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桃花源》的慈善拍卖效应与伊卡洛斯的翅膀

2015-10-09 09:10

  马云与曾梵志在《桃花源》前合影

  素人艺术近年来在全球艺术界被大力发掘,非职业的、未经专业训练的创作者常常被称为素人艺术家,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百科宫殿”聚焦的就是全球各地的素人艺术家,但非职业艺术家的边界和概念在10月4日的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中被再次颠覆。

  马云与曾梵志合作的《桃花源》以4220万港元的成交价紧随草间弥生的《No. RED B》(成交价5452万港元)与吴冠中的《小桃红》(成交价4444万港元),位列当晚拍卖结果的第三位,此件拍品的收入将拨捐到马云参与创立的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这并不是马云的作品首次被拍卖,2013年12月,马云自创的“马体墨宝”在 “淘宝官方拍卖”上拍出了242万余元。这位中国互联网领军人物这次选择的是油画:“第一次画画,与梵志一起画画,我深感荣幸,这也是我第一次用油画画画,感觉挺好。”

  非艺术专业出身的马云第一次创作的油画带来的高价,显然不能被看作是素人艺术在艺术市场的胜利,《金融时报》艺术市场专栏作家Georgina Adam在谈到此次拍卖的结果时表示,马云与曾梵志的合作带来的高价并不让人感到惊讶,“慈善拍卖”、“名人效应”才是轰动效应的核心,比如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基金会(The Leonardo Dicaprio Foundation)与佳士得纽约在2013年合作的“11小时”专场慈善拍卖,有13位艺术家的个人拍卖纪录被打破,这场惊动国际艺术市场的慈善拍卖也包括拍得了500万美元的曾梵志的作品《The Tiger》。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基金会(The Leonardo Dicaprio Foundation)在2013年与佳士得合作举办了“11小时”专场慈善拍卖

  电影明星、企业家或者政治家等社会名流发起的以慈善为名的艺术拍卖并非新闻,小布什、鲍勃·迪伦也曾以业余者的身份创作并拍卖了自己的作品,但并没有多大的社会轰动效应,像马云这样初次画油画就在拍卖市场上获得了令人惊讶的高价,Georgina Adam说,在西方还没有类似的现象。

  《桃花源》在拍卖现场获得了来自买家的高调反馈,这件作品在13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加价,最后以4220万港元成交,买家钱峰雷现任环球国际控股(香港)公司董事长,据《南华早报》报道,钱峰雷在此类慈善拍卖中甚为活跃,此前亦在“嫣然基金”2013年慈善拍卖会上以3000万港元投得油画《望月》。

  马云的《桃花源》被追捧所依赖的显然不是当代艺术目前的市场整体背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近年进入调整期,尤其春拍以来进一步陷入低落局面,邦翰斯 10月3日的现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中,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在内的全球88件现当代艺术拍品上拍,最终只有36件作品成交。苏富比10月4日的亚洲现当代艺术夜拍中,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也是市场表现平平。

  马云带来的“惊奇”能“打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低潮吗?曾梵志与马云合作的这幅画作甚至超过他本人的作品在当晚的市场表现,他的《无题10-1-2》以略高于估价的1448万港元成交,估价为2500万-3500万港元的《自画像》最终流拍。

  在10月4日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夜场拍卖,曾梵志的这幅《自画像》遭遇流拍

  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调整想必并不会因为马云的《桃花源》而改变,这个市场正在经历泡沫被挤掉的过程,慈善拍卖也不会改变艺术市场自有其起落的行业规律。

  这幅马云首次拿起画笔的《桃花源》的高价成交显然不符合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走势,如果说之前的淘宝拍卖还有玩票的性质,此次国际拍卖行的秋季大拍则让《桃花源》得到了国际艺术拍卖的信用加持,更让彭博通讯社、《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国际财经媒体的普遍聚焦,国际财经媒体对此消息的报道也多集中在这位中国第二富有的企业家与亚洲在世艺术家最高拍卖纪录保持者曾梵志的合作上,而来自中国艺术界的普遍沉默,似乎可以被解读为对艺术市场价值乃至价格遭到挑战的费解。

  慈善拍卖与名人效应连带产生的不可复制的“影响力经济”,使艺术本身的角色变的非常模糊,一位不愿具名的艺术专业人士提到,马云并非来自社会边缘的 “素人”艺术家,以他的影响力获得的社会与市场反馈,已经超出了艺术创作以及艺术市场讨论的范畴,也让艺术在慈善拍卖的轰动效应中难以定位。如果拍卖款项是用作慈善,捐款本可以直接给到基金会。在以慈善拍卖制造的社会轰动效应之中,艺术被作为营销话题而运用,财经领域的高光与艺术界的尴尬反差强烈。

  《华尔街日报》记者顾蔚的个人公众微信号中,更以《马云是怎样在艺术品市场点石成金的》为题将马云此次的拍卖结果对比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低落成交,而当一个社会名流的“影响力”足以“点石成金”时,值得引起关注的或许不是这篇文章提到的营销手段,在赢得轰动社会效应时,影响力的社会导向与权力的作用机制更值得深思。

  这场事前张扬的慈善拍卖释放的信息是,当社会影响力巨大的非专业作品与专业艺术家同时出场时,价格的天平完全倒向了社会影响力更大的一方。如果艺术市场按照这样的影响力经济来操作,行业本身的专业规则还需要被尊重吗?

  马云与曾梵志是经历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的同代人,香港更见证了曾梵志一步步获得国际认知的过程。在这里,他的作品1993年最早被汉雅轩介绍到海外,2013年苏富比秋拍中他的《最后的晚餐》以1.8044亿港元成交,创造了在世亚洲艺术家的拍卖纪录。在这座金融城市,曾梵志的名字被熟知更多是这类拍卖纪录,但他最初的起步,却来自三十多年前以反建制、反权威为出发点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艺术界由此开始接纳破墙而出的中国当代艺术,他受到广泛艺术认可的《协和医院》、《面具系列》也没有离开这样的时代背景、问题意识与自我审视。

  曾梵志作品《最后的晚餐》曾以1.8044亿港元的成交价,创造了在世亚洲艺术家的拍卖纪录

  以互联网打破传统商业的封闭,也是马云从艰难创业通往中国经济核心地带经过的路径。处在今日的社会中心位置,从挑战主流体制出发的当代艺术家与互联网企业家,他们曾经憧憬的应当不是建立封闭的权力机制,建立更专业更受社会尊重的行业规则,也是当代艺术和互联网这两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新兴行业的普遍追求。由此,在成为新的社会主流时,慎用今日取得的专业地位、话语权与社会影响力,或许比当初从旧传统中突围,需要更深的省视与更大的勇气。

  在社会权力循环中,“点石成金”并不是什么神话,在体制内进行权力寻租的传统书画交易,诸多非专业选手的题词题字带来的权金流动所散发的腐朽气味,这样中国特色的艺术交易离我们并不远。

  在希腊神话里,以蜡和羽毛造翅膀飞向太阳的伊卡洛斯,在不断接近太阳的过程中,最终双翼上的蜡被太阳融化而跌落,有一种说法是,伊卡洛斯向往的太阳的光芒,是看上去无所不能的权力发出的诱惑。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作者:叶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