为主,进而探讨人处于都市的生存状态。

U7sACMx1GJjeqZ8jFAcHoCJ1EtzRtrT59J3Xe6eK.jpeg

不欲 纸本设色 138×138cm 2016

第三展厅以水墨作品为主,通过墨色的交织、碰撞、叠加,构建一种水墨特质,在此中探索水墨语言。

D7jlbiFFeArSdATBxVAIu6C8RltcAtkdqKMNTPlC.jpeg

黑手套 纸本水墨 57×69cm 2018

RONuErkKVzfwCQp5tMFVa8Og5TLjRiQk61veV5ev.jpeg

白夜 纸本水墨 110×68cm 2016

第四展厅的作品是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探索,从学院写生到创作需要一个重构的过程,这其中有延续,也有大胆的抛弃,在进入创作状态的时候,才能更加明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更加明确接下来的学习重点。

35L9xXQ1YyY6MHINKjsEaX5mlGLcTfFvCGYk2Sit.jpeg

清屏 纸本设色 68×65cm 2015

第五展厅是近些年的风景探索。风景对于我来说没有太多负担,它是纯化绘画语言的一个手段,借由风景的创作,不断探索和提纯在人物画创作中积累的经验,正是这种轻松状态,收获了一些意外。

UJFunpLHxNO5pOwUgiNZ4bpGIlJprpoYIqNzIQGN.jpeg

夏日牧场 纸本设色 50×139cm 2015

0S3OHIv6ZBJPKyoohRYW5dx11zUPGwGlD6wKGtzU.jpeg

清澄 纸本设色 131×204cm 2016

mZfvwXDMPXdRHeuoOb5F7ZAaLwFaOMEEa1pZQK0R.jpeg

清朗 纸本设色 130×180cm 2018

第六展厅的作品是以学生阶段的课堂写生为主,写生时锻炼造型和笔墨的重要过程。在田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写生进而探讨艺术本体的诸多问题,是接下来进行创作的根基。

oHu8wBfuNrHyK4urVImFsEpq7TLqYT9yvHJEQ9Yn.jpeg

人体写生 纸本设色 139×69cm 2008

MSrlZdVOXO90L64XfjGHSt5D7PGZOLWpvTElsK3c.jpeg

鄂伦春人家 纸本设色 200×134cm 2012

第七展厅是平时的花鸟画练习,因学画之初是从花鸟画入手,所以在创作之余会经常以花鸟画来练笔,花、鸟、树、石等在传统中有着诸多的经典要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能更直观地吸收传统中国画的经典要素,进而滋养人物画的创作。

0fa9lfkcKBpzRsyyiqfRbKa7bnyjUzF7TjaSJc6d.jpeg

望 绢本水墨 110×52cm 2021

在整理展览作品的时候,要求每幅作品都要写一段简述,开始很迷茫,但随着每一幅作品的梳理,反观当时创作的状态、思考,很多问题便明显的浮现出来,这是一个集中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集中反思的过程。如何面对中国画根深蒂固的某些要素,如何面对中国画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何面对当下,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的知识系统,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诸多问题不得不去思考,也不得不去解决。一次展览便是一次检验,这次展览我选择了从本科毕业后到现在的每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回望过去会使人清醒,似乎通过这次展览的作品梳理,明晰了一些作品的问题,明确了一些未来的创作方向。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的舞台,唯有在台下努力,才能在舞台上展现最好的自己。

QXp6rjx6jstkwhGsaII2hDGL09S94ondA4ImhJMX.jpeg

白日梦 纸本设色 50×139cm 2015

师友评论

沉郁的虚像:李振的绘画

李振的绘画中始终萦绕着一种忧郁的气息,以至于我们会很容易联想到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的画作,不过,相较于后者画面中带有强烈恐惧和死亡意象的浓烈的黑色、红色,李振趋于虚淡的水墨画更多表现出一种诗意的静默。虚淡,是李振近十年艺术创作的基本语言特征,其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总像是被隐置于某种未可探知的迷雾中,因此更像是一种潜影,而不是对现实生活情境的再现。

K9WiGLgfWnPvYchS3Yn9eHvrbX1voZwrJ17IywoW.jpeg

虚设 纸本设色 85×69 2014

作为在中央美术学院接受扎实的写实性造型训练的艺术家,李振在创作上展现出的却是对写实性语言形式的回避,呈现了他在创作意识中尝试描绘人更为内在和本质形态的思考方向。这些可以被称之为胸像、半身像和全身像的画作,人物鲜有以群组的方式出现,她们的神态罕与观者交流:其中一些似乎在正视观者的眼睛,但在观者看来,她们的眼眶像是一扇敞开的门窗,观者的目光穿透过去,指向的却是空寥。李振为什么要画这么多青年女孩?显然她们都不是处于一种社交的状态,而更像是在自己的房间中独处,都使这些创作与“青春残酷”的文化思潮产生了关联,甚至可以追溯到“伤痕美术”思潮。这里,将李振的绘画视为对西方现代哲学、社会学、文学所描述的现代都市人孤独、焦虑的生存体验的图解显得恰如其分: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精神和思想的困境,是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T87sJZ8DwDRXtMUQRgOX0Qvp3Nf3Ed5ssSpgqlVU.jpeg

惘纸本水墨 56×69cm 2018

在近三年的新创作中,李振相对弱化了此前不露笔痕,以晕染为主,营造出朦胧质感画面的画法,转而运用多层次的水墨在交织、碰撞、叠加时形成丰富的视觉肌理,使观者明显感觉到其创作意识似乎在从图像性转向语言性。2018年创作的《晚》《水声漫》《惘》《无怅》《黑手套》等,尤为突出地展现了他对水墨纯度和明度的新认识和新尝试,通过大面积的留白,很多笔触被直接保留下来,诸如《水声漫》肩头的墨点、《晚》身后的墨块等等。李振试图像南宋画家梁楷画《泼墨仙人图》那样以简逸的笔墨作画,但写实主义的绘画训练的身体记忆,使他并不能完全按照笔墨自由舒展的轨迹来作画,他还是要回到一种用笔墨塑造形体的状态中来。最新完成的《白炽》《漫漫》等作品中,李振刻画了明晰的线条和块面,他在追求更为准确的概括性的用笔,而不再将画面隐藏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后。似乎是聚光灯一样的光源,使李振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愈发立体,似乎与格哈德·里希特的“灰色绘画”有关,“她”的身后有些出现了阴影,“她”的形象也不再是我们所理解的照相式的写实,而更接近于波普艺术的造型特质。

uWJF3LjPj7PFchpftV6hAQtRApjLbOVKKOz1CVQo.jpeg

白炽 绢本水墨 122×57cm 2021

在人物画创作以外,李振还有一些长卷式构图的风景题材作品。尽管这些画作都是以水墨的形式完成的,视觉形态上非常接近中国传统山水画,但以风景的概念来描述似乎更为准确。这些风景多取自远眺,是远处群山的轮廓。从李振对作品的命名《白日梦》《故园云山》《清灼》《响》等角度来看,他将之与梦境、记忆等视觉意象相关联,说明这些风景作品都与他对“远方”的预设有关。我们将这些风景视作其人物画的内心写照亦未尝不可,在这两个系列并置创作的过程中,皆承载着李振对于自我与现实世界关系的隐喻。相较而言,“忧郁女孩”系列是一种对自我内在性情的坦露,而“风景”则是对超越现实生活困扰的遥想。

——魏祥奇(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YwUp1xjIlSBdJZdugMkL0SaAZqNN5ckU0Ba113ot.png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