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书写性语言发端于“洋画运动”时期,然而这个曾经为中国近代绘画带来勃勃生机的脉流,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中断长达半个多世纪,直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才潜流复出-王劼音是这个潜流复出中的一个重要的案例。自80年代中期以来,王劼音就执着于书写性绘画实验,在当代架上绘画领域,他一直是低调的前辈。
王劼音以超然的方式游刃于版画、油画、水墨等多种语言方式之间,对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语言谱系进行解构和转化,其作品既具有传统的审美风范,更具有现代主义者的新生锐气。他的艺术充满与传统抗辩的智慧:既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古老的书写传统,同时,又以敏感的生存直觉和真实、朴素的当代视觉经验为书写传统注入了汩汩生机。
王劼音是中国新绘画的重要案例,他既有对传统绘画语言的敏感,同时又以异在、思辨的态度对中国传统语言形态进行开放和转化,将古老的视觉经验迁移到崭新的语言方式中,使传统的审美风范获得了新的语言结构,这种新的语言结构与传统形成强烈的抗辩关系。在他的作品中,物象既有坚定明确的形式感,同时又具有视觉上的膨胀、漫延感,视觉爆发力与内在的风度达成了相反相成的统一。王劼音对画面结构和秩序有极强的控制力,非常讲究笔触、肌理的变化和生发关系,他巧妙地暗示和翻译了传统的审美符码,而又在新的语言结构中实现了物象与图形紧密、服帖的匹配关系,从而实现了语感的高度自由,同时开放了传统书写的媒材边界,这种语言成就将为他赢得令人瞩目的地位。
作者:漆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