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04-18 19:08
杨骏康是一名身在纽约的建筑设计师。他本科大学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在校的时候他除了是建筑专业总成绩第一之外,同时也收获不同的奖学金与奖项,毕业的时候被颁发了Alpha Rho Chi Medal。借着奖学金的帮助,他随后前往东岸发展,以荣誉毕业生取得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建筑硕士学位。在建筑专业的路途上,他取得了不少被提名和入围的奖项和项目,包括2018年的 Tiny Coffee House Challenge,哈佛设计院的Araldo A. Cossutta Prize,和 DFA 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随后,他的作品:“无功能空间 - 住”,也获得了The Home Competition 2021国际比赛的荣誉奖。
目前杨骏康是森俊子(Toshiko Mori Architect)建筑事务所里的设计师。他在哈佛的时候便开始师承于森俊子,毕业后继续参与其事务所的项目。森俊子除了是哈佛设计学院的第一位女性终身教授,她的事务所更拿过无数国际奖项。除了参与事务所的著名公共项目,包括Brooklyn Public Library, Pier 97 Comfort Station, 和 Whistler Museum 等等之外,杨骏康也担当了多个私人住宅项目的设计师,涉足的地区包括纽约州,缅因州,和日本轻井泽等。
为了深入了解更多不同的环境和空间的互动,杨骏康大学时便开始探索了很多不同地区的建筑可能性。从小在香港长大,本科时更到日本京都和英国剑桥当交换生,了解不同国度的当地文化与建筑的关系。随后,除了在香港的工作经验,他曾在世界著名的日本空间装置艺术事务所 teamLab(东京) 工作,参与了当时的 teamLab Borderless 和在深圳的 Crystal Forest 等项目。确定在纽约发展之前,亦曾在波士顿的 Sasaki,三藩市的 Sidell Pakravan Architects,和洛杉矶的 M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 任职。
1.到访过这么多地方,现在对你来说【建筑】是什么?
杨骏康:建筑的原点是一个根据人体尺度去剖析环境的想法或者装置。我认为欧美的历史和文学促成了他们对建筑定义上的分解: 建筑vs建筑物。而这两个词汇在中华化中是比较融合的,其中从字面上的比较就能理解出西方和中华的差别。【建筑物】是建筑的物件,字面上亦是如此。反过来建筑(architecture)虽然可以追索到拉丁原文的architect “Architéktōn”- 建造者的领袖。但是随着西方的文化发展, architecture (建筑) 和 building (建筑物) 这两个字也逐渐的平衡发展。architecture (建筑) 的意思成为一种广泛的哲学, 成为一种人类对于空间的概念性追求,其中包含的意思也比建筑物 (buildings) 的更为广泛和概括,甚至可以跟建筑物的实物脱钩。
现在的我,认为建筑应该是由概念性的空间和物质实体的建筑物互相平衡牵引着的去发展。一边抽象的,一边逻辑的,去继续探索人类如何从人体尺度的观点去追求对世界环境设计和时代改变更加的贴近。
2. 你的作品:无功能空间 - 住,概念性的探索着人,空间,和居住的关系。那么你觉得生活如何跟建筑画上关系?
杨骏康:在当代世纪里,建筑物已经成为大部分城市的【必然】之一。很多时候,对婴儿甚至儿童来说,建筑物也许跟大自然无异:都是与生俱来便存在的环境。我在香港著名的混泥土森林长大,这种感觉特别强烈。因为从小的居住环境已经是一个成品,正因如此,大多数人往往都不太会主动的参与建筑随后的设计。所以,城市和建筑的继续发展比较像一股不可抗拒的(非)自然力量。
虽然建筑和城市发展往往环绕着人类的生活习惯和趋势改变,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社会已经规范好的建筑和空间概念影响着自己的一套生活模式,并且未必会有机会去思考这一套生活模式的利与弊。大至体育盛事小至我们去买菜的环境,是不是都默默的被一种不自觉的定义牵着走呢?
正因如此,对我来说,生活vs建筑的这个“矛盾”非常有趣,究竟是生活影响建筑还是建筑影响生活?我觉得建筑家都有着一种使命感,希望能够令到更多的人理解自己的生活如何跟建筑画上了关系。这种意识不一定是批判现在的模式,但我认为能够理解到生活的节奏如何跟建筑的结构互相呼应,才更能有意识的去理解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能令到更多人欣赏建筑物和空间的建成的话那就更好:不但明白到每一处光影的背后种种考虑因素,也不会把建筑设计的事务想成理所当然的或者对这种行业带来负面价值的印象。
我的作品就是想借用居住环境的这一个跟大家距离最近的生活建筑作为研究,探索不同居住的可能性:什么是必须的,什么是可协商的的。由不是必须的空间出发,从新暂定这些区域为“无功能”空间,想办法展现一些比较贴近新时代的居住可能性,最后设计成三种不同的无功能空间的居住模式可能性。
3. 随着现代的发展,室内设计跟建筑设计好像划分的越来越明显。从你的经验来说,室内设计跟建筑设计又有着什么样的不同或者类似的地方?
杨骏康:其实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探索空间的一种追求。如果说建筑设计的规模:可以是大至城市设计,机场设计,小至台面设计、平面设计、餐具设计。建筑教育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它的设计理论并不限制于一种啊(规模),但追求的反而是规模化的理论。相反,室内设计,对空间的追求不一定比建筑弱,但无可否认的是它是一种被规模限制的领域,只是针对建筑物的一部分而进行彻底的追求。
我认为室内设计的兴起和从建筑的分割是跟现代主义有着重大关系。虽然以前也是有室内设计,但跟建筑的划分或者没有这么清楚。现代的项目几乎都会把室内的部分割出来,哪怕是同一家公司负责,都常会交予不同的部门负责。因为现代的室内项目都需要一些很特定的知识和经验去满足生活和工作上很多具体的器具和固定装置的要求,而这些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只会变得越来越多。其实,我个人的见解觉得这个现象或多或少是源于历史中二战后家具工业化的兴起相连。
4. 建筑与生活,你的见解是?
杨骏康:建筑是一个实体空间:它的核心是关于创造。不管是图纸,模型,还是实在的建筑物,它是一个围绕着空间规划和形态的框架。被建筑所划分的空间却恰恰相反,它是一个虚体,需要从物理上的不存在去理解它。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这一虚一实相互相乘所带来的影响。而生活其中,亦可以再分为留白的和建设的。就是这样,生活跟建筑是一个无限的轮回,大规模的来说是互相影响着大家的趋势与发展,个人生活来说就是生活与建筑互相磨合、理解、共存。
我所尝试设计的“无功能空间 - 住”当中,就是循着这种建筑与生活的了解,尝试着从新认知来改变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居住模式。
建筑的功能大部分时间可以解读成把空间充分利用、运用,从而令到所设计的区域能够达到百分百的功效。从房地产的角度去思考建筑设计的话这是无可口非的。但是,单单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现代城市空间会容易被无意识的设计成没办法让人喘息的环境。失去了留白的空间就像一条长期被拉得过于绷紧的橡皮条一样,没了灵活性和弹性:看似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可这种慢性窒息的空间与建筑也就不经不觉的压抑着文化生活。
为了避免这个趋势,“无功能空间-住”刻意的把居住环境里实质功能的空间尽可能减少,同时把一些以往可能觉得不必要、无功能的空间提出成必须考虑的因素。目的其实就是希望把居住的生活环境刻意留白,在不太影响现有房地产价值的固定空间里腾空出一些让大家能够透透气空间。为了让虚体空间有进一步发展机会,也把自主权交还到了人与生活手中。
作者:袁颖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