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3-19 09:29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798艺术区新空间的外景
导言:当站台中国几乎在草场地站稳脚跟,树立起自己的画廊品牌时,去年年底,它们选择了搬离草场地,进入798艺术区。已经成立十年的画廊选择搬家,这对画廊来说自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里面所包含的除了许多现实原因,恐怕也包含了经营者对画廊未来的定位和经营策略的转变。而巧合的是,几乎是在搬家的同时,站台中国选择了关闭其于2012年在香港开设的空间,在这儿举办过包括:贾蔼力、孙逊、赵赵、杨茂源以及站台中国主推的许多年轻艺术家的展览,在过去的4年间,这儿几乎是画廊面向国际化的一个阵脚,将画廊主推的艺术家资源不断地输送至更大的国际平台。
当然所有的调整都是各种“巧合”与“姻缘”下的结果,主动、被动之间的调和下,是整个国内大的经济形势背景反射在当代艺术品市场中的一个缩影。调整之后的画廊还会面对各种新的问题和困境,但对于一个已经有如此长资历的画廊来说,“保存实力,未来用更好的品质说话”是画廊负责人陈海涛坚信的经营理念。
2016年3月5日,“陌生来客——汤大尧个展”在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开幕,也是汤大尧在北京的首个个展。
2015年的空间调整
雅昌艺术网:画廊在草场地立足十年之后,可以说已经成为草场地一个标杆式的画廊,为什么在去年的年底选择搬进798艺术区?
陈海涛:挺综合的原因,一个是那边的房子租期到了。再就是我们接到了798艺术区的邀请,这边又有合适的房子,所以就自然过渡过来。
二是考虑到便利性,艺术家挺希望他们的展览能在一个核心的区域当中,能让更多的人看。
雅昌艺术网:搬家后,你们的旁边有了许多新的邻居,比如常青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还有新开的博而励画廊、对面有佩斯北京,与这些重要的画廊为伴,是否也是选择这个位置的一个原因?
陈海涛:这一点还是其次的,其实是机缘巧合的结果。我认为画廊扎堆有扎堆的好,也有扎堆的不好。之前我们在草场地也挺好的,可以很安静地做事。这个行业也用不着那么热闹。画廊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像一本书,装祯的再好,还是内容更吸引人。
雅昌艺术网:另外,画廊去年也做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就是关闭了2012年开设的香港空间?
陈海涛:去年我们在做整体调整的时候,选择了暂时关闭香港的空间,其实也是因为一些人员上的因素,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去打理画廊。做画廊人是第一要素,什么都没有人最重要。
雅昌艺术网:之后还可能再重新开放吗?
陈海涛:现在香港是有办公室的状态,但是暂时不运营,因为去年我们这边搬家、调整,先调整到这儿再慢慢地看。
2015年12月27日,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由草场地乔迁798艺术区的首展《迁禧》开幕现场,该展是其合作过的艺术家的一次集体亮相。
未来的经营策略 关注年轻力量与被遗忘的老一辈
雅昌艺术网:你们现在有许多合作的年轻艺术家,像2016年的开年展汤大尧的个展,以及童昆鸟、沈正麟、娄申义、付经岩等,你们是如何选择这些艺术家的?
陈海涛:我们主要是考量一个艺术家的品质,这个词很容易理解为人的品质。最主要的是把一个艺术家放到一个综合的坐标里边用各种指标去看,比如语言的能力,一个艺术家人格的力量等。包括他能走多远,这都是很重要的一些要素。
雅昌艺术网:不过综合看起来,画廊现在主推的展览似乎是偏架上的作品更多?
陈海涛:这个涉及到一个媒介的问题,这些艺术家都会综合的以绘画为主,也会做一些其他媒介。但这个时代媒介不重要,媒介的边缘、媒介的界线很模糊,而且以媒介去划分已经不太成主流了。就像我所说的,一个艺术家的品质更加重要。
比如我们合作的艺术家童昆鸟,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展上看到他的作品,很有感染力,完了我们找到他聊了聊,感觉他人也蛮有意思的,于是决定和他合作,他是我们现在合作的唯一的90后的艺术家。
雅昌艺术网:这种直接从毕业展上面发掘艺术家的做法在你们之前的经营中有过吗?
陈海涛:我们做了很多,像最初孙逊刚刚毕业的时候我们就给他做过个展。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没有继续与艺术家合作下去,像许多画廊一样与艺术家形成代理关系?
陈海涛:我们更多的是跟艺术家合作,不会过分强调画廊的代理关系,直到现在也是。
雅昌艺术网:这样的方式会影响画廊的利益最大化吗?
陈海涛:其实利益最大化有很多方式,首先这个人要成长为一个最好的艺术家,成长为一个最顶级的艺术家,就是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如果要是说仅仅强调跟你的合作关系,而这个人成长不起来就意味着你不具备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性。所以说我们跟艺术家如果有合作的话,并且看好这个艺术家会最先考虑的是这个艺术家的成长,这个是真正的核心力。
做画廊到底要干什么,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有益于整体的建设会更有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利益最大化会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我比较赞同常青画廊,他们没有代理艺术家,全是合作艺术家,只是找最好的艺术家、成熟的艺术家来合作。而我们是在挖掘新艺术家合作,这个时代在变化,从前绑定在一起的所谓的利益最大化的代理有一些人合适,有一些人不合适,合适的在一起做,不合适的不要用固定的模式非得在一起。我感觉这个是面对新时代一个主流的选择。
雅昌艺术网:所以在合作的模式上,针对年轻艺术家与重要的艺术家,画廊会有所不同,年轻的艺术家可能会形成长期一点的合作,而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可能更多的是项目式的?
陈海涛:很客观形成这种情况,我们要尊重历史。像王音、庄辉、杨茂源、方力钧、王广义等60年代那批人,没有一个统一的画廊做这个事情,所以他们每件事情都是自我出力的方式,个人就是画廊,这就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他们也会跟画廊形成合作,但是很难形成全权代理的合作,这是整个60年代的艺术家共有的特征。
雅昌艺术网:画廊在搬家后,在未来的经营策略和方向上会有哪些新的考虑?
陈海涛:一方面,我们会与许多年轻的,新的面孔合作。但另一方面,我觉得现在大家过于追逐“小鲜肉”,过于追逐新的可能性,对有一些曾经有价值的人遗忘的过快,甚至对他们价值认同的不公正,这是一个挺重要的事情。现在应该主要讨论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是我们私下里经常会聊的,有很多人显然他们是非常好的艺术家,那一代人当中非常优秀的艺术家,现在70、80似乎看着挺火,他的优秀的程度远不及你现在被遗忘的那些60的艺术家,但是这种公正度,中国人没有那么理性的看这个事情,甚至这个市场也没有更多更独到的人去看。这些东西就创造了一些机会,创造了一些现在还可以把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形成市场的机会。这个机会也是我们希望抓住的。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罗书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