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9月8日,“意笔精微——刘万鸣艺术大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展出艺术家刘万鸣近年来创作的花卉、翎毛走兽、枯木竹石、瓜果杂项、写真素描肖像、书法作品等320余幅,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艺术家刘万鸣的艺术风貌及艺术活动经历。
刘万鸣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作为一位公认的学者型画家,他研究古代中国画论,对事物有着独到的认知和见解。同时他也是一位多面手的艺术家。本次展览是近年来刘万鸣艺术最为全面而立体的呈现。
展览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右)为刘万鸣(左)颁发特聘教授聘书
四大展厅和320余幅作品
本次展览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一楼的四个展厅展开,每个展厅各有侧重:1号和2号展厅展出刘万鸣的代表性作品,那些高度超过3米的巨幅工笔作品尤为引人关注,远看庄严大气,近观细品则严谨精确;3号展厅以小幅写生作品为主,涵盖了刘万鸣从2009年至2013年的写生作品,多以山水、花鸟等日常所见之物为主;4号展厅主要展示了刘万鸣的人物素描和书法作品。
展览现场
刘万鸣以花鸟画著称。他致力于研究探索传统中国绘画艺术,旨在通过作品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意笔精微,刻画细致。秉持生活是创造的源泉,刘万鸣在写生中反复推敲探索,将生活里的一草一木表现得生动鲜活,于日常中发掘出巨大的实力。
天蓬觅诗图 120×33cm 纸本设色 2023年
刘万鸣尤喜画猪,因其少时在农村的经历,对于这个前人很少涉猎的题材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青睐。展览中可以看到多幅画猪图。不但画出了猪的形状和精神,还画出了每个猪不同的特色和性情。一句“天蓬元帅踏秋觅诗”,与图中那只浑圆的猪,形成了既对立又互补的互文关系,只觉得平时肥头大耳的猪也变得“憨态可掬”了。
在4号展厅中,可以看到刘万鸣关于艺术和人生的很多思考:在人物写生作品中记录写生当时的所看所想,在书法《忆事》系列中回味童年的点滴往事,在书法《书论》《艺论》系列中记录下对于书画理论的思考。
人物肖像写真 17.5x16cm 纸本素描 2018年
在现场展出的影像资料中,刘万鸣这样剖析自己:“我在画一些大自然的花花草草、飞鸟飞禽的时候,其实我从它身上感到一种生命,一种灵魂的沟通和交流。最普通的生活,最普通的人身上,你会感到艺术当中最真切的一种感受。”
本次展览主题为“意笔精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在前言中表示,刘万鸣坚持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同时有着独到且高明的艺术探索之路,即一心追求笔法上的“意笔精微”,画境中的“高怀幽致”,当谓借古开今,立时代标程。
刘万鸣的格调与勤奋
展览开幕式上,肖振生、李翔、石齐、姜宝林、吴悦石、潘鲁生、田黎明、庞茂琨、贾广健、朱尽晖、李存友在致辞中,从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文化工作管理者等不同身份的角度,对刘万鸣的画品、人品、学养、治学态度、教育教学成就以及对文化艺术的贡献进行了评价。开幕式结束之后,展览主办方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办了研讨会,就刘万鸣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轨迹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展览期间还将举行多场讲座交流活动。
研讨会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表示,刘万鸣继承和开拓了很多宋画的优良传统,画作中的书卷气和文气成为其作品的突出特点。这源于刘万鸣对传统功夫的钻研,对书法、笔墨诗词等的深刻理解,还有不间断地修炼和下功夫。
作为好朋友的艺术家姜宝林表示,刘万鸣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来是因为天资聪颖,二来是源自他的刻苦努力。身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同时兼任美院教授,刘万鸣一直坚持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中不中断地创作。白天忙于政务,下班之后开始画画,在画室一画就是好几个小时。
猫蝶春酣 70x3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山水写生 17.3x15.8cm绢本水墨 2021年
艺术家吴悦石在致辞中强调了刘万鸣作品的格调之高。一个艺术家的格调,取决于他的眼界、修行和学养。而刘万鸣经过了35年的深耕,终于拥有了如今的面貌。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表示,刘万鸣是当今中国画坛声名卓著的艺术家,在花鸟、山水、人物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创作上深研传统,深入生活,作品呈现出鲜活生动的面貌;同时,刘万鸣也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将教学、创作以及博物馆工作融为一体。此次画展及讲座交流活动对广州美术学院的中国画的教学和创作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刘万鸣:
力求表达我的绘画思想
刘万鸣将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名家心中不同的我》评价为“整个画展中最成功、最有意义的作品”。这件作品集合了26位艺术家朋友们为刘万鸣创作的肖像。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家们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表现手法,每一个“刘万鸣”都各具特色。刘万鸣将这件作品捐赠给广州美术学院。
“本次展览也是一次教学汇报。我力求表达我的绘画思想,而并不是绘画技能。我向观众展示的是,画家观察同一物象、同一形象时所产生的不同认知和不同感受。我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中国画教学中,一切画技、墨迹的产生都是由心而生。”
《名家心中不同的我》,创作者有:石奇、赵建成、唐勇力、田黎明、范扬、闫平、陈孟昕、陈平、王珂、张望、李翔、庞茂琨、方土、许鸿飞、于小东、王晓辉、蔡玉水、范勃、贾广健、刘西洁、朱尽晖、刘明波、李书春、王海滨、于明、廖勤(名字按年龄排序)
刘万鸣希望与广州产生更多的关系,表达了对岭南画派的敬仰之情:“岭南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带,在了解中国美术史特别是上世纪初的美术发展史时,广州是一个重要地标。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都与广州有关,林风眠是广东人,而徐悲鸿和刘海粟两位先生在广东人康有为的绘画思想引领下开辟了中国画的新路径。同时,以高剑父、高奇峰为代表的岭南画派既有革命精神又反映了时代,同时极具兼容性,没有扔掉中国优秀传统,而是巧妙地将东洋和西洋的绘画特点融入其中,这种精神尤为可贵——守护传统的同时又追求创新。我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得到一些启示,让以后的艺术之路走得更宽,更稳。”
3号展厅中的写生作品。从展出作品的创作时间来看,刘万鸣一直保持着持续输出的高产出创作状态。
“刘万鸣先生的为人和艺术正是莘莘学子的典范。”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表示,广州美术学院地处大湾区核心最重要的一个美术和设计高等院校,开放、兼容并蓄一直是广州美术学院重要的基因。此次邀请刘万鸣教授举办艺术大展,并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申博成功之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这对于艺术人才培养特别是当前中国画的教学和创作,以及其他方面都有一个非常好促进作用。
作者:江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