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在路上·2023:中国青年艺术家(媒体艺术)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学术研讨会”开幕

“在路上·2023:中国青年艺术家(剧场艺术)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学术研讨会”即将于2024年3月7日-3月25日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学术研讨会”是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从2013年开始推出的一项持续性的当代青年艺术项目,旨在整理以1970以后青年艺术家为主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发现并讨论此间浮现出来的当代艺术问题。“在路上2023”恰逢“在路上”青年艺术项目的第十届,回首十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俞见清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f7dcbf5a05070c894bfa787cc5eeabbb.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811295cedab94fcff876814b56c99ac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606fefae6267e736f54c101b8ce7561d.png

“在路上”的初衷:关注青年、整理历史,实践美术馆的文化责任

美术馆作为一个面向公众的开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在国家和公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注并培养健康的当代艺术生态,推动当代艺术稳健地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美术馆的文化责任。40余年来,前卫艺术崇尚自由、挑战既有秩序的天性使当代艺术和体制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美术馆也始终在思考如何有效地介入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并在这一进程中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在路上”旨在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有效地整合青年学术资源,实践美术馆的当代文化责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58225d4c9c7a06c64c6f4001eda5827e.png

 “在路上”活动机制:美术馆+青年批评家+青年艺术家

“在路上”是一项青年的事业,除活动的目标群体是青年艺术家及艺术现象外,参与论坛和活动策划的也主要是青年批评家,由此形成了一个青年策展团队+青年艺术家+青年批评家的活动机制,让青年人自己从一种亲历者的视角,近距离地整理、审视、发现、研讨并推动青年艺术的发展,从而也使该项目成为了美术馆和青年艺术家、青年批评家的一项共同的事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423b87757d824149e01b62e5cfbf07b0.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9691f91fd77ee9ef19fcc4f2bbe449a1.png

 “在路上”关注的对象:青年艺术生态+青年批评生态

“在路上”将目标艺术家群体定位在1970年以后已届艺术创作盛期但在史学上尚未得到深入梳理的艺术创作群体。“70后”的史学意义不但在于他们是在历史线性发展的意义上区别于50后、60后的一代,更主要在于他们的整体生态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转折。对于他们而言,艺术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大大加强。资讯的发达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个性和创新不再是创作中刻意追求的效果,而成为与生俱来的艺术精神。科技和社会形态的发展趋势同样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机制、呈现方式,媒体艺术、社区艺术、数字艺术等新的艺术形态不断涌现,艺术小组、实验室、工作坊等新的创作生态应运而生。同样,与20年前相比,当下的批评生态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理论的实践方式在传统的文字阐释之外,更增加了展览呈现这一感性的形式,批评家、策展人与“学术经纪人”的三位一体让批评家拥有了更为自主的批评话语。各种社交平台、自媒体的出现也结束了传统纸质媒体一统天下的单一局面,批评家的学术理念以一种结构式、系统化、抽象理论与具象艺术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9c635bc0de67e20a8c8f017b63654f8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0a8f67da37c80453e29373776d855cdc.png

(四)“在路上”的学术结构:生态观察+展览+学术讨论

“在路上”的活动内容包括提名、出版、展览、学术研讨、网站、微信、微博几个方面,分提名+ 出版,遴选+ 展览,研究+论坛三个步骤依次推进深入,从田野调查到有针对性的研讨,兼顾史学的视野和批评的深度。其中,提名和出版注重内容的文献性,在各媒介领域专家和学术机构的支持下,力求做到客观全面。展览注重实验性,从当下学术批评的热点问题入手,通过展览的呈现展开学术追问和讨论,使展览成为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学术研讨注重学术针对性,凝聚青年批评家的力量,针对当下热点的以及在策展过程中浮现出来的学术问题进行讨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7275819a7987abb3f25ba29e50ea25e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578f9c00be134a801f73323b4ce5370f.png

(五)“在路上”十年历程

2013年-2017年为“在路上”的第一季,从媒介的角度切入,开启传统媒介青年当代艺术的田野调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媒介的拓展性、综合性以及当代艺术发展对于艺术生产机制、存在空间乃至艺术概念本身都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2018年“在路上”结束了以媒介为线索的工作方式,进入第二季。第二季的活动策划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媒介,而是从学术问题本身切入,并以当代理论的热点问题为线索,切入文献的研究和当代艺术问题的探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4c7f7c660847781f9b92a0cb3b73dc7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3ae0f31d4988f849b65006a04bee88ea.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73c50a0c4945d297a1e11e5106d9e00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878f1653af46110fa223d94034507d8f.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cc06487afcd7aa55f93f2ca91ec97535.png

2014年,“在路上”青年水墨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重点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2015年,“在路上”被列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年会重点推广项目,2016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列为常设性学术支持项目。2017年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于2018“香港艺术Basel”期间作为平行展在港展出,扩大了该展览的国际学术影响。期间,基于该项目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每一届都应邀至大连中山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间美术馆、北京798大千当代艺术空间等专业美术机构进行了巡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a665c41ea2ae4d800b3cd1dc1934879d.png

关于“在路上2023”

本届“在路上·剧场”项目是针对近年来,当代艺术创作实践中所共发的一个话题,即“剧场性何为”所展开的话题讨论。希望从泛滥的沉浸式剧场形式语言中,找到“剧场性”特有的本质机制,利用展览的全新叙事方式,“在路上”本次一体,搭建起一个“追问剧场”的问题意识结构,通过连环相扣的追问,将展览所希望讨论的将展览所希望讨论的“三重意义”显形于今日我们所面对的多重现实之中。同期举行的“追问剧场——2023中国青年批评家学术研讨会”也将就“隐匿的遭遇”、“共叙事”、“多重写作”、“缺席的时间”和“间离的新技术”五个层面的具体学术话题展开讨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902f2025379cf6f1d6a6acd5ac010269.png

近年来,当代艺术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媒介越来越综合,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微妙。如果说曾经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态完成了视觉艺术从架上到架下,从墙面到空间的跨越的话,那么社区艺术、剧场艺术等艺术形态则促成了当代艺术从特定的白盒子到社区空间、从万众瞩目的舞台到质朴平凡的生活空间的转换。对于视觉艺术而言,剧场艺术的出现拓宽了艺术语言的表现。而对于表演艺术而言,剧场艺术的出现则让空间的有限与无限、事物的有形与无形、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等话题的反思进入人们的视野。二者在这里殊途同归,并碰撞出很多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那么,剧场艺术让视觉艺术出现了哪些形态上的变化?又如何让一过性的表演艺术以视觉的方式保留下来,开幕式表演的热闹过后,还有哪些值得品味的隐性表演随着舞台装置继续延续呢?这些都让大家对今年的“在路上”充满了期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74301eac224684e2576d18f3932456b2.png

​本届的展览,邀请了曾经荣获雅各年度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的邵斯凡担任开幕式总导演,青年舞蹈家王珈榕进行专场开幕式演出。开幕式活动还包括法国经典戏剧《小王子》片段(由深圳生活戏剧工作坊出演,邵斯凡执导)、现代舞表演新媒体作品《火》(刘毅作品、王珈榕表演者)、声音艺术表演《茫然先生》(桑吉加作品,表演者Cyber Sound Group)即兴肢体表演《隔壁展览:A 类纸、头发、弹力绳》(吴坚作品,表演者吴欣怡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