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关于青花瓷的一封信

  生才老弟如唔:

  顺接惠画及附画册、盘片、欣喜不已……

  对于中国陶瓷艺术之现状,我一直以为,尽管从西方到之“现代陶艺”也由其可以发展的空间。且因为融入当代艺术的观念而别开生面,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但就当前创作状态而言,却是步西方之后尘,亦步亦。创作意识太过薄弱,而最致命者,是与传统的隔绝。因此,在当前最能体现中国陶瓷艺术成就的,应是“画瓷”。而在“画瓷”中,瓷板画因其规整性而缺乏视觉的丰富性;唯有在各种传统的瓷形上的画瓷,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转换性创造”或“创造性转换”。

  中国古代瓷器上的画,鲜有著名画家所为,而几乎都的工匠们程式化的流水作业成品,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工艺品”。而如你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纯粹的,不可复制的,具有唯一性的艺术品。与传统画瓷相比,你的作品有质的飞跃。

  从宣纸到瓷画,绝非简单的搬移,其中因材质的不同,和瓷器烧制工艺的把握,自会在技术工艺上有着极大的难度。另外,因各种瓷形的不同,在构图、设色等绘画因素上也需要作业异于宣纸的布局与构思。但更重要的,也许是在观念和审美上所进补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窍以为,宣纸与瓷是两种不同的材料,故他们的特性也有很大不同(或许釉下彩泥坯的多孔性宣纸尚有相同之处),因此画瓷并非等同于宣纸上的国画的复制,无法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传统绘画技法,而应当针对陶瓷的特性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技艺。换言之,瓷画应追求国画的精致和气韵,但不必刻意复制。你的画瓷作品,给我最大的惊喜和震撼即是对这一新的材料和工艺的精到把握和驾驭,以及在国画和瓷画之间的“度”的掌握恰如其分。即能给人一种既是国画又是瓷画的总体感受,这确是难能可贵的。

  相对于你的釉里红,我更喜欢你的青花。墨分五色,青花亦然。我在你的青花里,看到了你在宣纸作品中的韵致,而且这种丰富性和内敛性居然能在瓷器上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实在令人吃惊和感佩。萨本介先生称其为“逸品”,并不过分。我由衷得祝贺老弟在一个新的领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值得人们额手庆幸。想来你的作品当会在画坛引起关注,产生示范性的影响。

  颇为凑巧的是,近来我正对这种“转换性创造”很有兴趣。去年我见到画家苏笑柏用漆创作的作品,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漆画和偌漆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纯艺术作品。今年初受其之托,我编了一本画册(随信附上),并为他写了一篇文章,,充分肯定了他的这种创新。而你的瓷画恰恰与他有异曲同工之妙。

  艺术总要发展的,发展的路径无非是两种,一是在原有的模式中找到新的因素,在丰富中寻求突破和超越;另一种则是开辟新的领域和样式。两者均极不,而又以后者更为艰难,你的瓷画(还有苏笑柏的漆胶画)当属后者。近些年我也接触了一些到景德镇去“异瓷”的画家,但感到他们多是一种“玩”的心态。老弟不是。从你的作品中分明能感到你是以一种执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将其作为一种追求来对待的,与其他人相比,立判高下,实居不易。未知你是否有进一步的设想?我以为,若能积累到一定数量,择一好的场所,举办一次个展,向社会隆重推出,此当是中国艺术界的一次盛举也!

  信笔此至,拉拉杂杂,还写了不少,再说几句我的境况……

  匆匆即此

顺颂

  艺安

  弟妹处均此不另

龚云表

作者:龚云表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