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长风行千里 江河万古流——黎雄才国画艺术浅析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黎雄才先生以其独特深厚的笔墨功夫,融通古今,汇贯中西,成功实现以中国山水画技法表现社会现实,超越前人,而使"岭南画派"以崭新面目展现人前,“惊动天地至今传”(宋•吴可《学诗》)。其所认定的“只有走新国画的道路才是最佳选择”并一直沿着这条曲折的道路锐意进取,披荆斩棘,更为后人树立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综观黎老光辉的艺术历程,从其早年受到擅长绘画的父亲黎廷俊的影响,自幼受传统艺术的熏陶;到进入“春睡画院”师从高剑父先生,以“振兴民族文化的远大抱负和‘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的画学主张”为日后艺术理路发展的指归;及至其后,于日本留学的四年,寻找到自身绘画风格创造性的转化契机。丰富跌宕的人生阅历与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使其能“既有师法,又有变通”(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能“继往圣,开来学”(宋•朱熹),最终“成一人之奇,开独造之域”(清•刘开)。

  黎老善于运用强健有力的笔法来挥洒,尤以焦墨、渴笔写生独胜,风格老辣、雄劲;善于把变化多端的笔墨和一套极尽挥洒之意的,建立在个人风格上的笔墨语言来营造出苍茫若“长风行千里”,恢弘如“江河万古流”的艺术效果。观其作画,巨幅素张,悬于高墙,成竹于胸,笔法精妙,急所应急,慢所应慢,或奋笔疾书,或轻描淡写;时而从容不迫,云烟落纸,弄笔如弹丸,随意点染,皆成文章;时而揎拳卷袖,纵横开阖,下笔如急风,顷臾立就。细品其间,可见其中的渊源深广,虽则师从甚多,派不分南北,人不分古今都曾着力研习,但却能“采二子(且引申为古今、中外)之长,成一家之体”(五代•荆浩语)。正是其顽强的艺术个性,使其能建立起仅仅属于自己的画风,从同辈大家的行列中大步走出,而自立于画坛。

  清•王学浩在《山南论画》云:“用墨之法,忽干忽湿,忽浓忽淡,有特然一下处,有渐渐积成处,有淡荡虚无处,有沉浸浓郁处,兼此五者,自然能具五色矣。”其用墨的浑厚华滋,通过层层的积染重叠,积中有破,破中有积,边破边积,微妙地反映出中国古典哲学关于元气学说中“气积而成形”与“气变而有形”这两种成形方式。在他看来,山石草木是天地间日月精深的宇宙元气积叠而成。通过墨色的多层交叠覆盖,使山石呈现出一种班驳苍郁、浑厚的面貌,体现出渗透到山石每一层纹痕和覆盖的肌理之中的,“虽至坚如金石,无所不透”,“细者入无间”的宇宙元气。

  黎老寄情于山水画的创作之上,醉心于表现岭南的水秀山清,其笔下的景色,可说是其对于山川江流、草木清华等生命琴弦的尽情叩响与激情弹奏。其闻名遐迩的“黎家山水黎家松”,更是以一股蓄势多存的大象之象、大气之气回荡于笔墨的顿挫之内、潜移于形制的幻变之中,从而体现出作者阅河山、遍江海、经世史之后,雄浑博大的精神体验。如《冰天策马》一画中,他着意于以笔墨书写来表达雪域景物,极具有浓郁的“挥写”之趣。采用浓墨和赭色的渗化,把寒天的意境带出,通过对旅人的刻画,又使观者感受到他所描绘的不再是荒凉的冬景,而透出冬寒中的丝丝暖意,这大概就是画者坚毅执着个性在作品中的流露。

  黎老在山水一门上的努力,成就了他的“黎家山水”。“黎家山水”多指黎雄才在山水方面的风格。然而,“黎家”一词还含有更广泛的意义。一篇谈及黎雄才门人的文章中,作者以“黎家门下”来形容的他的追随者。而黎老无论对其门人抑或后辈画家从来都是循循善导、“道之以德”(《论语•为政》)。一次,吾等曾代表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到黎老家中拜年,倾听了黎老对我们的教导,受益至今。最后,黎老欣然赠吾等一自书对联,时刻勉励着我们在寂寞艺徒艰苦独行。黎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艺术,又把艺术留给后人,他留下的应该是一种气度、一抹神采、一股风骨、一缕画魂。“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宋•苏轼),黎雄才先生的艺术之树长青。

作者:卜绍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