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7-04 23:46
文|王林娇
收藏家,似乎是个很容易被定义的群体,有学识研究、有资金实力、有专注力。古今中外的收藏大家们,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纵然不尽相同,但不变的底色是对于每一件艺术臻品背后文化的传承。
收藏不过是“过眼云烟”,但每一任拥有者或多或少留下了些许独属气息,他们也是艺术家和作品在某个时代价值的共同成就者。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不过30年,在犹如过山车般的飞速发展中,新世代收藏家们早以傲人姿态进场,在自我审美诉求下,他们更需要知晓前辈收藏家所坚持的品德、情谊以及文化大义。
这是今天我们再谈收藏的意义所在。
「聊聊收藏」对谈现场
胡妍妍(左)陈奕名(右)
为此,中国嘉德董事总裁胡妍妍与雅昌艺术网总编辑陈奕名进行了一场名为「聊聊收藏」的对话,看似感性而至的聊天,实则从收藏大家个案,到拍卖数据,一一呈现,甚为详实。胡妍妍更是金句频出,何为收藏的四大关键词?何时入场收藏最佳?收藏能带来什么?
我们也惊喜的发现,这是一次成功的“破圈”,借助于互联网新媒体以及雅昌艺术网媒体矩阵的传播,超过20万人聆听胡妍妍与陈奕名的对话。长达两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更是收到无数收藏爱好者的线上提问,这届年轻人有点爱艺术。
笔者也再度回味胡妍妍与陈奕名对谈,从中总结出关于收藏的核心观点,整理成此文。
陈奕名:首先聊收藏这个话题,可能对于艺术行业的人来说,是一个挂在嘴边的词。但是我们想回头再看,尤其是从历史长河来看,收藏家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或者您对于收藏家有什么定义?
胡妍妍:我们身在拍卖行业多年,也时常在想或者被问什么样的人是收藏家?也会有“行家”这样的概念,首先“行家”是实战经验丰富,他们常常比较专注于某一板块,是艺术品交易的中坚力量。
说起来收藏家,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我认为收藏家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从这个故事里,可以体会到收藏家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鉴赏大家张伯驹先生(1898-1982年)
故事的主人公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也是大名鼎鼎的收藏家。1941年轰动上海滩的头号绑架案新闻的主角正是张伯驹,绑匪目的很明确,就是绑票发大财,索要400万元(一说是200万)赎票。但是让绑匪没有想到的是,赫赫声名盐业银行董事长,竟然连400万都没有。
但是救人要紧,张家火速筹措资金,但仍然拿不出来绑匪要的400万。妻子潘素想方设法见到张伯驹,想和丈夫商量想要把家里的字画卖掉换钱救他。但张伯驹坚决不同意,大意是“凡是我张伯驹收藏的书画古董艺术品,不论发生什么事,贵贱不能卖。”金钱易得,但国宝难求。张伯驹和妻子说,尤其是自己收藏的《平复帖》不能动。张家人和绑匪来回谈判,最终绑匪一看400万确实无望,就同意把赎金降到40万,即便如此,40万还是潘素女士四处奔波才凑齐,这才把被囚禁八个月的张伯驹给放出来了。
陆机草隶书《平复帖》卷
纸本手卷 纵23.7厘米 横20.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没有办法想象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张伯驹内心是多么强大,才能临危不惧。张伯驹也确实是在任何时候把自己所珍藏的国宝,看的比生命还重要。
陈奕名:是,尤其是后来张伯驹先生还把这些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国宝,无偿捐赠给了故宫,他是收藏家的楷模。回到历朝历代收藏家来看,从古至今有不同性格的收藏家代表,从这些大收藏家名录中能有一个什么样的收藏家群体画像吗?
胡妍妍:从古至今的收藏家名录中,有皇家审美收藏代表,宋徽宗、乾隆皇帝等,明代著名画家也是大收藏家的项子京,民国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包括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私人收藏家代表刘益谦等,其实我们对他们有一个画像。
国际著名收藏家
再比如国外也有很多顶级收藏家和家族。前些年我去巴黎,看过路易威登CEO阿诺特夫妇创建的博物馆,是以二十世纪和当代艺术家作品为主,有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美国银行业著名投资人布莱克夫妇,是1.2亿美金蒙克《呐喊》的拥有者,除此之外,布莱克夫妇还钟情于中国青铜器,涉猎广泛;2020年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刚刚“杀”入到全球顶级收藏家序列中,也是关注的当代艺术;更大的收藏家族代表还有摩根大通,很多中国人都知道,JP摩根收藏的中国瓷器了不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陶瓷部分,也是得益于摩根家族的捐赠。
所以说到收藏家的画像,首先他们身份丰富,商界、政界、学界等等,并且经历各不相同。但我想可能有几个关键词能大致描述出来,有藏、有品、有情、有意,我认为这些收藏家在这四个方面都有特别好的表现。
陈奕名:您可以详细和我们谈谈这四个关键词的所指,比如“有藏”,是藏品成系统了?还是有自己的收藏序列?收藏家有一个基本门槛?
胡妍妍:先来说“有藏”,是指藏品要有一定的数量,如果只是空谈收藏,并没有实际的购藏行为,那就算不上我们说的“有藏”。
但可能也有人会困惑,艺术品单价很贵,“有藏”实现起来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从哪儿入手?我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励志的收藏家故事,就是日本收藏家黑河内俊,他本人其实是日本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当黑河内俊第一次看到奈良美智的作品时,就被作品中小女孩的形象深深吸引了,她大大的眼睛似乎让黑河内俊看到了童年的自己,产生了情感共鸣。黑河内俊为了买到一件奈良美智的作品,不惜省下半年的午餐钱。
日本国宝级艺术家奈良美智和他画作中的小女孩形象
随着收藏的深入,黑河内俊也日渐痴迷奈良美智,最终有机会和奈良美智结识,他们之间也有非常多的交流。黑河内俊还循着奈良美智的足迹,去日本各地,以及德国、美国等代理奈良美智作品的画廊,有点我们今天说的“追星族”的感觉。
黑河内俊就是一个普通职员,靠着信念,下定决定要购藏奈良美智的作品,从节省自己的午餐费,一点一点积累,最后成就一个可观的奈良美智作品收藏序列。
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过黑河内俊谈自己的收藏,他说自己很内疚,一个人偷偷决定收藏,没有和家人商量。也是因为要节省钱收藏,导致自己很少带家人出去旅游。但是我们看到黑河内俊的收藏是早于别人,如果说现在再去系列收藏奈良美智作品,会更加困难。
所以,从工薪励志收藏家黑河内俊的个案来说,“有藏”其实是一个开始,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一个契机进入到收藏中。
陈奕名:这是“有藏”,黑河内俊是一个工薪阶层的代表。但是刚才如您说的帝王收藏家、企业收藏家族等等,尤其现在我们接触到的这些重要的私人收藏家,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
胡妍妍:收藏体系的建立其实来说是一个过程,从最初计划到最终结果,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变化,比如之前买的东西之后不喜欢了,要置换藏品。再或者说一步步的去粗取精的过程。当然也有一些藏家早早的就定下了计划,是非常有系统性思维,可以说入手藏品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规划。
胡妍妍在拍卖现场为客人委托竞拍
但是我在拍卖行业工作30年时间,碰到了很多收藏家,大概率来讲,很多收藏家的机缘有偶然性的,也就是说之前他们并未做太多的计划。但是随着收藏的深入,然后在众多藏品中慢慢找到自己喜欢并且认为最有价值的一些东西,这就是收藏家根据不同时期的变化,从而不断的调整自己收藏脉络。
陈奕名:明白了,您说的“有藏”,可能是一个真正收藏家的基础选项,但刚才说到的“有品”,是另一个阶段或是升华了。
胡妍妍:“有品”比较好理解,就是一个收藏家的品味,品味无外乎大家常常提到的格调、审美,这是收藏的一个艺术选择基础,也是我们说一个人之所以称为收藏家和普通收集者的分水岭。比如皇家收藏中,我认为雍正皇帝的品味很好。大家可以从雍正一朝的瓷器特征来看,釉质莹润、胎质细腻、造型精巧、纹饰清秀典雅,各方面综合来看,雍正朝瓷器品味高雅。
陈奕名:我们也常在讨论,尤其是在“康雍乾三代”中,雍正朝审美是极佳的。另外一方面放到今天来看,雍正一朝可以说是创新或者是非常“前卫”的。
胡妍妍: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件嘉德春拍中的雍正瓷器,全称是“唐英制珊瑚红釉湖水绿釉描金供盘”,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古人对于颜色的讲究,红色叫珊瑚红,绿色是湖水绿。古时颜色很多取材于自然界,矿石、植物都是颜料的来源,同时颜色区分非常细腻,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少,但用色高级。
就像你说的,用现代审美眼光来看,这件雍正朝瓷器用色非常大胆。红色和绿色的结合碰撞,放到今天顶级的设计师的创作中来,这件雍正朝供盘也足以媲美,甚至可以说造型比例、制作工艺,包括蓝彩书的运用上,都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然这也是杰出的督陶官唐英的品味体现,对于后世来说,能够收藏一件这样瓷器,当然就是“有品”。
雍正皇帝(1723—1735年)
另一种“有品”,是指“品德”。艺术收藏品一定是高级且稀有的,是藏家都心心念念想得到的。但所谓“君子爱物,取之有道”,我们也可以通过历史小故事来看看什么叫“收藏有品德”。清初被雍正帝封为一等公的年羹尧,权倾朝野,很多人求年羹尧通融办事。有一天年羹尧开口向一位大臣索要好东西,大意是我之前帮了你,你看要怎么报答我,要给我些好东西。那大臣回去就想了,到底年羹尧要什么好定西?后来想来想去,挑了几件瓷器送过去。
结果,没想到年羹尧并未就此结束,后来再次找到那个大臣,说,上次的瓷器还不错,咱们日后还要相互帮忙,你看是不是再给我几件瓷器。其实在相关文献资料中,也有年羹尧上旨向雍正皇帝“求”珐琅物件的记载,比如“如有新制珐琅物件,赏赐一、二以满足臣之贪念”。这也足以说明年羹尧的贪得无厌。后来年羹尧被抄家法办,这些物件也都被充国库了。
所以在收藏中来说,“品德”也是非常考验人的,君子爱物,取之有道,一个真正的收藏家,一定是有品德的人。
陈奕名:没有“品德”的索取别人的心头好,这是收藏无德。“有情、有意”也比较好理解,历史上有哪些有情有义的收藏家代表吗?
张大千赌博错失名碑贴
胡妍妍:其实有很多,但和大家分享一个大画家张大千赌博失名碑的故事。张大千年轻的时候非常潇洒,20多岁就在上海滩闯荡。当时的上海流行一种文人雅士的赌博游戏,叫“诗钟博戏”,诗坛大家陈三立、名流郑孝胥等都非常热衷于这种打诗谜、打诗条的赌博游戏。初到上海的张大千也想闯个名堂,也经常去各种地方参加诗钟博戏。
有一天张大千拿着自家祖传名碑贴《王右军曹娥碑》,去一个叫江紫宸的人开设的赌场,江紫宸是专门倒卖碑贴的“黑老虎大王”。结果可想而知,那一天张大千连连失手,最终大输,向江紫宸借钱200大洋、1000大洋,终究还是不能扳回一局。最后江紫宸说,可以再借200大洋,但《王右军曹娥碑》得归我。张大千很是无奈,但也只能把《王右军曹娥碑》拱手交出去。
10年之后,张大千母亲在安徽病危,已经是弥留之际,想再看一下《王右军曹娥碑》,吓得张大千不知所措,赶紧和母亲打马虎眼说,《王右军曹娥碑》在苏州,自己得去苏州取回来。回到苏州的张大千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找这祖传碑帖,找朋友聊天倾诉,无意间知道后来被著名收藏家叶恭绰所藏,这可真是救了张大千。
收藏大家叶恭绰(1881-1968年)
张大千托中间人找到了叶恭绰,希望叶恭绰能够把《王右军曹娥碑》还给自己,也奉上诚意,第一是可以在原来价格上翻倍给钱,第二是任由叶恭绰在大风堂藏品中挑选感兴趣的东西,第三是如果叶恭绰都不同意,希望可以暂借两周《王右军曹娥碑》,能够让母亲圆满。
结果,叶恭绰听到以后就说,张大千言重了,这既然是你张家祖传名贴,自然是要完璧归赵的,我一分钱都不要,你只管拿走。张大千听完后立刻扣头致谢,但从此之后很少再提这件事情,毕竟是年轻时犯下的错。
后来大概过了40多年,那时张大千已经是名满神州的大画家,叶恭绰请张大千给其书画集作序,张大千一字一句的把这个故事写在里面。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叶恭绰和张大千的情谊,叶恭绰是“取之有道”,张大千也是知恩图报。
陈奕名:您分享的两个故事,叶恭绰、年羹尧,是关于“收藏有品德和有情”的正反面案例,其实说的也是君子在收藏中的境界。
隋 展子虔《游春图》卷
绢本设色 纵43厘米 横80.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胡妍妍:是,也包括张伯驹不惜生命也要保护的中华第一帖《平复帖》,出自西晋陆机的书法墨迹,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张伯驹得到《平复帖》的过程十分曲折,后为了保护《平复帖》更是被囚禁8个月之久。
刚才你也说到张伯驹把《平复帖》,以及传世最早的山水画《游春图》等都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张伯驹的胸怀,以及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当,实在是令人佩服。王世襄先生也说自己十分赞赏黄永玉为张伯驹下的论断——“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陈奕名:王世襄和张伯驹的“松风高士情”,叶恭绰对张大千的情谊等等,本身也是很高的境界,之于社会来说,他们承担了传统文化和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大义。
唐 韩幹《照夜白》
纸本水墨 纵30.8厘米 横33.5厘米
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胡妍妍:是的,这也是收藏有意的最好阐释。说到张伯驹为什么把《平复帖》看得这么重,也有一个小插曲。当年唐代著名画家韩幹《照夜白》被古董商转手卖给英国人,张伯驹其实也阻拦了,但没有成功,痛心不已。所以在知道《平复帖》的下落后,张伯驹担心国宝再度流失海外,费尽心思多方筹措资金才最终把《平复帖》留在国内,最终进入到故宫博物院,这就是张伯驹的担当。
陈奕名:前面聊到的张伯驹、叶恭绰等这些先生们,包括现在国内的重要私人藏家,比如刘益谦等,他们建立了私人美术馆、博物馆,也是向公众分享文化价值。但是这些大藏家,我们可能很难望其项背,对普通人来说,我们和收藏之间似乎有一个很远的距离?
胡妍妍:其实收藏是离我们很近的一件事情,比如从古人收藏来看,倒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如果想得到一个大画家的作品,要跋山涉水去寻找画家才可能有机会获得。另外古人收藏有“秘而不宣”的小心思,真的是要志同道合的朋友才能分享。
但是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有众多博物馆、美术馆的年代,有大量的高清图片,丰富的展览等等,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和艺术品,以及收藏之间的距离反倒是更近了。
随处可得的文博机构高清图片更是为收藏学习提供了便利
图片截取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另外一方面,生活在富足和平的时代,是收藏的根基。尤其是随着中国力量日益强大,大家生活安定,开始逐步上升到精神愉悦的阶段。这也给艺术品收藏带来一个日新月异,或者说蓬勃发展的变化。从我们拍场来看,30年前其实看不到那么多客人的身影,到现在每一场拍卖都是藏家云集。以嘉德为例,最近每年平均有20%的新客人入场,从最初的50后、60后为主流,到现在新世代藏家进入核心收藏圈。
从这些变化都可以看出,收藏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说我们能不能用心体会艺术与收藏。
陈奕名:说到“体会”,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知。我们在看到一件艺术品或者得到一件藏品的时候,除了所说的画面、材质、造型等之外,在美感背后,还有哪些方面是可以去延伸或者体会收藏的乐趣?
胡妍妍:对,用一个通俗的词来说,是“玩法”很多。有些人可能喜欢唔对古人,有一种在悠悠岁月里穿梭的感觉。比如在自己书斋里,静静地去欣赏,那么就可以选择绘画中的手卷,能够给予我们很多美好的享受。
比如这次春拍中的清代早期画家戴苍的《渔洋山人抱琴洗桐图》,洋洋洒洒有40多位文人学者的诗文墨迹,这类藏品就比较适合一些善于研究、喜欢探索考据的藏家。可以把这40个人的关系梳理清楚,然后花费三五年,甚至是十年的时间,出版一本书,或者是写一篇论文,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元 赵孟頫《水村图》卷
纸本水墨 纵24.9厘米 横120.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有一位客人,就是一位典型的研究型收藏家。他从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水村图》开始研究,围绕着“水村”的绘画主题切入,从元代到清代的递藏过程,来龙去脉,一一考究,然后出版了《水村图索隐》。后来嘉德拍卖也出了一件李含渼《水村图》,他还把这两幅作品的款识与题诗列出来,供大家后续研究。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收藏能够把一些人内在的研究潜质激发出来,这也是最近几年收藏家所呈现出来的变化,越来越专业和学术。
再如去年嘉德秋拍,有一件龚贤、纳兰容若等七十八家《致高江邨同人书画册》,我们都没想到现场竟然竞争了将近一个小时。最后两个藏家,都是志在必得,我也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博弈,一口一口的加价,谁都不想错过好作品。我觉得能够吸引他们这么胶着而激烈的竞拍,正是作品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
陈奕名:您提到的这几件手卷作品,也让我联想到我们今天的朋友圈,有点赞,有留言,有辩论。但是古人的“朋友圈”穿越时间,甚至是百年间,一件手卷后面动辄数十人的题跋,这个时候去研究作品,也会有很强的历史厚重感,如同是穿越时间与古人同在的感觉。
胡妍妍:是,有些题跋是画家本人组织的,全是他的朋友。但也有后续的“接龙”,历经后人收藏的时候,收藏者又组织了他的朋友题跋,这可比我们现在微信穿越的时间长多了。这种和古人对话,是我们所说收藏的一种“玩法”。
当然收藏当代艺术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玩法”。比如有些收藏家喜欢参与到美术史中,会和艺术家有很多互动,甚至可能会给艺术家点个题出个主意。也有藏家能够在交往中成为艺术家的知音好友,从而有很多以收藏家视角来创作的作品。
谢稚柳《白鹰劲松图》
我们经常去上海征集,过去上海老干部非常有收藏意识和风气,这也使得现在老干部的后人家藏有好作品。比如其中一位叫曹漫之的老干部,曹老先生是典型的海派风格,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永远是潇洒倜傥。
曹老先生自己也非常喜欢和艺术家来往,即便是在特殊时期也没有放下心头好。特殊年代,他还经常去谢稚柳陈佩秋夫妇家里,有传言说他天天泡在谢老家里聊天,时不时给谢老出个题,有点像命题作文,两个人还互动怎么画。其中有一个我们后来经常看到的谢稚柳画作的题材,叫《白鹰劲松图》,最早宋代就有这个题材的画作传世,是曹漫之请谢稚柳帮画的一幅作品。后来曹漫之和其他老干部相互聊天,就看到了谢老画的《白鹰劲松图》,都来找谢老求画,这个题材一度成为谢老的典型作品面貌。
齐白石 《蛙声十里出山泉》
1951年 127.5cm×33cm 纸本水墨设色
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陈奕名:对,还有家喻户晓的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也是出自老舍先生的“命题创作”,成就了一段佳话。
其实前面我们更多谈到的是中国传统的文人雅集式的交往,据您了解,国外艺术家和藏家之间是什么样的交往?比如莫奈,他画《日出》的时候,甚至没有受到认可,后来他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被发现和推广的?包括印象派这个群体也是一样的。
胡妍妍:现在大收藏家追捧的印象派是诞生在嘲讽之下,或者说争议非常多。莫奈著名的《日出·印象》,被称为是印象派的开山之作。但当时流行的是古典学派,并没有莫奈这种走出去采用外光技法进行绘画,印象派的这种创新,自然遭到主流美术的排斥。莫奈此后也参加了很多艺术展,也并没有被市场和收藏家所追捧。
杜兰特·吕埃尔在其画廊留影
一直到莫奈结识了著名画商杜兰特·吕埃尔,他被称为是印象派的发现者,非常有前瞻性眼光,并且坚定。吕埃尔在一直在支持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画家,举办展览、出版画册,并且不断的向市场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吕埃尔与美国画商们联手举办印象派画展。最终才有了此后印象画派在艺术市场上崛起。嘉德2021年秋拍的莫奈《睡莲池与玫瑰》的第一任藏家正是大名鼎鼎的吕埃尔。
吕埃尔对莫奈市场有多么重要呢?也有一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莫奈一生有2000多幅油画作品,后来因为莫奈自己不满意,毁掉了500多幅,这么算下来,莫奈应该是有1500余幅油画,吕埃尔经手过的就多达1000件,这足以说明莫奈是在经过吕埃尔的推广之后,成为世人景仰和追捧的印象派大家。
陈奕名:这么看来,吕埃尔有点天使投资人,或者说伯乐的角色。
胡妍妍:总结来说,就是要结交艺术家,发现未来之星,参与美术史进程,成为艺术品的“天使投资人”,成为慧眼挑出千里马的伯乐。所以说收藏离我们不远,有很多种方式,唔对故人也好,参与艺术史进程也好,都是吸引我们深入收藏的地方。
陈奕名:的确,收藏可以有很多玩法,也有很多进入契机,深入之后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榜样。但是我要反过来问,对于收藏小白,或是收藏大家来说,收藏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胡妍妍: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收藏首先是无限趣味,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喜欢,而是一个可以贯穿毕生的心头好,能与你相伴一生。
我也想起来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老来才知画有意,可惜时月已无多”,就是到暮年了才发现画画、收藏有很多收益,虽然后半句看起来有些消极,但这正是说明收藏带来的无限乐趣,这可能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
五代·南唐 董源 《潇湘图》卷
绢本设色 纵50厘米 横141.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张大千曾经过手的国宝
再说到张大千,真是特别会“玩”,不仅是大画家,还是大收藏家。所谓“玩”,就是收藏古字画,他非常自信,他说自己的书画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但鉴赏古画是“五百年来第一精鉴人,非我莫属”。张大千太自信了,所以我们看到大风堂的收藏之可观。
但为什么说张大千会“玩”呢?1944年张大千在成都举办轰动一时的《张大千藏古书画展》,张大千一位友人看过展览之后,留言写到“富可敌国,贫无立锥”,张大千也很有趣,看到之后加了八个字,叫“一身是债,满架皆宝”,非常洒脱。
张大千找朋友借钱的信札
十万火急乞援。吉眉、刘先梁孟:索债书如羽檄飞,老夫身已陷重围。乞君十万黄金甲,为我行成护我归。六十一年五月五日,爰。
确实是,后来我们拍卖过张大千信札,其中几封信都是张大千火急火燎找朋友借钱,信封上写个急,再画一个圈,可能是又要买什么东西了,找朋友筹措。张大千这么个性情中人的大画家,一辈子都在收藏,对他来说,就算是负债累累,也要买。这是收藏带给张大千一生的乐趣。
另外,我们是可以生活在收藏品营造出来的美感和氛围中,比如刚才我们说到的雍正供盘,再加上一件柳叶瓷瓶,沏一壶茶,长案上铺陈开来一幅长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体验,以及随之而来对生活的影响。可能你会更加想要去学习,买更多的画册和研究文集等等,相较于一些常用的家具,取而代之的是书架越来越多。
这就是逐步到“收藏有品”的上升,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精进的过程。当在收藏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时候,再回头看来时的路,可能你对当初的收藏已经不感兴趣了,说明你的收藏品味和水平都在提高,这是收藏进阶带来的变化。
陈奕名: 收藏永无止境,并且对生活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胡妍妍:当然收藏带给我们还有一个回报,是经济层面的。比如这次嘉德春拍中的齐白石《嘉耦图》,最早是1999年在嘉德拍卖出去的,2022年再次“回嘉”的一件佳作。非常巧的是,20多年前的那次拍卖,我见到了《嘉耦图》的原收藏家,我还记得看到《嘉耦图》第一眼时的震撼,已经是9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竟然还能创作出如此生机勃勃的作品,真的是被深深打动了。后来我们很幸运获得原藏家的委托,在1999年拍出110万,现场也是掌声雷动。
2022年齐白石《嘉耦图》拍卖现场
后来众所周知,被著名收藏家张宗宪买下,23年后再次回到嘉德,这个价格早已经不是百万元级别的。这是收藏带给我们的经济回报,虽然是无心插柳,但柳成荫。
我们现在翻图录时也会发现,过去拍卖出去的作品很多已经从百万翻倍,甚至到千万元,这不仅是艺术市场的变化,也是中国经济的变化,更是收藏家对于中国文化认识的变化,也说明我们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
著名古董商艾斯肯纳齐与天价鬼谷子下山图罐
讲到这里,我想起来拍卖市场上天价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2005年在伦敦拍出2.3亿元,是当时最贵的中国艺术品。原藏家是一位荷兰人,是他的祖父在北京任职时买的,后来一直摆在家里被用来放DVD光盘,他们家族四代都没有发现其中的艺术价值。但是到了艺术市场中,我觉得市场给到了这只元代青花瓷应有的一个价格。恰恰也是因为这件天价元青花瓷器的现世,引发了学术界和收藏圈对于元青花瓷器有了一次特别深入的回顾。
所以,其实我们也不用掩饰藏品的交易数字,特别是从长久时间维度来看,艺术品收藏也会给我们带来投资回报。尤其是现在这样富裕、安定的时刻,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时候,这些艺术品更加会获得应有的价格。
收藏带给我们最大的回报,实际上是耐心、长期、充满遐想,伴随着失望和希望的过程,同时也是继承学习,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文化之旅。
陈奕名:是,价格是价值的体现。刚才您也谈到从“仓廪实”到“而知荣辱”,其实随着大家生活的改善,会慢慢提高审美要求,对于文化艺术品的认知也越来越广,这个时候自然会客观认识天价藏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市场的不断绵延和发展,也体现了大家对于艺术品本身重视程度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特别想请教您,什么时候是入藏的好机会?老话说也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是不是依然受用?
胡妍妍:感性的说,不用纠结何时何地,一切皆是缘分,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收藏的最佳时机。从长远看,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艺术品收藏永远是不晚的。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如果我们说的现实一些,由于近两年疫情的影响,实际上使得我们原本活跃的艺术市场相对冷清一点。所以从某种意义或者某种判断来说,现在艺术品价格更趋向理智,尤其是涉及到大额资金时,大家也会精打细算。再加上很多人没有办法到现场感受艺术品魅力,种种原因也会导致价格可能会有些回落。所以从这点来说,好像现在趁机入手也不错,这是我非常坦白的和大家分享。
陈奕名:实际来说,大众对于拍卖可能还是会有很多误解,从哪儿开始入手?比如大家会从各种社交平台和媒体上看到,一件作品动辄千万,甚至过亿,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够参与的。如果说拿20万,到底能不能在嘉德拍卖买到心仪的藏品?
胡妍妍:刚才我们谈了很多天价亿元级别的藏品,有点无形中把收藏门槛给提高了的感觉(笑),大家也有些被“吓着”了。其实不用说20万,嘉德拍卖也有很多拍品估价10万以下,分门别类,给大家很多选择。中国书画、油画、瓷器、紫砂、邮品钱币等等,比如中国书画日场的缤纷集,从最终成交来看,其实有50%的作品成交价在10万元级别,这对于藏家来说,在有限的资金配比下,要靠自己的眼光和喜好去挑选了。
拍卖预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收藏学习地
再比如,在嘉德四季和网络拍卖专场中,也有很多无底价,或者估价只有千元级别的作品,大家都可以去一试身手。当然了,大家也可以多去看看预展,和身边朋友们多多交流,在知识储备和财力等方面都准备好了再入场,也不用着急,嘉德每一月都有拍卖会。
陈奕名:还是那句话,缘分到了,自然就会出手了,入场的那一刻就是收藏的最佳时机。2022年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30年,明年也是中国嘉德拍卖30年,这30多年,艺术品价格也越来越公开化和透明。您刚才也提到君子爱物,取之有道,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嘉德和拍卖行也给想要收藏的人提供了一个渠道,让“取之有道”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承载。
胡妍妍:时光荏苒,我从事拍卖工作也30年了。我自己其实在拍卖这份工作中也有很多体会,尤其是我们面对非常多收藏家,我认为收藏的最高境界就是我们反复提到对文化的发掘、再认识和传承,这是通过收藏可以获得的成就感。
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建的龙美术馆
其实也要特别感恩那些回馈社会的收藏家们,在我刚入行的时候,我们是想象不到收藏家可以无私把自己的收藏回馈社会,来做美术馆或是博物馆。但是现在看看遍布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宝龙美术馆、昊美术馆、苏宁艺术馆、和美术馆等等,他们为艺术研究、文化传承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所以我也特别想说,对于收藏这件事来说,没有来得早和来得晚,但我们一定不能缺席。
陈奕名:谢谢,您从收藏家的“有藏、有品、有情、有义”阐释,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到收藏家群体。虽然收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但通过您的分享,也让我们对于收藏有了更多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认识到收藏带给我们的变化。
作者:王林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