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靳之林:董希文的艺术创作

   近日,讲座“民族化、生命力、大写意、大文化——董希文先生的艺术与艺术教育思想体系领悟”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开讲。主讲人靳之林是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博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主持了讲座,他表示,靳之林先生作为一名曾在董希文先生身边学习工作的学者,以其亲身观察的经历介绍董希文先生的艺术思想及艺术教育思想。

董希文《牧笛》

    董先生通过生活实践理解和感受着生命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生活,同时以生命力本质作为指导思想,再认识生活路线的具体事物,并且应用形象思维寻找生活中他认为最强烈的有生命力的形象,敏锐的抓住他,用充满艺术生命的语言表达他。董先生三次进藏,他那么热爱西藏,对西藏解放后翻身的变化深受触动。但是解放的中国到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董先生选择了西藏,他认为这里翻了身的百万奴隶的充满生命力的豪放、粗犷的性格,以及明朗装饰风的色彩,喜马拉雅山的高原,是最能够形象的概括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巨大生命力的题材。西藏人民的气质、自然面貌和作者自己的情感气质、艺术爱好统一了,主题和内容艺术手法统一了。

董先生说中国艺术的特点是写意,把心理性质上的爽朗、纯朴、抽象的词语加以形象化,把纯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出发,像唱歌一样流露出来,从无理作画,以理作画,达到以情作画的境界,中国画的写意是写意,工笔也是写意。写意可以说是董先生在他实践油画民族化道路上追求的艺术风格的最高理想。

风景画《牧笛》是表现翻身农民幸福劳动的抒情诗一般的风俗画,深远平静的湖面,宁静幸福的绿色调子,用软毛笔画出来的恬静的笔意,交织成幸福宁静的神话意境,作者自己很喜欢这幅画,一切宁静极了,只着听着牧童吹的悦耳的笛声。1962年作者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画的大幅油画《喜马拉雅山颂就》是按照这个原稿放大的。

 

董先生是一位是很内向的人,凡是跟他接触过的人都感觉他文静,平和,诚意待人,严于律己,寡言,工作和生活有条不紊,是个看起来很理智的人,但是所有熟悉他的人都能感觉到他心里面炙热的激情。董先生的一生中,在繁重教学和社会工作之余完成这样优秀的作品,这在我国的油画界很少见的,这和他旺盛的革命精力,惊人的毅力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紧密相关,而这一切来自他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生活激情。董先生对待每一幅创作都是极其严肃认真的,从阅读文件资料到深入生活直接体验,画大量的写生素材,使他每一幅创作都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每一个细节都是有根有据的,都是经得起推敲的,这是他浪漫主义风格的现实主义基础。他反复勾划草图,反复征求别人的意见,不成熟绝不动笔,但是一经动笔就一气呵成,从来没有一幅创作上了画布以后拖拖拉拉多少个月,甚至多少年才完成,他完成每幅创作,都像战士经历一场激烈的战斗一样,全神贯注,身临其境,不知疲倦,废寝忘食,倾尽心血日以继夜的连续奋战,全力以赴的完成任务。他说创作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和思维连贯性,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时间精力分散,往往一再中断回头再去搞时又得重新想起,这样既浪费时间,作品的效果又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