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首先感谢合美术馆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缅怀那个思想解放的春天。前一阵子,水天中先生发了一个感慨,他说本以为春天之后是灿烂的夏天,没想到直接就到了冬天。这是我们时代的不幸!不过,不幸之中也有一丝幸运,幸运的是我们经历了80年代的黄金十年,经历过那个思想解放的春天。说到《美术思潮》,我认为它是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同时也是思想解放运动结出的一个硕果。
▲“《美术思潮》的文化价值与历史遗产”研讨会现场
关于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已经有很多人阐释了,我就不再重复,只在这里做一点补充。我认为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实际上是由老中青三代人共同构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许多老干部获得平反重新走上岗位,也跟年轻人一样渴望自由和民主。比如当年美术界的头号“右派”、担任过中央美院院长和中国美协主席的江丰,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曾撰写过许多赞美民主和自由的文章。像江丰这样的人当时还有不少,这是80年代思想解放的大背景。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长沙,跟湖南文艺界的许多前辈有比较深的接触。以湖南为例,80年代湖南是文艺出版的重镇,像朱正、钟叔河等湖南出版界的前辈,过去都是李锐的手下,50年代纷纷被打成“右派”, 80年代平反复出后,他们领导着湖南出版界突破各种禁区,出版了一大批好书。比如《曾国藩全集》、《胡适全集》、《周作人全集》、《沈从文全集》等,最早都是在他们的直接参与下出版的。
前几天我还跟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老社长郑小娟老师聊天,她告诉我湖南美术出版社之所以敢为人先,当年也是得到了朱正、钟叔河等人的支持。因此,80年代郑小娟当社长时,也非常支持李路明、邹建平等年轻一代搞现代艺术。这是一个时代的共识,是80年代思想解放的集体诉求。我由此想到当时全国的美术出版,如果《美术》没有何溶、《美术思潮》没有周韶华、《江苏画刊》没有索菲、《中国美术报》没有张明坦、《画家》没有郑小娟等老一辈在背后的支持,就不会有这些报刊的领异标新。因此,我们谈到思想解放运动,也不能忘记老一辈的贡献。
▲香港《九十年代》介绍两刊一报(复印件)
回到《美术思潮》,刚才皮道坚老师已经总结了《美术思潮》的特点。我认为《美术思潮》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凝聚了中国美术批评家群体。如果说中国的美术批评是兴起于80年代,那么原来的批评话语主要还是由两方面力量构成,即以水天中、刘骁纯、郎绍君、栗宪庭、高名潞等人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群体,以易英、朱青生、周彦、范迪安、殷双喜等人为代表的中央美术学院群体。而《美术思潮》的出现,不仅整合了这两个批评群体,而且还凝聚了其他批评家,从而形成了以湖北批评家为中心的批评方阵。可以说,8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术批评,因为《美术思潮》的出现,而形成了南北相连的三大版块。正是这三大批评版块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支撑,在促进创作和思想繁荣的同时,也为后来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的再次整合打下了基础。
▲“文化创新洪流中的《美术思潮》”展览现场
最后,回到我前面想说的一句话,如果说民国有黄金十年(1927—1937年),那么改革开放后的十年,即1979至1989年,也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的又一个黄金十年。而《美术思潮》正是这个黄金十年凝结而成的一颗闪亮钻石。之所以时过境迁后,这块钻石依然还在今天冉冉生辉,得益于合美术馆的平台,得益于黄立平馆长、鲁虹馆长的支持,也得益于众多批评家和艺术家的坚守。
我就说这些。感谢大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