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5-26 15:39
1962年左右拍摄的弗朗西斯·培根肖像,John Deakin/拍摄
泰特利物浦美术馆举办了英格兰北部地区史上最大规模的培根作品展“弗朗西斯·培根:隐形房间”,展出了艺术家在1930年至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30多幅充满建筑感又诡异的画作及罕见素描、文件档案。
1974年,培根在位于伦敦的工作室内,Michael Holtz/拍摄
上世纪30年代,培根开始以充满精神力量的“取景”方式作画,将其描述为“一种几乎看不见的立方或椭圆状牢笼”,这些特征围绕在他的创作中强化了强烈的情绪状态。据泰特利物浦美术馆方面介绍,这种“假想的空间”强调了人物形象的孤立感,同时也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复杂的人类情绪及心理状态中。
展览以培根作于1933年的“Crucifixion”和1944年左右的“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 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两幅画为开端,以这种孤立空间感的早期作品为线索展开。此外还有其在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Man in Blue IV”和“Chimpanzee”两件重要作品,以及作于1982年左右的“无题(跪着的人)”。
据悉,展览将在泰特利物浦美术馆一直持续至9月18日。
培根作于1963年的“Study for Portrait on Folding Bed”
培根作于1975年的“Three Figures and Portrait”
培根作于1983年的“Sand Dune ”
培根作于1957年的“Study for the Nurse in the Film 'Battleship Potemkin'”
培根作于1944年的“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 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
培根作于1952年的“Study for a Portrait ”
培根作于1961年的“Seated Figure”
培根作于1967年的“Triptych”
培根作于1967年的“Portrait of Isabel Rawsthorne Standing in a Street in Soho”
培根作于1933年的“Crucifixion”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张天宇/编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