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陈孝信先生,刚才几位的发言非常精彩,特别是大家的介绍,实际上我跟他以前有过好几次见面,对于他的父辈,因为我教中国美术史的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出生在这样一个传统绘画世家,他自己的艺术呈现出这样一个现、当代的面貌,本身就很有传奇的味道。
这次陈孝信先生邀请我来参加蔡小华的个展和研讨会,我对你现在这样的艺术面貌应该说是感觉非常新鲜。
现场的感觉与画册给我的印象反差太大,没有想到出现了这样一个“蔡小华”。今天早上看了你的画时间比较充裕,先谈谈我看画的很直观的视觉感受:
第一排的画首先给我的感觉是“沉静”,“内敛”,让我进到了一种很静谧、很诗意的境界。原来我想大色域的绘画看上去很简单,中国好像还没有什么人这样画,怎么谈这样的绘画,是一个问题。
刚才策展人夏可君对你的艺术有了很细致的艺术语言上的分析,陈孝信老师也对你艺术演变的几个阶段都做了一些分析,他们都分析得很详尽,对照你以前的作品看,我相信我的会感受更充分、更真实。我现在只谈谈我今天的感受,谈我对你的艺术的一些认识。
非常同意刚才几位的发言,你的绘画是对西方绘画的极简主义、大色域绘画的一种超越,毫无疑问是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是怎么形成的?就你的艺术语言上来说有几点,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来关注或者是讨论的。
第一,你让大色域绘画具有了一种丰富性,这种丰富性,刚才夏可君分析的很深入,你的那种色点,色彩的斑点的累积和叠加,这样一种大色域绘画的丰富性是以前没有的,它们能够给我那样一种沉静、内敛的感觉,静谧、幽远的感觉,我想是这种“丰富性”造成的,如果简单的单纯的一块平涂的颜色绝对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想今天王天兵先生邀请了一些漆艺家来,跟这个有关系。因为我从90年代中期关注“实验水墨”,到新世纪后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一直关注“大漆”艺术的现代转换,关注水墨和大漆,包括一部分陶瓷这种媒介的“现代转换”。你的作品给我的视觉感受,包括心理感受和大漆艺术给我的感受是非常相通的。这种相通就是你对肌理、质感、物性有充分的发挥,这种让材料本身说话的艺术手法,和大漆艺术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大漆是东方民族特有的艺术媒介,像水墨也是我们的媒介一样,采用什么媒介,跟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艺术思考、看世界的方式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点上蔡小华有了很好的发挥。
大漆艺术重手工性,虽然蔡小华是用喷枪作画,但是给我的感觉是他的作品也与漆艺制作一样用了很长的时间慢慢地让它形成的。我觉得他的绘画是艺术家的生命体验过程,他的绘画过程就是他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作品是他生命体验过程的一种直接记录或者说是一种呈现,所以它们能够打动人,让人感觉到他的生命的投入。
第二是材料物性所承载的精神性的内容,这一点我留待最后专门讲。
还有一点,他的色彩的丰富性,他用这种手法做出了很多我们以前没有想到的“色彩”,没有见过的色彩,或者见过被忽略的色彩。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颜色给我一种新鲜感,我以前没有见到,这也是一种“视觉上的创造”,这种颜色的形成方式是与印象派修拉他们那些人的点彩画法有关联,但是你的色点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超越,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超越。
三点:第一是大色域绘画的丰富性;第二是肌理、质感、物性作为语言要素的运用,我觉得是非常成功的,很独到地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容;再一个是色彩和色调的创造,一种新鲜感,创造了很多以前没有的,或者说是以前我们没有注意到奇妙的色彩,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我想就是这三点。
陈孝信老师讲到“文化语境”的关系,“上下文”的关系,最后我想说说我们怎么来分析蔡小华这样一个艺术家,他的艺术行为、生活方式和艺术创作方式与我们的大语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这样一个文化语境之中他的艺术有什么样的意义,我想谈两方面:
第一,刚才也谈到了,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物质化的时代,非常追求效益、功利的时代,忘了沉思、冥想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你老是拼命往前赶你的终点是什么?今天我们不太考虑、不太有什么能让我们考虑生活和生命的意义,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化语境。刚才他谈到了“虚薄”,去年陈孝信先生在南京做了一个展览叫“游心虚淡”,这是这个时代很多艺术家的一种追求和一种体验,他们要把这种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艺术上有共通性,这就是这个时代文化语境中艺术家的发声。我认为艺术家是我们这个人群中最敏感的那一部分人,只有敏感的人才能成为艺术家,他们能够最先感知到我们没有感知到的东西,他们最先感知到我们深层的困惑,把这种困惑表达出来,蔡小华的大色域绘画就是这一文化语境中的一种独到的艺术表达。
第二,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在本土文化的滋养下、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自然而然我们的艺术创作就会处在一个本土和全球化的“张力关系”之中,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语境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蔡小华这样一种艺术创作恰恰就是这个文化语境之中一个艺术家很真实的发自内心的一种表达。他向我们提示一种“生活态度”,在他的作品里我们能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安顿,我想艺术家本人也是这样,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做的事情是真正有意义的吗?这就是蔡小华的意义。
刚才天兵讲到“东方精神”,张熹不同意把东西方对立起来,不对立是对的,我们要破除以前的二元对立,但是实际上东西方确实有差异性存在,比如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处理都是不一样的。在小华的作品里面很自然地有一种“东方文化的精神”,我们谈水墨画,就要谈“水墨性”、“水墨精神”、“水墨方式”。水墨画是一个符号,是一个象征,不简单是宣纸、毛笔和水墨,就这个意义上说蔡小华的作品里面有“水墨精神”,这个“水墨精神”是东方的哲学精神、东方的文化精神,它代表了东方人如何去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他人的关系,或者说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每个人如何自处,从这一层面上说蔡小华作品所唤起的文化感觉就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提示。
最后谈一点跟你(指夏可君)的“虚薄”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蔡小华和田卫上海的那个展览,是不一样的,你说他们是“虚薄”可以,蔡小华的作品还不是虚薄。他的作品就文化精神内涵、就材质的运用而言还是有区别的,小华的作品给我的感觉让我想到孟子的一句话“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谢谢大家!
夏可君:我说“虚薄”是表面看起来是虚和薄,实际上要实和厚,要反转,特别是有话要画虚薄更难。
皮道坚:没有高低的区别,虚薄是一种艺术表现和一种艺术境界,刚刚我讲中国人是不同的,有差异性的。
夏可君:下次专门讨论。
作者:皮道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