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家栗子的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是静谧、低沉的画意。若即若离,又几乎悄无声息,就像黑夜里的脚步声。光线透过玻璃窗,却被过滤得只剩下灰、黑、白三色,行走时发出细细的脚步声与轻微的喘息,这些便是你能感觉到的所有。空灵、透明,这样的画面横空出世。但是,我们不能仅将这种“透澈”理解为空气般的虚无,而应将其视作具有可塑性的结构。
我们所面临的是一次认知的过程:画卷徐徐呈现在人面前,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将不会是一次人们料想中完整的认知旅程。
正是这朦胧的认知感,更添栗子作品的魔幻与神秘。在这里,似乎有令人不安的肢体,呈现的正是埃贡•席勒(Egon Schiele)和克里姆特(Klimt)同样非常喜爱的“爱情与死亡”主题。事实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关于“遗忘”、“无意识追寻”等其他主题的沿用,栗子品的中间几年,作家施尼茨勒颇有远见地在他的小说里描绘了不少几近疯狂的场景,同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Freud)也发现了无意识的观念和性生活的重要性。
栗子前期的一些作品以亲吻和拥抱为主题,同样钟爱这个主题的还有克里姆特、席勒和蒙克(Munch)。最具代表性的是这样一个画面:画中的男性生命垂危,就要被一只母螳螂吸走。不像席勒那般偏爱撕裂,她笔下的肢体与爱恨相连,是光滑的,在遗忘之中几乎是无形的、稀薄的甚至是渐渐消逝的。
以森林为背景的作品让人不禁想起蒙德里安(Mondrian)1909的作品《红树》中的树枝和伦勃朗(Rembrandt)灰黑色调的布光手法。这些动物、自然景观又让人联想到那位以纯真、原始风格著称的亨利•卢梭(Henry Rousseu),他就喜欢从巴黎的动物园、植物园中寻找灵感,他的画广受好评,最主要的是因为它们表达了逃离现代世界的愿景,例如,他会故意将锚归为生活的主要元素。
因此,正如卢索的作品一样,在栗子的画作中,每个元素都蕴涵寓意:从折断的树枝到迷雾,从危机四伏的海水再到无舵手的船。在这个年轻有为的艺术家的作品当中,我们会看到,古典女性雕像被拉长并坐落在草地上,或者黑色的钢琴似乎与森林的颜色相混淆——这是梦的世界,是一幅幅形而上学的画作。
显然,这些作品证明了艺术家逃离现代文明的“能耐”,她更多地借助了略带焦虑的暗喻,而不诉诸邪恶、笨重或霸道的形象。因此,我比较倾向于定义她的作品为卢索一类的魔幻现实主义。但是,如果你了解当代文学的话,又会觉得栗子的作品更具古典色彩。
栗子画中的主角几乎都是游荡的幽灵,在寻找另一半的鬼魂,他们冥顽不化,苦苦追寻着一个目标。魂魄应该是透明,肉眼看不见的,但如何表现透明呢?这是个问题。
透明之中,又始终存在“什么是透明、什么是不透明”的问题。不过,这两者实际上是非常接近的概念,因为透明度本身就是渐变的:从“纯透明”、到“空虚”、到“空无”,再到可透光但不定义其轮廓的“半透明”。
栗子画作中的肢体像是覆盖着轻纱,套用埃米尔•左拉(Emile Zolà)的话,这样的场景“总是有厚度,能折射和变换对象”。当然,佐拉原来谈论的只是“极细的灰尘”。
透明是指光可以穿过,是轻逸的。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曾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定义过“轻逸”,他在读者面前特地提起了卢克莱修(Lucrezio)的《物性论》(De Rerum Natura):“这是关于诗歌的第一部伟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有关世界的知识倾向于消解世界的实在性,诱导到对一切无限细小、轻微和机动的因素感受。卢克莱修的出发点是写一篇关于物理世界的诗,但是从一开始他便预告物质是由不可见的粒子组成。他是一位注重物理具体性的诗人,这种具体性见于其永恒不变的实体,然而他首先要告诉我们的是,空虚和实在的物体一样具体。卢克莱修的主要用心在于防止沉重的物质压垮我们。”如今,从建筑到绘画,“轻逸”无处不在。元素是栗子绘画语言的主角,于是外观极具现代感,但微妙的是,人们更愿意像卡尔维诺一样,将之解读为过去的、经典的、从“当前”抽离的作品。其实,从希腊雕塑家菲迪亚斯(Fidia)到“文艺复兴的舞者”波提切利(Botticelli),对透明、轻逸的运用自古以来就比比皆是。
栗子笔下的狮子、马、带面纱的女人,代表的是神圣。它们位于画布上方,清澈透明,扇惑人心,似乎也在挑战观众。它们也像薄薄的刀片,切割开面前的那道地平线。
细心的人总能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你要是对画中的主角将心比心,你会发现,这些灵魂其实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走自己的道路。
栗子的作品是诠释学式的,笔下的主体象征着她的心灵:女人的性感隐藏于面纱之下;狮子具有侵略性,但同时勇敢、笃定,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的力量;抛在陆地上的锚则意味着坚定不移。画中主体在森林中移动,又高又密的树丛,构成楔形,光线从缝隙穿透过来,制胜的个体无不力量强大,自我认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纵有千种表达方式,核心思想终是不变的,这样的特质也弥漫在现实生活的每一处。自我认识是自我激发,是对自己完全的认知,理解到我们接受命运的召唤,而并非为虚无而存在。我们为生活,为理想积极进取、不断尝试、接收反馈、更多的是倾听与理解,这些,都能让我们更好地去触碰爱。
玛莉亚•劳拉•佩瑞莉(Maria Laura Perilli)
作者:玛莉亚•劳拉•佩瑞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