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对中国画继承与创新的一点思考

  中国的绘画有悠久的历史,从理论到技法有丰富的传统,形成本民族有独特风格的艺术,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画家,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研究并学习杰出的大师而使自己得到训练,都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仅仅靠向大自然索取,向自己心灵深处索取显就是不够的。我们要把前人好的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法“拿过来”,如不这样,完全靠自己的聪明从头摸索,不堪设想定会走多长的弯路。

  杜甫说他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读杜诗确实会感到他创造能力的惊人。杜甫另有诗说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杜甫有深厚的传统功夫与修养。如没有“读书破万卷”的努力,是很难造出惊人语句的。作为学画也是如此,中国历代画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好的经验我们应该接受下来,鲁迅先生说: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鲁迅先生在这里讲了继承传统的重要。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再从头去探索,学画应该从前人留下来的基础理论、基础技法入手,把这些现成的经验,拿过来作为我们的借鉴。

  “继承”、“拿过来”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文艺毕竟没成为新文艺,没有创新,传统对我们将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陈迹。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有不少人也下过苦功,临摹了大量前人作品,就因没有生活、没有创新,只能是从这家抄到那家,是前人笔墨技法的再现,其原因是缺乏生活,缺乏艺术感受,缺乏创新的魄力。其作品自然也就失去其生命力了。

  绘画的目的在于“创新”应“从古人入,从造物出”在艺术上“创新”不能割断历史,“新文艺”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的。中国画的创新不能丢掉,该画种的最基本特点,不能丢掉画种的“个性”前人提出“从古人入”鲁迅先生主张“拿过来”是很有道理的。在学画过程中,确实有一些人“入”进去而“出”不来了,结果就罪责放到了“入”上,这是不恰当的。“吃进生活”才能“吐出艺术”,石鲁先生很有体会:“生活决定精神,画无生活若加工无原料,生活枯竭,画必凋败。”

  作为一个画家,必须有深厚的功底,所谓“功底”是指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功底,一是生活的功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某种角度讲后者较前者的似乎更为重要,因为缺乏生活的功底,就谈不上“创新”,“创新”毕竟是最后的目的。

  画家的作品应力求“传达出人们没有体验过的新的感情”画家永不枯竭的新的情感来自不断地深入生活,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也来自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离开生活“情”与“意”就无从谈起,当然也就不可能做到:“以情求其画”了。“意”的垂练来自于生活感受,画家作画如去掉了“情”与“意”,也就只剩下技法的拼凑了。

  近年来,个人画展日盛,但成功者少,失败者多。其关键不在技法而在于生活,技法如何熟练,笔墨变化再多,如不能做到以情求其画,也会使人觉得幅幅一个样,个人展览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对画家生活功底厚薄的大检验。生活底子不够,就好象得了“贫血”真的成了“有病呻吟”了,使人观后难以引起共鸣,只是感觉乏味。

  例如在山水画的学习过程中,研究“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不能没有师承关系,在继承前人的过程中,教师(导师)起的是桥梁的作用,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法。学生不只获得了古人的好的理论与技法,也取得了教师及年探索而获得的成果,也必然留下了师承的影子。但一个好的教师必然引导学生不局限于一家一派。并引导学生离开自己去“以造化为师”,如果教师只讲画法,今天教这么一个方法,明天教那一个方法,往往一时最见效果。只是到头来于“理”不通就不可能使学生有一个广泛发展余地。不敢有所突破,只是别人笔墨的再现。

  绘画(学画)重在一个“理”字,“理”就是艺术处理规律,至于方法永远也画不尽大自然的变化之妙。“拘法者守家教,不拘法者变门庭。”只有长期地深入生活,陶冶自己性情,做到“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以情求其画”,探索久之,自然会创造出表现自然的新的方法,出现新的面貌。

  总之中国画经千余年的发展,博大精深,举世瞩目。但新时代的我们有责任突破已有的审美程式,努力开拓水墨画的新领域。伟大的传统值得自豪,可以赞美,可以欣赏,可以子孙永保,但不能代替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无数创造的环,边成传统的链。今天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今天的创造就是将来的传统。传统的代表是一群伟大的创造者,而不是因循守旧者。“创新”并非否定传统的价值,也不是故意要作出激进的姿态,强调某种所谓新观念、新技法知识强调了早已存在的事实是必然规律,笔墨应当随时代。

  在传统——借鉴——创新中我们应如何研究传统,着重借鉴哪些东西,我认为应从古代有代表性的大师的典型作品入手,牢牢抓住两点。一着重研究古代大师的“自我”研究他们的艺术观,研究他的表现在代表作品中的精神状态。二着重研究大师的典型作品中高层次艺术规律,从一笔一墨的精微到整体形势构成的处理。当今的世风重形式,形成越完美越导致画的优美与阴柔,艺术上博大的,阴阳的、崇高的则“无形式”,越是无形式,容量就越大,功力度越高,难度也越大。在寻求自我的过程中,走什么路,选取什么题材是由个人条件决定的,但是要扭转制做气、设计气,改变阴柔的世风,急功好利,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深厚的好生活功底,没有宽阔的胸怀,是绝难做到的。艺术无近路,只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能突变,突变是一种断裂,断裂的东风是不能再长河中存在的。

  艺术上的“自我”(创新)必须到源上去求得。前代画家李可染在大自然中抓住逆光构成了自己的程成,石鲁先生抓住了黄土高原,潘天寿先生的雁荡小景画大画,使花鸟画面目一新。傅抱石却抓住一股气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程式。他们对前人都有明显的突破,可以看出艺术上的自我是最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

  从研究传统到“自我”长成必然有这样阶段。

  ①首先学会能听懂古代大师的话。

  ② 通过面向古人“拜师”、“朝圣”虔诚勤奋地学习,艰苦实践(包括研究性心摹手追)能听懂古人“讲经说法”。能明了古人对民族传统文化提出了和造就了诸多的多标准理想精神,要求和实践报告(经验总结)这时你的位置就站高一层,古人成了你的朋友。你可以和古人对话,交流感情。无论从理论和形式,技巧实践方面,与大师们的差距缩短了。审美层次自然得到提高。

  ③当你对传统的研究步入高级阶段时,你就具有“火眼金睛”真知灼见,能透彻地看到传统的精华所在。同时还能发现传统亦非十全十美。石涛所云“过关者自知之”过了关,当然可以寻找“自我”。但不能将“自我”与刻苦修炼和前人传统分割开来。

  艺术创造,首先是观念和意识的改变。老一套的思路,只能产生老一套的作品,为使中国画向多元、丰富多彩的造型世界发展,水墨画(中国画)观念上的突破,创新,我们应该高瞻远瞩。在现代,在世界,开辟出我们中国画的新天地。

  二零零一年五月

作者:旷小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