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寻常之境——井士剑访谈

  井士剑的近期油画作品延续了他禀承多年的艺术创作方法,创作了大量关于自然与人、思索与反观社会的油画作品,突出了他一贯以时间作为轴线的空间演绎,从本世纪初的《江湖二十四小时》到今天的《夏至》、《秋分》、《小满》等对二十四节气的描述,充分反映出他追求时空的本质与时代的脉动。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其艺术创作理论和实践之中一直以雕塑作为载体。在井士剑的谈话中,我们试图了解在今天这样境遇中的艺术家,他们在思考什么?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会回到对井士剑作品的观看。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长期以来,你的创作总是展现一些与时代主流不相符的意义,早在十年前画廊的火热商业氛围红遍大江南北,你却选择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进行个展。今天看来,当年“漫步江湖”、“艺术地理”所追循的艺术源泉,也正是很多艺术家此时所表达的方向。

  井士剑(以下简称“井”):其实那个时期这种表达是很不合时宜的。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执著追寻自己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重返自然是每一个时代都存在的愿望。当然这里所说的重返不是一种复制性的习惯性动作。

  艺:今天你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雕塑作品。传达着某种视觉诉说,但它又是没有声音的,这种表达在作品本体内形成了一个系统,并不断流变和生长。

  井:语言的逻辑是作品内在性格的主要表达途径,只是绝大部分的创作只具有造型的一种直接呈现方式,这种内在力的表达与尺度直接关系到作品本身的格局与品格。

  艺:在你的作品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原始的几何形态的发生和最传统的符号。如:好像就是一个圆柱的基本形态和一些最基本的传统实用美学和宗教美学所关注、运用的图式和符号等。对于每一个观看者,它们意味着什么?

  井:最基本的柱型,关于它的意义与形象,是不言而喻的,只是这种高度的减弱与承接的表达,似乎可以看到崇高返回到平常的自身形态。这种崇高性已成为一种重新的寻常之物,即是抽象的剥离。同时, 这也是一种日常的形态,你不觉得它们就是在炉中点燃和未点燃的蜂窝煤吗?其实,它也有可能也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煤的日常使用形态,艺术作品的单纯形象,往往会在不同的语境中遭遇不同的解读。

  艺:除了你以上的阐述之外,我仍感觉到你作品的这种柱性似乎在控制着什么,也许是什么在控制着这些柱形。从它们最初始的比例关系和最基准的色彩, 甚至于每个个体的自身。它们是必须的吗?而且你的这些作品尺寸也很小。

  井:这是自由的呈现,是自律,当然又不是我赋予它的必须性。作品的尺度不在于尺寸大小,就好比刘禹锡所说的那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2011 年在巴黎大皇宫,我在观看卡普尔的巨大装置作品《海怪》时,它所表达的明确而微妙的气息和非凡的洞察力,使我们重新审视天空和身边日常。“铀”的爆炸力,我相信这种感受是能引发共知的。凝缩与集聚专注力是物内化外造的很重要的一种态度与精神表达。当你面对作品本身时,首先的态度就是淡定。如同今天iphone 的争论一样,这样争论对我们的民族自信很没有好处。对艺术家而言, 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深度。作品不在于大小,在于它自身的生命力、感染力的表现。

  艺:你刚才所提到的最基准的色彩是什么意思, 它在作品中的意义是什么?

  井:在雕塑作品中,我使用了黑色,这是一个态度非常鲜明的色彩,最具有记忆感和坚定的信念感, 同时也是自信力的表达。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以黑颜色创作了一批罂粟系列作品。因为我们今天太现代化了,以至于这种黑色也变得世俗而泛滥了。重新找回每一个色彩的性格,是艺术批判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艺术家个性语言的表达和社会性的特征。

  艺:你的作品中为什么一直呈现出几何化的倾向?

  井:世界的起源与艺术的发生似乎都涉及这样一个课题。直至今天,我仍认为这个课题是非常重要的。几何化是一种以形而上学的手段切入具体生活后的初始认知,它并不是形状的表述,而是一种发生学的边缘性的真实表达。今天我所做的最大限度的几何化再现,就是在单一的统一模式上所做的最大丰富性原则与柔态表达。这里的危险性和挑战性:在于展现现代性的原则如何被消解和再生。我始终认为艺术如果仅仅表达常规的美感和情感的日常使用是不够的,这就是今天学术界与艺术界所关注的日常性课题。我觉得, 寻常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艺:寻常也是我们今天谈话的主题,也是你近期展览的一个名字,能否就这个词汇进一步说明一下。

  井:寻常的命题,是每个人生活的日常境遇,它包含着遵循的规律性和追循的动词使用,是恒性与变幻的同一呈现与存在。正是在这样一种常态下面,我们认知世界与自己,以艺术形式创造与表达这个世界。

  艺:这种寻常路包含了日常存在和艺术家态度的关系?它可能包含了二个方面的含义:一、形而上的; 二、具体的。

  井:是的。前者,形而上的诉求,使我们的作品, 成为有思想的认知批判,它抛开了物质感的诱惑和表像。但是,我们仍要警惕,一种主观形而上学的意思表达,它容易空泛或概念。而真正的形而上学却又返回到物质感和表像。所以艺术家既要对这种表达进行抽离和剥开,又要将其还原到其本然的状态。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话题“寻常” 的引子。回到“日常”追求“寻常”。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