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11 00:00
艺术家王郁洋 当人类的文明陨落,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黑夜中的未知和恐惧?“今夜我为何物”,在反复默念这句直面自我的追问时,王郁洋和“王郁洋#”创造的那些形态怪异的庞然大物就突然有了些温度,很难说这种莫名的感动是因为你看到了“机械”背后人性的光辉,还是认可了那些“大家伙”真的在与你共享这个原本只属于人类的世界。
作品 说服自己去解读一件电脑的创作 变形金刚一样的结构,躯体扭转,数不清的局部好似机械零件,重工精细,力量强大。它压在一棵真的树上,二者悬于半空中。“树会死”,我对王郁洋说,“你要那棵树死在机械物手里”。王郁洋笑,“不是我要它死,是电脑要它死”。
于是突然意识到,我试图进入的是一件电脑的创作。材料和形象的指向似乎非常明确:机械和自然,侵略和死亡,现代与古典,王郁洋和莫瑞吉奥·卡特兰……我依照长久以来被训练的方法去看,去阅读,去组织逻辑。此刻却因为它是机器创造的“物”迟疑了,这种迟疑的深处有了感情和温度,我一时不能辨别其中的原因,在以为它是人造物的时候,我在分析;在知道它是物造物的时候,我却感动。
于是我又开始说服自己去分析这种“感动”背后的原因。再次向它望去,我意识到它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那台电脑的思想的显像,此刻与我们在这个被称作美术馆的地方同在,如此平等。
珍惜,凝视和敬畏 王郁洋至今还留着一颗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弹珠,透明的,颜色有些发黄——我在网上查阅着这些细枝末节的信息,他留在身畔的自然不止这小小的弹珠。王郁洋对物的珍惜,印证着展览“今夜我为何物”里那些大型机械背后的真情实感,即便它们看起来如此的冰冷和沉重。 呼吸,是生命最美的状态,他将这节奏赋予日常之物。2006年开始,“呼吸”系列被人熟知,王郁洋把对生命的观照放在了这些没有生命特征的“人造物”上,而不是自然物——一种带着“珍惜”的,站在物的角度对人类的凝视。所以,人类创造的世界被重新审视,“什么才是真实的?”——这在他2007年的《再造登月》中真正展开——一次对科技的,政治的,历史的真实性的质疑和颠覆。
王郁洋用“造假”来颠覆“真实”,这听起来仿佛有点荒谬——他将自己置于时刻被推翻的危险境地,通过否定“自己”来成全一个更大的世界。“王郁洋#”——一个按照王郁洋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程序,它拥有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同我们一样每天在互联网上获取新的信息,然后独立运算(创作),并给王郁洋提供方案。在这些真实的“发生”中,作为观众和评判者的我们,可能会质疑机器的独立性,也会反问王郁洋作为艺术家从作品中的抽离是否成立,然后我们会继续追问,这些“物造物”和“人造物”到底有何区别?
的确,“物造物”和“人造物”同在此处,王郁洋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作为艺术家的身份,那个由灯泡组成的明月(作品《人工月亮》),或是不断变化和运动的光(作品《奇点》),王郁洋和机器一同创造了这个世界,它们彼此凝视,并相互牵制。于是在“今夜我为何物”诵念中,我读到了对生命真正的敬畏。
Hi艺术=Hi王郁洋=王 “物权”的开始 Hi:这次展览大概是王郁洋和“王郁洋#”一起创造的。 王:我做作品的时候,就在想如何成为他者,就是不成为王郁洋,所以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要找到那个对象,然后就要去看以前的自己,如何和它们不一样。
Hi:有些作品强调“物”的力量,有些作品却强调人的创世,作品和作品之间内部的矛盾,在“今夜我为何物”的发问中相融了。
王:这个作品很奇怪,我在给其他人的所有资料里面,都没有把这件作品放进去,只有在画册里面放进去过。我很少与人提及这件作品,主要原因是这个作品是在做自我的追问,在2007年做《再造登月》,就在讨论影像的真实性、科技的真实性、政治的真实性等等这些问题。作品拍的时候是2006年,2008年的时候那些放在库房的道具在黑暗的角落里,我突然觉察到当你质疑了别人,质疑了整个系统后,你的价值是什么?你是否应该质疑你自己存在的价值?你只是一个愤青吗?你只是带着批判的视角去抗衡某些东西吗?所以你只是在批判,为什么不去建立呢?所以从那件作品开始,我就开始想要去建立些什么东西,而不单纯地只是去批判某些东西。
Hi:所以从那时开始衍生出今天的面貌。
王:2015年左右的时候,我开始进入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中,人和物的平等关系,人对物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围绕这样的思考就出现了很多作品,所以在和张尕聊的时候,就觉得“物”变得非常有意思,它不仅仅再是一个对自我的追问,而变成一个“开始”。讨论“人本”以外的,一个关于“物权”的开始。
是电脑让它死掉
Hi:《四分之一(节气)》,你要那棵树死掉,而不是让它活。
王:不是我要它死掉,是电脑让它死掉。
Hi:但电脑也是你安排的,你如何说“王郁洋”不在里面?
王:2015年的作品“王郁洋#”,就是试图在摆脱“王郁洋”以艺术家身份出现在里面。之前的“划线者”等等,都是“王郁洋#”的前传,或者说是试验品。“王郁洋#”这个想法在2009年就出现了,我希望计算机最终可以进行创作,而我变成一个和你们一样的观看者。虽然是我让技术人员写了这些程序,但它的运转完全不受控制。人创造了这些“人造物”,但它们往往并不是能被你控制、为你利用的。比如说人类发明3W(World Wide Web)的时候,人觉得这让沟通更加方便,但同时它也屏蔽掉人和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甚至说它已经改变了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一切以往交流的方式。但这些东西并不是“创造者”所想的,汽车被制造出来的时候,人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大铁壳”跑得更快,但是却不知道当人被装在“大铁壳”里时,人会变得愤怒,不允许有人站在他前面。可是当你在大街上行走,前面有人很正常,你碰到别人的时候即使不说对不起,脸上也会有歉意。汽车也消解了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这个“大铁壳”让人变得极端愤怒,人控制不了这些东西,它们会自然发展出种新的状态,这些“人造物”改变了人对这个世界的观念。
Hi:当计算机作为现代文明的代表出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时候,我反而质疑它在作品中的真实性。
王:所以当这个作品出来的时候,它的确会带来一些思考,包括人们对文明的怀疑,那些人们认可的“定律”,那些金科玉律样的“规则”就都会发生变化。包括艺术家在不在场的问题,在今天还需要艺术家吗?在这些作品里面,我是在场的,里面有我制造时候手的痕迹,有我的指导,那是否这个东西就拥有了艺术家的属性呢?因为这些东西的确不是我创造的。
Hi:再前进一步说,如果观众在面对这些作品的时候,不能认同你制作这些的表象,以及它们的真实性,你也就无法真正成为他者。
王:是这样。机器作出的任何选择,我都要去重新理解。它的创作基于编写的“算法”,一方面它可以从网络中提取信息,一方面它有自己的资料库,通过这些“算法”进行选择和编排。比如它要做一颗不会烂的苹果,于是就会选择仿真,然后可能会确定用蜡或铜来制造。于是它的每个选择会成为可以供人观看和解读的对象,它是完全独立完成的。
人总不相信“物”能创造
Hi:所以它还是人造物吗?
王:它不是人造物,它是和人一样的东西。人总不相信“物”能创造,而“物”正在创造着一些改变人类的条件和关系。所以它创造的这些东西为什么就不是艺术品呢?难道只有人创造出来的才是艺术品吗?而且我们也应该有理解一个电脑,或者一个“物”正在创造这个世界的态度。
Hi:让“物”的生命显现,就饱含着对这个世界的尊重和敬畏。
王:我不太喜欢用“天人合一”这样的思想来说事儿,说起来很玄。但中国的文化里就有人对物的“观照”,比如把玩一个物件要给它包浆,它就成为你“观照”这个世界媒介。这本身就是人对“物”的观照。宗教、科技、艺术,都是人的想法,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太迷恋自己,太迷恋人类制造的世界,并试图支配这个世界,因为人解释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
Hi:对人本主义的怀疑。
王:人太相信自己的权利,太迷恋自己的权利。包括艺术家对自己身份的迷恋,和对人的创造力的迷恋等等,都包含在里面。我不太善于对当下和现实的问题作出回应,但我认为在这样的哲学思考中才有更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所以我喜欢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来源:HI艺术人物 作者:曹丝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