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11-17 09:52
2016年光州双年展现场
韩国知名艺术史学家、策展人李龙雨是现任国际双年展协会主席,也是拥有21年历史的韩国光州双年展的创办者。2015年,他担任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之后,启动了“上海种子”计划,在接受《艺术评论》专访时,李龙雨除介绍了“上海种子”计划的背景和思考,更坦陈他对全球范围内双年展发展的看法,以及他所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随着双年展在全球各地不断涌现和发展,相关的研究联络机构也逐渐产生。国际双年展协会(InternationalBiennialAssociation)成立于2014年,持续关注双年展在全球范围内的动态,也试图为各大双年展的组织者建立起交流的平台。
韩国知名艺术史学家、策展人李龙雨是现任国际双年展协会主席,也是拥有21年历史的韩国光州双年展的创办者。2015年,他担任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之后,启动了“上海种子”计划,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以下简称“艺术评论”)专访的过程中,李龙雨除介绍了“上海种子”计划的背景和思考,更坦陈他对全球范围内双年展发展的看法,以及他所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艺术评论:双年展为何近年显得越来越重要?
李龙雨:双年展不仅是呈现现当代艺术的平台,对于主办城市、主办国家来说,也是重要的事情。比如威尼斯双年展,对于威尼斯、意大利来说都具有很重要影响。
双年展也是最强有力的展现方式,过去20年里作为扩展速度最快的一种形式,也是决定当代艺术形式、趋势的重要力量,不是美术馆、画廊,不是它们来决定艺术发展的趋势,是双年展。
如果你真的仔细研究双年展的发展历程,你也能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艺术评论:近来有一些声音,认为双年展很多,面临同质化问题,你怎么看?
李龙雨:当然,也有问题。首先,就是有太多双年展了,它们或多或少都是类似的。你会问,为什么中国需要13个不同的双年展?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多?真的比较,还是会有一些细微差别,但是又是如此类似。
它们有一些典型特点,首先是重复性,有一个固有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对于社会政治一个激进的表达;对于所在城市也是一个文化的窗口,当地的民众、艺术家都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双年展。
另一方面,它们也支持、鼓励了形式上的延展性,保证了艺术的多样性,不仅是视觉艺术,也扩展到文化的各个方面。现在来看,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并不是把这些学科门类区分开,而是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视觉艺术、建筑、设计……相关学科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和模式。我们做的“上海种子”计划就是一个代表,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实践。
艺术评论:“上海种子”似乎有双年展的声势,但是又和普通的双年展有所不同。能够解释一下这个异同吗?
李龙雨:开始,我们计划每两年做一次。但这样就会被归类于双年展,也挺让人为难,现在一次的周期为一年,是跨年度的项目。
“上海种子”不仅和美术馆,也和国内外的大学合作。这远远超越了双年展的范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馆、民生美术馆、震旦美术馆、外滩美术馆等等,都是此项目的合作伙伴。他们理解了我们不仅是做一个双年展,而是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这不会是一次性的计划。目前我们更专注于做好第一届,试图延伸这个概念,确立它的价值。
艺术评论:对于中国的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你有何评价和建议?
李龙雨:很难做评价。间接地说几句。
在我看来,多样性很重要,但是专注度更加重要。我们举意大利为例子,它可以说是双年展的源头,1895年开创第一届双年展。意大利只有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威尼斯双年展被视为艺术界的奥林匹克,米兰三年展关注设计方面,意大利本身是设计之都。也有一些其他的小活动,但只有这两个活动是政府投入最大支持的。
德国在这个领域同样非常重要,卡塞尔文献展每5年一届,创立于1955年,已有61年历史。很长时间以来,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只有卡塞尔文献展一个艺术项目。他们很有耐心,坚守这一个项目很长时间,终于他们耐不住性子,又创立了柏林双年展。目前也就这两大活动。柏林双年展非常活跃,每两年一次,但从质量等方面来说,还是赶不上卡塞尔文献展。
如果对中国的情况做直接解读,历史最悠久的是上海双年展,1996年开创,一直以来在做不断的实践和尝试,但也始终面临着两大困难,一个是预算紧张,第二是技能缺乏,也就是专业性——专业的团队和人才。上海双年展目前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承办,起初,对于做上海双年展没有经验,也是在尝试中不断积累经验。自从这个项目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承办以后,质量上了一个台阶。上海双年展是上海一个非常核心的项目,但不知道政府的支持力度怎样,因为看起来,他们的观众人数似乎始终无法突破一个瓶颈,而他们的预算似乎不增反减,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上海双年展也是岌岌可危的。假设现在有条件大力支持这个项目,能够提供三倍预算,这也是一个实验,看上海双年展可以怎样发展,在内容上如何充实,要把市民、公众纳入进来,因为本身这个项目,如果是政府支持的话,在投入支持的同时,实际上也是给予他们压力。
艺术评论:这也是你创办光州双年展的经验之谈吧?
李龙雨:当我创立光州双年展的时候,初衷也非常简单,光州市希望有一个项目能够展示和体现城市精神,第一届的预算是1000万美元,我肩负着巨大责任,第一届项目吸引了160万观众。在第一届项目之后,有超过1000万美元的收入,也成为之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至今,光州双年展已有21年历史了。
当光州双年展10周年的时候,我受邀指导光州双年展,我告诉他们,你们必须非常有耐心,如果因为流行性、商业性,或者政治原因,这个双年展有所偏离的话,并不是好消息。政府需要有耐心,因为他们是出资者;我告诉民间团体需要有耐心,一个双年展的成长需要时间;我也告诉当地艺术家社群要有耐心,艺术家好像觉得双年展是他们的项目,但我告诉他们,光州双年展是属于市民的。我逐渐也发现自己不那么受欢迎了,因为我的话对于任何一个人群来说都不那么中听。
说到未来发展,政府需要全力支持。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双年展是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政府可以对之善加利用。光州双年展,现在平均每届都可以有50万观众,对于整个城市的经济也有很好推动作用。上海也许是世界超大城市之中唯一拥有双年展的,我们没有纽约双年展、巴黎双年展、伦敦双年展。北京双年展非常传统,甚至很多人都并不知道有北京双年展。
双年展的成败或质量,并不一定直接由预算决定,但预算也是一个项目的保障。
还有一些双年展,他们的历史非常短暂,例如银川、重庆、乌鲁木齐,这些双年展,他们会找到自己的方式,也许持续下来,也许就消失无踪了。双年展来去变幻很快,有创立,也有消亡。我们也不必担心双年展一下子诞生太多,它也会自然消亡,达到自己的平衡状态。在未来,如果双年展还能保持这样的活力,有流行性和普及性,最终还是会有不少有质量的项目可以留存。所以说,实际上,一个双年展的成败,它本身的基因非常重要。
艺术评论:你怎么看双年展的学术性与大众性、国际性与在地性之间的关系?
李龙雨:我曾说双年展是属于市民的,因为从双年展的创始来说,资金是由政府出资的,另一方面,有了市民的参与,这个项目才成立。观众的访问量,代表了这个项目的成长,也决定了这个项目成功与否。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属于公众的。
从韩国的角度来说,对于双年展的评估非常重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媒体反馈,专业评论很重要,几乎决定了双年展的未来。其次,还有一个双年展评估委员会,中央政府向光州双年展提供资金,它也会有文化评估机构,它的评估体系非常精细,会为双年展打分,如果这一届分数低于80分,下一届的预算就会减少,超过85分,预算就会增加。第三个是市民、观众的反应,每一届双年展,都进行民意调查,例如抽样500-1000人,问一系列详细问题,例如你总体上是否喜欢这届双年展?你是否喜欢双年展的主题?展览呈现方面是否比较友好?有时候观众也会很纳闷,为什么双年展那么难懂?有时候双年展中会有很多比喻、隐喻、概念化的东西,不好理解。观众会问,为什么你要用纳税人的钱策划这样的活动?观众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4年之前,我担任光州双年展主席,做了很长时间。光州日报是当地最大的一个媒体,开幕第二天,出了一条新闻,“为什么光州双年展没有光州?”本地艺术家向媒体抱怨,策展人选择了首尔、釜山的艺术家,却没有光州艺术家,也没有光州的内容。这个展览并非由我具体策划的,但我作为光州双年展主席,代表着双年展形象。不久之后,有记者从首尔赶来采访我,我的回答是:如果你在光州双年展中看到了光州性,这个双年展也就失败了。光州双年展是一个国际性项目,即便你不在双年展之中直接体现光州性,来自全球的参观者也会从中感受到。
如果上海双年展只有中国艺术家,这是非常无趣的。如果主题是关于上海的,内容也会很无趣。如果你在项目中能够谈论一些具体的议题,和国际的背景能够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对于市民、政府,其他人都能喜欢这个项目。如果过多强调在地性,反而受到局限。
艺术评论:今年9月,韩国几个双年展同期开幕。是否也是近年双年展的一个发展趋势,有一种抱团取暖的感觉?
李龙雨:部分来说,是的。首尔媒体双年展、釜山双年展和光州双年展在同期开幕,可以汇集更多的国际观众,不用支付额外的费用。最主要的原因,9月是最好的季节,气候上也没那么炎热。从国际上来看,大量双年展都是在春天,或者秋天举行。
明年,在欧洲会有一个大范围的艺术人流,威尼斯双年展在5月举行,6月有明斯特建筑项目、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博会,都在同一个时期举行。
艺术评论:你开头谈到双年展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如何统计的?
李龙雨:这个数据是国际双年展协会统计的,也有一些小的项目陆陆续续终止了,还有一些美术馆,依然在筹备他们自己的双年展。
艺术评论:所以说,其实这个变化太快了。无法有一个确切的统计。
李龙雨:可以这么说。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作者:朱洁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