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年轻时读鲁迅先生的《两地书》,有时会忍不住掩卷失笑。从这位思想巨人的字里行间,我竟读出了先生的小心计,一种不显山露水却赢得“广平兄”芳心的超文字功夫,觉得很有成就感。
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呼吸了太多的谎言,所以养成了怀疑的习惯。对一切被神化的东西,总有一种探究其中真相的冲动。对一切故弄玄虚的高调,总是以能抓住其人的小尾巴为快事。没有恶意,只希望触摸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已。
记得在“美创组期间”,一次在五一饭店与石鲁先生的邂逅。当时他是我们的总顾问,面前摆着几碗散啤酒。廿四岁的我发问很张扬,由先生用红印泥画出的红金鱼,到先生侧锋用笔的题款墨迹;由先生深信的骨相算命到传说中的“空中号脉”;由先生的自我养生到中医、川菜、酒精、激情……一股脑儿的追问和质疑,扰得先生激动了几小时。末了,先生给我了一个结论:“你是个糊涂虫,你倒不开知识界的八卦!”。
如今,我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那种少年气盛和率真,但我仍然认为,诚实地追问是必要的。追问大师、追问经典、也追问流行。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靠人为树立起的偶像和文化概念。在传颂的过程中一再地被人们添盐加醋,光环也越套越多,渐渐地失去了本来的相貌。“国学热”如此,大师如此,那些充满了传奇故事的代表性画家也是如此,值得追问。
王肇民说:“当你站在前辈大师作品面前的时候,首先要有勇气把它从天上拉到地上,放在与你平等的地位上,然后再判断它的高下。实践证明,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大师,并且不是假的”——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气概非凡。值得学画者鉴。
作者:郭北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