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生生不息”是很早以前就想做的一个专题,我的一些大幅作品一直围绕着这个专题,我会一直不停地做下去。因为,沈从文《边城》中翠翠唱着玩的那首祭祀歌谣一直在冥冥中邀约着我,而我内心实在有太多关于普通百姓的故事可以用绘画和文字说出来。就像沉浸于大山大川,受惠于大自然的品质,回赠以诗赞一样。与大作品不同的是,这次展览和画集描绘的人物都是真实的。有缘,他们让我明白了许多老百姓的生活道理。
这几年,我画了许多故事性的东西,很耗费精神。画院的公务和杂乱的其他事务让我很少有机会找到“闭关”创作的感觉。所以对恒庐美术馆席挺军、柳献生二位仁兄每年办个新作展的约定在2013年初停顿了一下。结果,二位给我另外开了一个展览,保持了这个约定的真实有效,让我心存感激又有点不好意思。
今年,我该做的事情和应允的事情依然繁复叠加,多头并进。但我找到两种无奈而又近似无赖的办法:一是开口婉拒一些事情;一是把许多事先搁置起来,不管被人如何催促,先全副精力做好一件事,做完后再面对另一件事。
有两次被媒体朋友问到我的梦想,我居然脑子一片空白。我自省,我有“陋习”:不多想,只把该做的事情尽可能地做得更好。如果一定要说梦想,这大概也算。
我在夏天找到了感觉,因为经历过“双抢”的人,能在汗流浃背的环境中回到简单的世界,能把自己完全沉浸在一样事情当中。期限也起到作用,如“立秋”横刀立马在时间的节点上。
当作品和文字都完成以后,我决定加入一篇很早以前的文章《“体验生活”说》,以此表述我艺术观念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与这个专题联系密切。
感谢我的夫人,她一直是我的第一个读者,也是第一个批评家。她的立场是普通人的立场,是我认为最重要的立场。
感谢所有为“生生不息”展览和画册出力的朋友。
池沙鸿2013年9月15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