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09 17:19
“画影之间:张恩利×杜可风”开幕式合照
左起:叶晓薇、乐大豆、杜可风、张恩利、赖任辰
开幕式现场:震旦集团董事赖任辰
2015年6月9日,“画影之间:张恩利×杜可风”展在上海震旦博物馆开幕。这是澳洲籍摄影师杜可风和上海艺术家张恩利的首次艺术创作联展,展览将杜可风个人的影像作品、张恩利的“空间绘画”装置,以及二人互动联手创作,在博物馆内外一同展演。
开幕式现场:艺术家杜可风(左)、 艺术家张恩利(右)
开幕式现场:策展人叶晓薇(左)、策展人乐大豆(右)
展览由叶晓薇女士和乐大豆先生共同策划。两位艺术家的背景、创作领域不同,风格迥异,但是他们有着同样敏感的直觉和对事物的痴迷。透过他们的视界和姿态,展览呈现出一种可触碰且变幻的光与影。提到本次展览的办展初衷,策展人乐大豆说:“我们想要以动态影像呈现当代艺术,杜可风是不二人选。而张恩利的作品非常安静,尽显绘画性。两位艺术家联展前,他们并未见过彼此,经过沟通后,他们呈现超出我们预计的作品形态:张恩利的装置很有力量感,而杜可风则带来很多拼贴的作品,非常细腻。”
“画影之间:张恩利×杜可风”展览现场
作品选择上,本次展览选取了两位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展览深度解析杜可风在创作历程中标志性的摄影语言与符号,如晃动不定的镜头、不规则的画面构图,以及冷艳独特的色调运用等。策展人叶晓薇说:“杜可风是我很好的朋友。在做展览之前,我们都认为他摇晃的镜头是非常有个人风格的语言,但这个展览流露出他非常细腻的一面。在创作影像和电影之外,杜可风一直创作拼贴作品,本次仅展出一部分拼贴。”
张恩利作品《空房间》内部
观影区,由杜可风俯拍的影像新作被放置在地上
另一方面,张恩利为本次展览度身创作了作品《空房间》,该作品拉开了本次跨界展的序幕。这件作品由纸板箱搭建而成,约200平米,张恩利以“漂泊的纸箱”为概念,以此寓指迁徙中的不安定与无奈之感。空间内部放置着一些家具,杜可风的影像作品呈现在桌面上,诸如《我爱的人》和一系列张恩利创作时的记录影像。另外,空间内部设有一间观影区域,地面上放置杜可风俯拍张恩利创作过程的影像。镜头中,张恩利踱步、挥洒、思索。
张恩利作品《空房间》
而《空房间》的四周,张恩利的窗贴作品为整个空间包裹上了强烈的气场,营造出郁郁葱葱、树影斑驳的自然环境氛围,与人工大理石的人造空间形成鲜明对比。随着一天中自然光线的变化,窗贴让空间内呈现出不断变换的光影效果。
对于本次联展,两位艺术家在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分别表示了自己的观点。杜可风介绍:“这个展览的过程,也是我认识张恩利的过程,原本我准备了一部分自己的作品,不过最后,我和张恩利一起合作了一部分作品。这是很有趣的。我在上海拍了很多戏,捕捉了我对上海的情感,而这个展览是我在上海对外公开的新分享。”而张恩利补充道:“两个人的跨界展,应该成为1+1=2的结果,我和杜可风先生都经历了很多创作历程,我不认同两个人的作品会掩盖彼此的个性,我们两人的作品都很坚决。”
张恩利最新绘画作品
张恩利最新绘画作品与博物馆常设展交相辉映
除《空房间》区域,张恩利和杜可风的作品分别展示在博物馆的几层空间中,与博物馆常设展的作品交相辉映。对此,策展人乐大豆告诉雅昌艺术网:“为了配合博物馆原先展示古器物的特色,两位艺术家也带来相应的作品,比如张恩利的绳子系列好似丝绸之路,与展厅内的唐朝时期作品融合一起;杜可风则将他的拼贴画展示在一处展墙上,像是一个电影,讲述着连续性的故事。”
展览现场杜可风的影像作品
杜可风影像作品
杜可风的拼贴作品流露着电影式的连续性
对于创作拼贴作品的初衷,杜可风表示:“拼贴作品是我制作电影之外的兴趣,每次在外工作感觉很累的时候,我抵达酒店,把杂志中的内容剪下来做成作品,是一种减压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期间,包含英国“前卫女王”蒂尔达·斯文顿出镜的影像作品《外滩》被特别安置在震旦博物馆馆内五楼的空间以及震旦国际大楼的LED大屏幕上,作为杜可风对于上海独特理解的呈现,这是《外滩》首次在华展出。
据悉,展览持续至8月30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彭菲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