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画廊选择画家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万一卖不出去我要这个作品干什么?选择的标准是,即使它卖不出去也仍然有它的潜在价值,如果作品有意义,压在手里也没关系。从这点上来说,画廊不是在为市场选作品,而是在为艺术史选择画家。
关良、沙耆、关紫兰、徐悲鸿、
李青萍、潘玉良、费以复……都是他们的作品本身打动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在武汉看到李青萍作品时,李青萍何许人也,是否还活着,都没有人知道。当时我对陈池瑜说,这是一个大画家,我们马上赶到荆州去,活要见人,死要见棺。沙耆的被发现普遍认定是对中国油画史的一个重要补充。当时我通过多方打听,终于在宁波韩岭见到沙耆的时候,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无法进行理性对话的老人。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我对沙耆作品的价值判断,而在今后的两年时间里,在不断购买他的作品过程中,更坚定了我对沙耆在艺术史上重要性的认识。而恰恰在此时并没有藏家和海外画廊认同我的看法。此时,唯有老画家闵希文、王流秋认定我的发现是重要的,并不断给予鼓励,日后由于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只得将沙耆作品拱手相让,直至后继者的努力使得沙耆改写了中国美术史。因此看一个画家对其的未来性估算要五到十年甚至更远,看不到那么远,眼前的这一步是不能迈出去的。
对作品感悟能力并不是天生的。米芾也有所谓“耳鉴者”和“目鉴者”之说,看作品应该是对画不对人,只看作品不看名字,用眼睛看而不是用耳朵听,这是训练自己的眼光时的一个重要条件。许多评论家谈论起艺术家的经历和风格来头头是道,但面对作品却很茫然,这就是米芾所谓的“耳鉴者”。书画家每天要临帖做日课,画廊也有他的日课,综合艺术素质和眼光的积累提高,这才是画廊业的根本。
作者:徐龙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