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张雪瑞 天边一朵云

2015-10-24 00:00

  艺术家张雪瑞

  抬头望天,一朵云,千种白色。转瞬即逝的景象在感觉里发酵,流动于细小的神经上。这是张雪瑞的绘画,那些安静的格子,情绪克制的格子,变幻万千的格子,看不尽的格子。

  《六百二十五》 250×250cm 布面丙烯 2010

  一边是尺度,一边是温度 走进艺术家的工作室,就像走进他们的大脑。看房间的布置,工具的摆放,或是养了什么宠物,抑或是花花草草——一切都是这个人和这个人的艺术。看过太多工作室,通常在门口就能嗅到一个人的气息,越陌生越灵。我看到门前干净的路,还有各样的、整齐的、安静的袜子,便鬼事神差地站到了张雪瑞的画面前。

  《225x2》150×150cm 布面丙烯2014

  张雪瑞的画里有尺度,也有如履薄冰的危险。触觉越灵敏,视觉上的判断越精细,那些渐变的颜色背后不是数码的科学,而是感觉上的精确。我看着打印出来的作品图片,以为是画前做的效果图,不知那已是画的结果,而不是开始。

  《四百》 250×200cm 布面丙烯 2010

  工作室井然有序,作为客人提着包迟迟不能放下,太干净的地方总会让人就有些无所适从。她从哪里开始打扫(画画)?她觉得哪面墙能让自己更加沉心于创作(如何让两块颜色微小的差别停在心里合适的地方)?这里虽然异常干净,但藏不住她的温度(绘画肯定不是唯一的途径)……

  《225x2 201410》150×150cm布面丙烯 2014

  张雪瑞还做装置,关于家庭、童年与爱。她迷恋衣服、手工和针织物,相对绘画来说,这些“劳动型”的作品在感情的层面更饱满和直接。这些深藏在屋子的井然有序里,充满温度。雪瑞给我翻看着那些装订好的装置作品的图片,讲着里面的故事,与绘画表面的理性和控制不同,但依然能看到同一个灵魂的纯净。 雪瑞的家里都是女孩,衣服通常是姐姐那里传下来的,现在还会交换着穿。对待记忆,美的更美,伤痛的更伤痛。雪瑞会把衣物或床单上的装饰纹案剪下来拼成一件全新的物件,睡旧的床单,穿旧的裙子,甚至是自己先生的帽子,它们联结了过去和现在所有的爱与伤害,理解与原谅,记忆和希望。 明确的开始,未知的结局 这些渐变的绘画,像极了电脑绘图工具调色板里的颜色组合。当我第一眼看到打印的画作照片时,误认为是动笔前用电脑做的效果图。这些看似极度理性的画面背后,是敏锐的感觉在画布上抽丝剥茧的经营和如履薄冰的行走。

  《400 201503》150×150cm布面丙烯 2015

  张雪瑞没有经历过绘画之于思想层面的挣扎,这些被称之为“抽象”的绘画里面,有眼睛之于自然的截取,也有方法和规则在观念上的呈现,在这里,我想放过“抽象”。

  《400 201504》120×120cm布面丙烯2015

  《900 201501》布面丙烯 210×210cm 2015

  雪瑞会调出一件作品中的三原色,分别置于布面的三个角,我将这三个角设定为A、B、C。假设从A到B的区间有10个方格,那么每个格子里的颜色都是A、B的颜色按照不同比例调和而成的,以此形成颜色的渐变。从三个角出发,走到画面的第四个角的过程里,颜色的变化是无法预计的,停留在第四个角的颜色实际上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意外”。 张雪瑞在这些格子里默默耕耘,细腻敏感的眼睛望尽未知又迷人的终点。她用足够的耐心和饱满的情感,在转瞬即逝的世界,独做天边一朵云。

  《二百七十 蓝》60×90cm布面丙烯 2009

  《二百七十 绿》60×90cm布面丙烯 2009

  Hi艺术=Hi 张雪瑞=张

  “为了这个终点,我必须经历其中的一切” Hi:从建筑转向绘画,其中有什么不同或相通之处?

  张:我一直都喜欢绘画的表现方式。建筑是一个团队性的工作,我觉得自己更适合一个人做事情,绘画的方式更独立。学建筑的好处就是能从画面的结构上找到清晰的方式去表现。

  Hi:现在作画的方式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张:开始画格子之前,我都是徒手画的。画面里的渐变也是朝两个方向的,大的画面就很难控制,容易不均匀,所以也要寻找合适的方式。丙烯可以让颜色更平、更均匀,这样才可以确定画面中的结构。后来我会用胶带辅助边缘线的确立,用吹风机让画面速干等等,因为我每个格子都要画很多遍,下一个格子会依照四周格子的厚度和质感来画,其中的调整有很多。

  《七百零六 之一》 直径30cm 布面丙烯 2010

  Hi:所以描绘这些格子的顺序是怎样的?需要进行设计吗?

  张:得计算,要依照我的感受去控制整个画面。

  Hi:2004年这样去画画的人非常少。

  张:因为我没太关注艺术圈的状态,所以也没有去考虑其他人怎么做,只是按自己的方向往下画。当创作进入抽象的层面,它是一个很纯粹的结果,这种结果跟人有很强的距离感,有孤独的东西在里面。我需要自己去面对这个东西,足够长时间的面对面就会让其他人也感受到。

  Hi:一种具有时间长度的,向内的过程。

  张:对,所以画画的过程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每天一遍一遍地去画,这其中体验时间的过渡,然后让画面到达理想的目的地,为了这个终点,我必须经历其中的一切。

  《四百 蓝》100×100cm布面丙烯 2008

  画面是“亲近的”,主题是“疏离的”

  Hi:你迷恋这些渐变中微妙的变化。

  张:它是一种颜色跟颜色的关系,我在画面里体现这种微妙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迷恋,也体现在我的装置作品里,上海的个展“疏离之物”就体现了人和衣服,衣服和衣服的关系,这种微妙在装置作品中表现的更清晰一些。在生活中难以实现的亲密关系,我希望能在绘画中体现出来,一种我和色彩之间的亲密关系。

  Hi:“疏离”和“亲密”的关系是什么?

  张:画面是“亲近的”,主题是“疏离的”。

  Hi:创作前需要用电脑做效果图吗?

  张:不会,我会画草图。在小稿里找到最准确的颜色关系,然后把它放大。基本上能预见它最后的样子,虽然最后画出来的效果跟草图会有很大的区别。

  《四百 绿》100×100cm布面丙烯 2008

  Hi:一张画是如何开始的?

  张:设定3个原色,画面上的三个角,我把这三个开始的地方叫做原色。第四个角是未知的,但是之前会有预设,你会对它有想象,虽然每次画出来与我想象的都有区别。

  Hi:所以画面本身有一种“方向性”在里面。

  张:画的时候都是从左上角开始,但是最后悬挂的时候,可能会打破这种逻辑,也就看不出来真正的过程。

  《四百 红》100×100cm布面丙烯 2008

  Hi:所以是用肉眼在控制颜色。

  张:我有一种颜色上的感受,需要颜色之间形成某种关系,然后就反复地调试,颜色要跟我感受到的东西保持一致,要准确。

  Hi:有画坏的情况吗?

  张:画坏的原因就是我对画面失去了控制,包括感受上,和对颜色本身的认识上的。当画面进行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因为它不是电脑算出来的,所以会出现一个长时间段的灰色,在这种灰色里你需要反复地实验,如何过渡,如何让它接近我想要的东西。

来源:HI艺术人物 作者:曹丝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