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Zhenghui Lan, Colliding 4, 68x77 in, Acrylic on Paper Mounted on Canvas, 2022
【编者按:在蓝正辉2023多伦多个展《撞击-大水墨 Colliding》开幕之际,我们获得纽约独立艺评家Yinxia Yang对蓝正辉的最新艺术评论的首发许可,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蓝正辉的艺术作品进行了一次重新审视和阐释】
蓝正辉,生于中国四川,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水墨艺术家之一。他是结构表现性重水墨的开拓者,以其面书写的绘画风格而著称。如何从不同的文化脉络中找寻普遍性的美学结构,成为蓝正辉结构表现性水墨的重点诉求。他的作品被海内外重要私人收藏家、画廊和博物馆收藏。
蓝正辉的结构表现性水墨专注在对表现中的内在结构的把控,也就是所谓的骨鲠的营造。用结构去增强表现力,用表现去活化结构性。这种看似随意,“无道理”可讲的表现方法,是他骨子里的天才的超自然感觉与后天对艺术表现的探索和努力的结果,更是建立在蓝正辉这几十年来,长期对符号结构推演和水墨表现实践的研究基础上。这成就了今天蓝正辉酣畅淋漓,行云流水般的宏大水墨作品,从而让他的作品能向观者传递一种直达心底的能量,成为能直接被观者的神经感知接纳的艺术。用有限的笔墨去表现无限的存在,这是对生命和宇宙探索的一种呈现,是他艺术里最核心的价值所在,也是他结构表现性水墨的创作理念。
中国著名批评家徐虹在《东方欲晓——蓝正辉体量水墨展》的研讨会指出,”他(蓝正辉)从结构上解决了中国水墨抽象怎么画的问题。” 徐老师对蓝正辉老师的评价是精辟准确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绝对不只是局限用他手中的笔去表现人类某个具体的状态,更是要思考如何用抽象的方式,通过笔、墨、纸的有机结合,让作品充满哲思与灵性。在蓝正辉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发现中国千年来古老文化和美学的的影子,更有他孜孜不倦对西方当代结构和符号学的探索和钻研。在他四十多年的探索中,前二十年是他对符号结构的研究,让他积攒推演出数万个独特的关联美感和简约的结构单元。后二十年他巧妙的运用传统的中国水墨表现方式,结合视觉结构规律,创造出具有巨大张力的结构表现性水墨, 成为当代艺术界不可忽略的一种艺术表现风格。这种东西方美学在蓝正辉创作上的撞击和融合,让他脱变成当今全球顶尖的视觉和结构表现的大家。
每次和蓝正辉老师交流,我总觉得他不只是一个艺术家,更是个思想哲人。他认为艺术家是艺术的主人而不是奴仆。艺术是他唯一可以完全被操控的现实, 是表达个人思想、情感和对宇宙万物感知的途径,是一种重建人类美好而应享有的表达的权利、是通向自由以及对社会现实批判和对理想的瞳景与期盼的途径。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不管是有意识的经营还是非理性的偶然,都需要敏锐的悟性、感知力和较为深度的思想,这样才能让艺术创作更本质地去靠近真理、去探索良知和美的根本所在。
蓝正辉进一步指出,一个优秀艺术家手中的画笔,应该受到心灵的驱使,要在艺术创作中创造一种纯粹的能量磁场而不只是简单的复制。这不禁让我想起晚唐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形容》提出的塑造艺术形象的原则和方法 “离形得似”的概念,明确指出创作应不拘泥于形似,而求得神似,以传达事物的内在精神特征。 纵观古代的中国画,寥寥几笔却能展现出无限的想象空间,甚至会恍惚间感受到神秘的力量。在王维的画中,没有季节的界限,只是心理的世界,不然你无法理解王维为何把芭蕉与寒梅画在一起。倪瓒主张画作应注重感情的表达和表现作者“胸中逸气”而不求形似, 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反对刻意求工求形似。显而易见,东方的中国古老美学哲学对蓝正辉创作的影响和启发。
康定斯基在《论点线面》中提出“形态越抽象,它的感染力就越清晰而直接的”。此类理论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蓝正辉对结构表现性的水墨探索走下去的勇气。用最简练的结构去表现最具张力与美感的手法,蓝正辉老师把他命名为“极限和谐”,这是他刚涉猎结构推演早期重心所在。多年以后蓝老师把他的结构推演改名为“线性结构的意味和可能”。蓝正辉在后二十年的表现性重水墨作品中,你可以发现多种古今中外的表达理念的影子: 东方的书法,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视觉构成与色域绘画,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行为艺术与偶发性,甚至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等等。这种跨越多种表现框架的纯粹美学的创作和尝试,让观者无论是什么背景,经历,来自哪里,都能与作品产生情绪的波动,能量的共鸣,和深深的融入感。
所谓“时势造英雄”,而对于蓝正辉来说,也许时势造新作更合适。近三年多来的疫情让蓝正辉一直被困在美国,能自由穿梭的空间丢失了。世界动荡不安,病毒的肆虐,俄乌战争的核威胁,专制权威的复辟,大国之间的冲突。 世界仿佛徐徐放下帷幕,挤压着全人类的正常生存空间。 大环境抑制下的主导,让蓝正辉的画面也变得暗淡。然而,被暗色包围的暗淡中心,他却特意为观者营造了一丝丝透着的希望的空白: 周遭的暗流涌动,衬托出中心的亮白,这种既是封闭的也是开放的的结构表现,让观者与艺术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同时,又给予了他们个体无限联想的可能。
行走在大纸上,融化在时光里,满腔热血与水墨交织在一起。一直以来,蓝正辉老师更象是一个为人类灵魂添加能量的艺术家。在这个大水墨的深处,剧烈涌动着的是充斥在他人生苦旅中的期待和撞击:希望与绝望的交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传统与未来的 冲突,以及翻来覆去的文化反思中的焦灼、彷徨和种种忧患。所有这一切,促使他不断洗涤脑中一切的妄想,过滤世间所有的浮躁,在一笔一画的行走中沉淀出融合了东西方美学的、只属于他的纯粹、 冷逸、决绝而又迥然出尘的结构表现下的水墨传奇。这是他对自我意识的沉淀和积累,也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时代进程的思考,更是他哲学思想的直观感性表现。而留给艺术史学术领域的,也许是如何从蓝正辉几十年来留下的、还有待去整理的文字笔记及数万符号结构,去诠释”结构表现性水墨“这个值得关注的学术新课题。
作者:纽约独立艺评人 Yinxia Yang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