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自从与艺术结缘,“创新”的话题就一直不绝于耳。“传统与继承”的话题也不绝于耳。那年月的艺术家,坐得住,重传统,也流连于书斋和画布之间努力寻找那丁点儿艰难的突破,深感不易。但是经历了80年代那场以全面模仿西方当代艺术为特征的“八五思潮”,中国的艺术家经历了撕裂传统和意识形态束缚的阵阵快感,创新的步伐也就明显地加快。特别到了近年,随着市场效应的放大,千军万马青年学子过独木桥的创新热忱,实现了又一次的“提速”。
曾几何时,急匆匆寻找有别于他人的“自我样式”已经成为众多青年艺术家倾心发力的焦点。自然也伴随了无知、无畏的青春活力和模糊的观念强迫,使人耳目一新,也使人似有所失。
有朋友打趣说:是敞开怀抱去迎接那历经沧桑的老妪,还是去拥抱那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是无法绕开的选择。听上去有趣有理,答案也没有悬念。但这种选择往往也会掩盖关于“创新”的种种误区。
缶翁说:“只恐荆棘丛中行过速”就“创新”论很值得为鉴。
把“创新”当“噱头”,当作“炫”和“High”的代名词,竞相效仿灵魂扭曲的呐喊;把创新看作是走捷径,绕开艰难跋涉的过程乘缆车直达峰顶,并自信饱览了绝地风光;把创新看作是张扬廉价的个性,作出个另类态以期引起关注;把“创新”看作是一个花样翻新的金点子,不再需要技术学层面和学养的支撑,以及把视觉化的作品设为“0”,而把阐释哲理的空间设为“无限”的所谓哲理绘画等等。一切急功近利的浮躁都在偷偷地改变着“创新”的内涵。
艺术发展到了今天,所谓“出新意法度之中”,所谓“适度为美”所谓“美是一种能引起人愉悦情感的事物属性”等经典议论,也许已成为过时的昨日黄花。也许,还会有人坚守。
2013.1.9
作者:郭北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