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浙江画院副院长池沙鸿每年都会在恒庐美术馆举办一场个人新作品展,每次会展示80幅左右的作品,仿佛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今年已是第六年。11月15日,“杭州记事-池沙鸿新作展”将开展,《杭州记事-池沙鸿作品集》亦同步首发。
池沙鸿,1956年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台州。1982年2月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浙江画院一级美术师、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池沙鸿 平湖秋月 38cmx38cm 2015年
池沙鸿 柳浪闻莺 38cmx38cm 2015年
池沙鸿 市民广场 38cmx38cm 2015年
Q&A
雅昌艺术网=Q
池沙鸿=A
Q:“杭州记事-池沙鸿新作展”最早的动机是什么?
A:对于杭州,我是一个记忆,不把记忆留下,它将随我逝去。我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就做了这本图文集和展览。更早的时候,我用同样的方式,以《武林旧事》和《杭儿风》为名留下了对儿时生活的记忆,可能以后还会做一些其他的。杭州有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在做同样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怀有感恩之心。
Q:这是您第六次在恒庐举办个展。
A:第六个。之前的个展都是人物画,今年首次以风景画为主。我每个展览都会分几个单元进行内容划分。这次也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是“杭州景”,描绘西湖的各处景色,从南宋西湖十景、元代钱塘十景、清西湖十八景和西湖二十四题咏,还有解放后的西湖新十景中挑,也有我自己造的一些景,共50幅;第二个单元是“杭州城”,包括杭州的老城、新城,过去我感受很深的建筑,现在的钱江新城,还有描绘高铁的《飞跃嘉禾》。虽然画杭州的人很多,但如此系统地去画好像还不太有;第三单元是“杭州故事”,有八幅,如《梁祝同窗》,《民国奇人张静江》、《黄宾虹小像》等。
池沙鸿 飞跃嘉禾 138cmx69cm 2012年
池沙鸿 梁祝同窗 136cmx34cm 2015年
Q:还是采用惯有的图文相配方式进行展示吗?
A:是。每张画配一篇文,这次作品集每篇文章大概是千字左右,一本图文集共有八万多字,里面还夹了一篇《西大街》,是我从小到大对西大街的认识,有七八千字。所以我叫它图文集而不是画册。展览现场也会全文打印出来放在画的边上,只是字会小一点,看清楚要费点神。(笑)
Q:这种形式是您自己独创的?
A:是的,不过在恒庐第一个展览是随机的。当时我希望我的个展能有不同的面貌给观众看。恒庐有两处展示空间:面街的一层展厅和相连的地下展厅。所以我就做了两个主题,。一个是“边区故事”,一个是“梨园故事”。那时候就是画,没有配文字。不过我把自己作画心得放进画册里,事后得到的反馈是画不错,文字也好。于是,我就把图文集和展示这样的搭配形成惯例。这种形式是给自己出难题,逼迫我去读很多书,更加多去考虑展览的整体性,要去进行文字创作,而不是单纯的绘画展示了。这也逼迫我活到老学到老,很好。
Q:同时也就铸就了您的风格?
A:现在很多画家都追求风格,要创立自己的个性语言,但我没想那么多,我画画从来不考虑风格问题,我觉得风格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有的画家甚至认为一辈子应该单纯一点,朝一个方向画,这样别人容易记住你,但我认为我这个年龄还没有“沉淀”到那个程度,画画还是要随心所欲。我没把画画作为一个科目来看,而是作为一种语言,是表达内心想法和对世界认知的语言。作为语言,可以有风格,可以有地域性,但主要的功能不是语言本身,而是它想要体现的精神以及语言表达精神意义的契合度。我是独立的个体,我有很多特点是别人没有的或很少有的,所以只要随着本性,跟着心走,这些不可复制的特点会暴露无遗。所谓风格无非就是这种独特东西外化在绘画和文字上,让大家认知了。不可求,该有肯定有。
池沙鸿 对禅 136cmx34cm 2015年
池沙鸿 黄宾虹小像 136cmx34cm 2015年
Q:和之前的个展相比,这次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A:每个个展都会有一个方向或者专题。之前的《武林旧事》和《杭儿风》表现我儿时的生活状态,现在这个展览则表达我对杭州的感受。杭州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除了自然风光外,杭州历代遗留下来的人文信息非常丰富而厚重,也是西湖申遗成功必不可少的。但是经历战乱,老城遗留的文化信息丧失极为严重。比如杭州老城形象应该是粉墙黛瓦,胡同通透,内河纷流,街桥相连,寺庙成堆,院落不断。以后这些都没有了,《消失的万石里》、《杭州老鼓楼》、《老城站火车站》、《浣纱河》都是让人惋惜的。我的回忆、评价和感受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我赞赏杭州的钱江规划,专门画了《钱江新城》。可惜那么好的城市建设思路迟到了三十年,不然老城会比苏州城规模更大更好看。
比如《南山路上》,我画的是我读书时候浙江美术学院的大门。我是77级的,那时候美院有淡黄色的门楼,“浙江美术学院”木门牌竖挂着,里面有“国立艺术院”石碑,老楼很多。门楼边是矮墙,上面有铁栅栏,我和同学还翻过墙(笑)。那些建筑比我年岁大多了,我心中会对它有崇敬感。而今所有老房子拆完了,美院老土地上的建筑全是2000年以后的,我会觉得我的根被拔了。我们很多老同学聚在一起会说当时哪怕留下一座老建筑,也会让我们觉得自己还年轻。所以在南山路上我会看重潘天寿纪念馆,看重恒庐美术馆。它们比我老,我尊老。
池沙鸿 杭州城站 38cmx38cm 2015年
池沙鸿 杭州老鼓楼 38cmx38cm 2015年
池沙鸿 消失的浣纱河 38cmx38cm 2015年
Q:您是一个开朗的人吗?
A:其实我很内向,享受孤独,甘于寂寞。小时候傻乎乎,喜欢一个人逛街。小学时从武林门可以逛到城站火车站,走到卖鱼桥、老和山,还迷过路。初中以后骑着自行车去过老余杭、瓶窑、转塘。现在依然这样,交通工具发展了,自己开车去西藏、内蒙、陕北,到处东张西望。儿时没心没肺,但积累了一笔财富,因为那些东西都记在心里,现在如老牛反刍,觉出味来了。
Q:这种图文结合的展示方式是如何具体操作的?
A:我一般先做文本,定下每幅画的意向,或内容、或感觉。常常会定100多幅,最多定120幅左右,然后一幅幅画下去。有时文字不适合用画面呈现的就不画。比如之前画《武林旧事》,小孩子有很多游戏的画面会差不多,只是手里的玩具变一变,那么我就会挑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画一张。最后精简到80幅左右,适合出画册,适合在恒庐展出。
为了完成画面,会发现自己有些手法跟不上,就开始找各种画册学习、融汇,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所以,我创作时,边上会有很多画册、摄影集。这也是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师古师今,对我有很大好处。
池沙鸿 钱江泳场 38cmx38cm 2015年
池沙鸿 胡庆余堂 38cmx38cm 2015年
Q:这些主题是事先规划好的吗?
A:77级国画系不分人物山水花鸟专科,什么都能画,我又画过西画,所以我的画题比较宽。 我会把我画过的东西分门别类安置,如同有好多抽屉。当某个抽屉作品多了,我感觉也到了,就会集中精力将此抽屉的母题作为方向,补充一批作品,做到80幅左右,完成一个展览。有规划,也要水到渠成,前提是多画多积累多感受多学习多思考。
创作尽可能走别人未走或走得不深的路。比如,人物画家画小品,古代仕女、古文人轶事多,我也不脱俗。我想做一个仕女画展,又要不一般,于是去读了很多故事,按历史名女人来画,后来又加了一批民国时期的,不过瘾,在画解放后的,当代的。到配文时,干脆把中国女性方面的重要事情都写了进来,完成了《似水年华》图文集和展览。那一年学了很多东西。
Q:以理念或内容为核心,而非风格或题材?
A:不一定,可以是一个理念,可以是一个题材,可以是一种感觉,也可以是一个想法,只要有足够的作品量和方向感就行。每一个方向内要分为几个单元。个展最怕一种方法画几十幅画,观众看几幅都等于全看过了。后来几个展览我还会追求每一幅的独特性,对自己更加严苛一些。所以,这次的画展在表现手法上会比较多样。
池沙鸿 昔日庆春路 38cmx38cm 2015年
池沙鸿 南山路上 38cmx38cm 2015年
池沙鸿 恒庐金秋 38cmx38cm 2015年
池沙鸿 潘天寿故居 38cmx38cm 2015年
Q:后续还有哪些主题性的绘画计划呢?
A:对于杭州 ,可能再过几年还有一些系列可做,比如杭州很多老手工艺、老美食、老街坊故事、老街巷等。“武林旧事”里和“杭州记事”里还有很多内容因展览容量限制而没有画。单就西湖就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做。我画过一些藏民,这几年想多去藏区,可能也会成一个展览。以前还想动动体育题材、外国人、古今文人、钱江流域、运河人家,甚至花卉鸟虫动物。这些都已经有一些现成作品放在“抽屉”里,也有一些文字积累。看哪个最早成熟,我就会扑上几个月时间做一个出来。也许会冒出一个新的东西来。随缘吧。
我出去采风,速写本、照相机不离身。一直喜欢摄影,也曾参加过一些摄影活动,照相机既是摄影创作器材又是我收集绘画素材的扫描仪。单单今年六月我和夫人去西藏24天,就拍了6000多张照片。如果到以往的图片中去认真挑挑,万一自信感爆棚,弄个摄影展出本图文集,也有可能。(笑)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邹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