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 | 罗伊·利希滕斯坦:从“窃取者”到“波普艺术之父”

2022-06-28 10:18

罗伊·利希滕斯坦:不止点点点

罗伊·利希滕斯坦:不止点点点

8

和美术馆

已结束 1.7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400cc5e709fabc56891c1da04e22e525.png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

在艺术圈站稳脚前,他被评论为“美国最差的艺术家”、“剽窃者”。他成功的起点,是因为儿子拿着漫画本与他打赌。

直到1961年的一天,38岁的他带着自己的版画出现在纽约的一家画廊。此时,他并不知道,过不了多久,他的名字将与波普艺术一道成为艺术世界新的焦点,甚至与安迪·沃霍尔并称为“波普艺术之父”,更成为拍卖界的“宠儿”。

他就是: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

一位凭借鲜艳夺目的色彩和标志性的漫画图像而闻名的艺术家。

da5b09a6c89656e5c8cb19bd68479df7.jpeg

《罗伊·利希滕斯坦:不止点点点》展览现场

摄影:刘相利

© 和美术馆

近期,广东顺德的和美术馆将“罗伊·利希滕斯坦”带入中国,呈现其中国首个大型展览“不止点点点”。展览分为“世界的切面”、“图像与现实”、“波普时代”三个单元,展出艺术家逾70件珍贵画作的同时,也呈现了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等,在艺术史中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作品及历史资料。

和美术馆希望,展览从利希滕斯坦出发,探索其创作在现当代社会史与图象史的意义,也借此探索我们正在经历、也正在过去的时代。

 罗伊·利希滕斯:艺术,因为喜欢,所以选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eg/202206/a7ba32b51b6bda5054e9836414f141eb.jpeg

罗伊·利希滕斯坦青年照

1923年,罗伊·利希滕斯坦出生于美国纽约的曼哈顿西区,父亲是地产商人。殷实的家庭环境,让利希滕斯坦有选择自己喜欢事情的空间。

高中时,利希滕斯坦对艺术产生了兴趣。毕业去参加纽约艺术学生联盟的课程后,他希望能接受更系统的绘画教育,于是,1940年(17岁)秋,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艺术,跟随导师霍伊特·L曼(HoytL.Sherman)教授学习艺术理论与美术创作,直到1943年(20岁)初被征召入伍。

服役期间,他曾在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参战,特别是在法国期间,有机会参观卢浮宫和沙特尔大教堂,让其更广泛地接触艺术。

1951年(28岁),退伍后的利希滕斯坦重回俄勒冈州立大学,于1946年获得学士学位,3年后又获得硕士学位,最终留校担任教师。

1960年(37岁),利希滕斯坦赴新泽西州立拉特格斯大学执教。

也是这段时期(60年代初期),利希滕斯坦以取材自美国漫画及广告的内容用于波普艺术的创作,令他几乎是一夜成名。

 不止点点点:从本戴点到“罗伊·利希滕斯坦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eg/202206/d3629e0257aa50944fff05e629cf411c.jpeg

《罗伊·利希滕斯坦:不止点点点》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摄影:刘相利

© 和美术馆

本次和美术馆以“不止点点点”为主题,正是突出了利希滕斯坦创作中最有特色的风格:本戴点入画。

这种密密麻麻的小圆点,起始于1879年,由插画师和印刷师Benjamin Henry Day Junior发明,利用光的混合原理将彩色小点以不同间隔组合在一起,以低廉的成本创造出图像的主导色,主要用于商业彩色平版印刷中。后来扩展至书籍、报纸和杂志的文字页等领域,到了上世纪6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经典美国漫画小册子。

15ad7c23546c6e8547d62ecee65d4e07.jpeg

《罗伊·利希滕斯坦:不止点点点》展览现场

摄影:刘相利

© 和美术馆

利希滕斯坦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将漫画和本戴点作为创作方式。

年轻时,利希滕斯坦学习风景画,后来热衷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创作研究。在俄勒冈州立大学任教期间,受到毕加索的影响,着迷抽象艺术创作,同时也尝试雕塑等,但均没有成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eg/202206/a7dbae3ad2c53118e82e5a240571252c.jpeg

《看!米奇》,罗伊·利希滕斯坦,1961

60年代是美国连环漫画发展的鼎盛时期,不止孩子们喜欢,就连很多成年人也都热衷于这种大众文化产品,利希滕斯坦也不例外。

直到1961年的一天,利希滕斯坦的儿子指着一本米老鼠漫画书说:“爸爸,我敢打赌,你画得不会那么好!”

利希滕斯坦接受了挑战,用黄色、蓝色和红色直接再现了描绘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场景,创作了“看,米奇”,作品中唐老鸭的眼睛和米奇老鼠的脸部首次出现了本戴点(Benday Dots)技法。

这件作品也被视为抽象表现主义与波普艺术作品之间的桥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d83dd8c9b116361520a58f9114fd8a1b.jpg

DC漫画《Secret Hearts, no.88》,1963年6月出版,后被利希滕斯坦改编为其作品《Crying Girl》

后来,他逐渐将“点式”画风固定下来,我们最熟悉的作品,也是他最早尝试的,便是以1963年出版的DC漫画中女性头像创作。

当时,利希滕斯坦将调色板调整为饱和的基本色,通过铅笔与蜡笔手绘呈现漫画源图像,再对画面进行重组,如移除船和男友,使女孩独自出现并在画面里居中,头部被水涡旋绕,并修改了文字气泡中的陈述,从而放大了遇险少女的形象。

最后利用投影仪,将更改后的草图投射到画布上,通过手工描绘出来。再使用穿孔模板印刷,在蜡纸上刷上颜料,颜色就像完美的圆形雨滴一样从蜡纸上落下,模仿本戴点的样子。

这样消除细节、增强对比度,并将文字旁白也一并转化放大到画布上的方式,成为利希滕斯坦作品的标志之一。其实也是利希滕斯坦在强调,商业印刷图像的陈词滥调。

814b544267bf52a787cd24b77eb4f5db.jpeg

罗伊·利希滕斯坦作品展览现场

左:《萨尔茨堡音乐节》 65 × 86.5 cm 1991

右:《埃迪-双联画》  78 × 91 cm 1985

摄影:刘相利

© 和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a36b61216616c52b4329bb59f520d0a0.jpg

《流行!》 (新闻周刊封面插图) 罗伊·利希滕斯坦 平版胶印版画

27×21 cm 1966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VEGAP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eg/202206/50a3859bcaef3fa7ca13aa0d3608a2ac.jpeg

展览现场:罗伊·利希滕斯坦 《吻 第五号》 95 × 89cm  1990年

摄影:刘相利

©和美术馆

当时有人认为,利希滕斯坦仅是“剽窃”复制漫画,创作方式机械,没有任何艺术。利希滕斯坦却说,“名义上是在复制,但我真的是在用其他术语重复复制的东西。这样,原作就获得了完全不同的质感。它不是浓淡的笔触,而是点、平的颜色和不屈的线条。”

在利希滕斯坦看来,这种创作,超脱了爱、恨、战争等原漫画中的情感内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c1e106a1b98c32c5beab46e3cc0b2c25.jpg

罗伊·利希滕斯坦作品的演变

70年代,利希滕斯坦将“点式”画风更多运用在其他题材创作中,他开始从包装广告中获得灵感,在食品包装、连环漫画、杂志报刊的插图等生活中常见的印刷品中搜寻自己的创作母题,用标志性色调和大圆点(Benday dots)完美的传递了“美国人的生活哲学”。、因此,对利希滕斯坦来说,波普文化的理解完全出于日常生活体验。

如今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本戴点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利希滕斯坦的“点画”创作方式,在记录这段历史的同时,也让本戴点变成了“罗伊·利希滕斯坦点”。

 从“窃取者”到齐名“波普艺术之父”:利希滕斯坦的价值 

从1960年到1969年,美国的国民经济繁荣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当时美国社会充满自信,而美国艺术家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于是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的波普艺术诞生。

利希滕斯坦的作品把连环漫画带入架上绘画领域,是对纯艺术精英文化的一种挑战。但利希滕斯坦并没有沉迷在成功之中不可自拔,当美国波普艺术正如火如荼时,他在70年代反而选择搬离浪潮中心的纽约曼哈顿,搬至南汉普顿安静的工作室,开始了创作、生活规律、平淡得近乎枯燥的日子,直到1997年去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b1439a54f2514835b32f558d2f13183e.jpg

罗伊·利希滕斯坦《致敬毕加索(汉诺 威)》  平版胶印版画

35×25.5cm 1973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VEGAP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50930ed814adc55d67de7db7b9b93949.jpg

罗伊·利希滕斯坦《非客观性》 平版胶印版画

45.5× 45.5cm 1984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VEGAP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76ea4a102053c8857caea04299bfcdde.jpg

 罗伊·利希滕斯坦《中式风景》 平版胶印版画

124.4 × 53.3 cm 1997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VEGAP 2022

也许得益于早年间对艺术史的研究,​从1966年开始,他远离充满喜剧色彩的艺术作品,逐渐摆脱对既有动漫形象的挪用而转向形式风格的创作。并尝试将艺术史中的经典图像演化为更切近时代的表达,模仿改写了包括彼埃·蒙德里安、巴勃罗·毕加索、文森特·梵高、卡洛·卡拉、杰克逊.波洛克、亨利·马蒂斯等现代主义大师的经典意象。还在1996年前后创作了一批中国式网点山水画,用机械化的“本戴点”再现其外观。

e3ab997fa765cf3988db46aafe065064.jpeg

罗伊·利希滕斯坦《镜子》展览现场

77.2 × 56.1cm 1973

摄影:刘相利

© 和美术馆

另外,他将“静物”与“风景”等艺术史上经久不衰的主题重新编码,并创作了著名的“镜子”主题。

在利希滕斯坦的作品中,镜子不仅展现着时间的流逝或主体的反身性关照,还持续地将其自身作为“物”的图解与投射暴露出来。

也正是不断挑战着图像的固有符号学意义,利希滕斯坦扭转了自己“窃取”漫画的负面形象,成为一位凭借超前的感知力敏锐地捕捉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将艺术推向一个新时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3fe9d147150b20b5225c134dbe6df603.jpg

 罗伊·利希滕斯坦《汉诺威凯斯特纳格塞 尔斯协会》 平版胶印版画

59.4× 42cm 1968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VEGAP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8a11189af8303f45435b7439b696fbda.jpg

罗伊·利希滕斯坦《握手海报/卡斯特里握 手海报》  平版胶印版画

43.2× 55.9cm 1962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VEGAP 2022

从最早期,一方面,艺术圈认为利希滕斯坦的创作过于简单、机械化,看起来更像是制作和生产艺术,被艺术界鄙视。另一方面,在漫画家收入低下的当时,利希滕斯坦的高收入另他也不被漫画界认可,认为他是“平庸的克隆明星”。

后来的艺术史上,有评论家提到,与其说罗伊·利希滕斯坦的绘画是对美国消费文化的挪用、批评,不如说他是对艺术生产历史中那些被各种“刻板模式”(Cliche)所奴役的“伪沉思”和“机械性精妙”的冥思。其作品探索和结合了高端和低端艺术、原创和抄袭、严肃和随意、嘲讽和尊敬、机械和手工、创作和复制等一系列对立的元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37dbb1238e93f953511fe02640629036.jpg

罗伊·利希滕斯坦和阿 斯格·乔恩(眼镜蛇画 派)《奇怪的酒店》  平版胶印版画

78.8×55.9cm 1993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VEGAP 2022

如此起伏里,当收藏家们发现这些令人激动的特点时,利希滕斯坦的作品价值被不断攀升至天价。

或许正如毕加索所说:“好的艺术家模仿皮毛,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魂。”

利希滕斯坦“窃取”的正是漫画的灵魂。

图:和美术馆

文:网络综合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