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6-08 10:01
2022年6月4日,由杭州宝龙艺术中心与宇宙画廊合作企划的“仙境——Fairyland”张广宇个展在杭州宝龙艺术中心启幕。本次展览为艺术家张广宇在杭的首次个展,共展出24件作品。上海疫情严格管控且艺术家居家隔离的背景之下,作品全部以版画形式展出,全方位呈现艺术家近年来的佳作。
由于艺术家无法亲至展览现场,笔者先后以书面和电话形式采访两次,且电话采访在书面问答的基础上展开。(书面问答附于本文末)
张广宇如其名字暗示的那般从宏阔视野对当下的世界进行思索。所涉概念从“单元(unit)”到“多世界理论”,观者联系一下这些概念与他的作品形式,即能瞥见其中的冷峻聪明。然而,留学异国的张广宇并未忘却自身的文化背景,曾经的求学经历恰恰使敏感的创造者反思,从而,普遍意义上的思索最终投射至作品的表象上时,显现的不仅有“山水”等主题或符号融合于方圆三角的特殊美感,辩证的形式之下总是由张广宇的世界观统摄,所以,“山水”和“仙境”为名的作品显示着某种整体性。
仙境s Fairyland S
90×90cm
Pigment Print on Hahnemühle Museum Etching 350gsm Fine Art Paper
2022
板数:20
圆5 circle5
50×50cm
Pigment Print on Hahnemühle Museum Etching
2022
板数:60
观者不妨也从艺术家的世界观出发。所谓当代,是共同(con-)之暂时(-temporary),可理解成共时性与当下在一定时间尺度内的强调,而张广宇的“仙境”艺术具备当代属性而又叠加了一层边界模糊的文化皮相。如是,评价他的作品若以拼贴(collage)为衣的波普艺术作形式参照,或者以奇观(spectacle)的批判视角作支撑,便失去了宏阔世界观的松弛的那部分。
圈4 Circles 4
50×50cm
Pigment Print on Hahnemühle Museum Etching
2022
板数:60
仙境GVW Fairyland GVW
180×60cm
AR_Pigment Print on Hahnemühle Museum Etching 350gsm Fine Art Paper
2018
板数:20
回至艺术之媒介,其实张广宇此次展览的作品不全是纯数字技术创作,因疫情运输阻碍之故,才由油画转化成数字版画。然而,张广宇并未作出媒介转化的语义过度阐释,他更重视观念(conception)和可能性。观念是思想的折射,可能性同样抽象。当望向“仙境”,很难不联想电视跳帧还有底片显影的效果,但如上所言,作品在普遍意义上显示的整体性最终反映的才深至艺术家世界观的思索努力。张广宇告诉笔者,创作成长历程似乎也遵循着某种成长规律:刚开始出于新鲜感,职业生涯早期的创作做了很多“加法”,比如所有和中国以及东方传统相对性质的要素都会直接叠加在作品呈现中,追求表象的冲突,很多作品中会直接出现希腊雕塑或者飞碟等元素,后来逐渐简省,开始注重第一眼所看不到的内容。今天面目的清晰可视作张广宇自身艺术价值观厘清本质的某种结果:他讲到,传统中国画与数字版画都在表达“山水”时,不同媒介有媒介或技术的相应价值,艺术家最终应当跳出“圈”或规则的思维。为此,张广宇的创作会从行业之外找灵感,而这也塑造了他的宏阔视野。
据悉,展期至7月3日结束。
仙境GIII Fairyland GIII
90×90cm
Pigment Print on Hahnemühle Museum Etching 350gsm Fine Art Paper
2018-2021
板数:20
+x+x
150×50cm
Pigment Print on Hahnemühle Museum Etching 350gsm Fine Art Paper
2021
板数:30
仙境A Fairyland A
90×90cm
Pigment Print on Hahnemühle Museum Etching 350gsm Fine Art Paper
2021
板数:10
书面采访
Q:你如何看待中国山水画?
A:由于我的作品和中国山水画不是传承的关系,虽然作品长着貌似山水的皮相,但它不是山水画。我和山水画的关系就象中间隔着一块玻璃。我隔着玻璃看着它乘它不注意,自说自话地借它的身形来实验自己的兴趣。
山水画家一般是借景物以画言志、以画抒情。而我借用包括很多过去山水作品中的元素和面目来重组,与当代相连,呈现自己与时代的关系。这也是当代艺术家的特点,在作品中探索的更核心部分其实是自己的生命样本与生命体验中接触的文化载体以及所处特定时代的关系,并提炼自己独特的视角加以呈现,留给历史。
所以,山水画之于我,如山水之于山水画画家。
Q:跨媒介实践中,你如何看待(作品中)山水画元素与虚构的场景的关联?
A:语言是虚构的听觉工具,文字和艺术是虚构的视觉工具,创作是一场虚构的总结。无中生有,自虚无至构建,虚构是创造力。比如音乐,文学当然是虚构的,今天我们在社会中现成的人与人的经典关系的概念也是一种经过虚构的结果。上如"朋友"的概念,我们在说出"朋友"这个词汇的时候是倾注了情感的,情感是真的,但词汇是为了使用而定义虚构出来的,于是"朋友"便是我们安放某部分特定情感的"场所"。
所以我的作品也有安放我特定情绪和我的个人身份的“场所”功能,在我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工作中,跨媒介实践是一种常态,山水画是一种独特且经典的东方性格的艺术,跨媒介的方法其实更便捷的把经典艺术变成了一种独特的工具,在工具化和符号化它的过程中,让作品中被赋予了一具东方皮象的同时也顺水推舟地引出一下水墨质感的韵味与传统绘画材料和技法发展的关系是可解绑的事实,这对纯粹东方绘画者的视角是一种碰撞。
Q:数字世界的艺术创作可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特质?
A:说到数字世界,在当前这个时间段,我首先想到的是Web3.0和它在未来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关干在数字世界中的创作逻罗辑.潜入各种NFT群组窥探一下大家已经构建出来的游戏框架,可能对创作者会有很多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从我非常有限的视角和知识储备来看很难准确说出具体有哪些可严格论证的具有唯一性的特质。文化的源头是语言和风俗,风俗是习惯的集合,环境条件容易造就习惯,习惯久了便扣上了文化的帽子。然而,不同的文化和文化之间也是容易互相影响和演变的.今天有些我们习惯认知里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的元素也许追溯源头是舶来物,有些舶来物的源头也许是中国风俗传统,其中让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元素有“ketchup”。
Web3.0是一种新环境的条件集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串时间段落里演化出来的内容集合。我也很期待未来我和别的创作者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条件时会在这两个集合里碰撞出一些什么来。我想,只要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作者本人愿意,ta就会去通过作品反映ta感兴趣的那部分特质。
Q:传统艺术里的符号在模拟真实的表达中,相较于传统物质媒材会有什么不同?
A:自杜尚开始,挪用并再次赋予意义的这种艺术表达方式被应用到层出不穷的地步。在观念艺术的创作中我们常常看到艺术家们使用物质媒材来表达特定的主题,比如Tracy Emin的《我的床》和Damien Hirst 的《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都是典型的通过选择特定的物质媒材来引起对应人群的体验共鸣来达到作品的完成性的手法案例。
从这个角度来说,使用传统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化工具来实现作品和使用传统物质媒材来创作的艺术家在表达手法的基本框架是一样的。
我使用传统中国山水作为挪用的工具来创作的作品也是一种和山水相关的对应人群进行非语言性对话的“场所”,对话的内容涉及文化身份背景,过去,视角,以及未来等,不一定只是中国人或者东方人来看我的作品,和近代东方文化历史有关联的现代西方人也一样可以从作品中看到他们眼里的内容。
不过和使用传统物质媒材创作的艺术结果相比,我会把传统艺术符号进一步加工以及个人化,然后再置于作品场景中,而不是直接挪用,我把我的特质做为一个“转换器”放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挪用的素材从转换器进去,经过加工后被打上了我的个性标签再输出到画面中。
Q:符号在像素——这一图像的微观层面,与原本的文化内涵还有什么联系?
A:当视角从水墨的符号推进到像素的层面,和水墨背后的原本的艺术特征有一些联系。比如像素在微观层面的抽象性和传统水墨艺术尤其泼墨的抽象结果有一致性,这是一个比较水到渠成的结果。
我作为当代艺术家的注意力也更容易和当代的发生以及正在发生有关。在作品中的素材图像溶解后,呈现出的像素没有中间态,是二维码般的有或无的对立关系,数字技术源头的现代西方文明对中国元素和身份特征的侵入融合的关系。回观20世纪到现在这个时间点,不说大的方面,有很多影响是潜移默化以及日常态的,比如我们穿着一件T恤,但我们不会觉得穿着T恤的你就是一个受西化影响的人,我们过马路知道要走人行横道线,看着交通灯,周遭车水马龙,可大家不会觉得自己活在一个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场景下。
Q:对于你,艺术里的“真实”边界如何界定?
A:我常常觉得. 真实和虚假的界限和定义很多时候也和观察尺度的相对性有关 很多事情换个尺度来看,会完全变成另外一副面目,在每次时代条件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人造的概念性词汇的定义也会随之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也许“真实”的定义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产生演变。毕竟,“真实”,也是人造的概念,所以人们想怎么玩儿“真实”,和“真实”无关,和权力相关。
回到问题里的"艺术",我觉得我们能看到的被记载的历史中,不论在哪个时代,本质上只要有需要,艺术可以变成任何面目,然后配上适合发展的游戏规则。于是,“艺术”也是一个随着社会系统演变而不断换内容的事物。
所以我个人眼里,艺术和真实或者虚假没有直接联系,挺很难说边界在哪儿。在我认为的非本质的层面.芝术很多时候被期盼可以表达人性中的直实,梦术同样也被赋予了很多别的不同的内容,有些方面的艺术和“真实”有关,要看创作者是谁了,不同的艺术专注不同的方向和重点。
关于张广宇:
目前在中国上海工作和生活。2012 年,他在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获得了BFA学位。
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的2013年4月,萨奇艺术首先将广宇视为最富有展望性的艺术家之一,并将他列入“值得关注” 的名单。
2014年,广宇凭借作品 ”Oriental Memory” 入选了在Saatchi Gallery开幕的国际新锐艺术家展览‘Continental Shift’,同年,他的作品在英国Tate不列颠美术馆的“源拼贴画”展览中得到展示。
2017年受邀参加首尔DDP第十届亚洲青年艺术家艺术节。 国际头部创意和时尚预测机构WGSN选择了广宇的作品作为2018年度春夏时尚色彩指南。
2018年初,轩尼诗法国总部邀请广宇进行合作,为2019年中国新年创作了艺术作品和个人联名限量版设计,他是第一个与该品牌联名VSOP红瓶的中国艺术家。
2020年,嘉士伯品牌邀请广宇进行艺术合作——在2021年新春发售了联名限量款酒瓶与此同时,他的个展在迈阿密的 CAMP 画廊开幕,Artnet News 报道了他在展览中的作品——“张广宇的作品饱和而密集的分层门户,在万花筒抽象和超现实景观之间摇摆不定。他对画布形状、摄影处理和阴影盒的不同使用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神奇品质。他并不回避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华丽感性相结合。”CAMP画廊的策展团队认为这位上海出身的艺术家通过对理想化风景的描绘中效仿水墨艺术,融合西方艺术手法来翻转画面视觉。在作品的表达中,使用比东方艺术预期更多的饱和元素占据所有可用的负片区域。他不拘一格的作品传达了一种由中国传统图案驱动的怀旧情绪,描绘了一个充满吉祥象征的世界。包含这些元素巩固艺术家审美的超现实本质,通过引入乍一看不属于他的概念的角色,在他的作品中实现拼贴般的质感,展现着作品如何讲述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力。
注:本文作品图片和照片以及艺术家资料来自策展人
展览时间:2022年6月4日 - 2022年7月3日
策展人:张侃诚
主办单位:杭州宝龙艺术中心
承办单位:宇宙画廊Universe Gallery
协办单位:张广宇工作室 杭州箔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展览地点:杭州宝龙艺术中心(杭州市滨江区宝龙城5F)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