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聚焦雕塑 “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启幕

2016-11-20 00:07

关山月美术馆

嘉宾合影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致辞

展览学术主持吴鸿亮致辞

参展艺术家代表戴耘致辞

  雅昌艺术网讯 2016年11月19日,“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 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本届提名展和论坛将雕塑(空间艺术)作为研究和展示的对象。本次展览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共同主办,朱小钧、吴洪亮、张新英、盛葳担任学术主持,彭宝玉、伍诗妮担任策展人,展出25位艺术家的百余件/组作品。

  2013年,关山月美术馆推出当代艺术项目“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目前,“在路上”已制定了六年计划——前五年的项目以媒介作为主要的分项依据——油画、水墨、版画、雕塑、新媒体,每年组织一个分项,通过展览、论坛和出版等方式,全面立体地梳理和研究不同类别和主体的青年艺术。第六年举行综合的文献展,集中呈现并讨论这五年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学术问题。2016年,依托雕塑媒介领域,举办以青年雕塑为主体、以探讨艺术与空间的关系为目的的“空间艺术展”。

“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现场

“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现场

“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现场

  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

  “在路上:2016”提名展和论坛将雕塑(空间艺术)作为研究和展示的对象,在对国内以“70后”、“80后”为主要创作力量、与雕塑媒介领域相关的当代艺术现场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最终从24位专家提名的130余位艺术家中挑选了25位在这一领域有着实验性、媒介拓展性,在创作中对艺术及其空间之间的关系有着持续的思考,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面貌和审美品格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参展,展出的100余件/组作品也代表体现了“70后”、“80后”的知识结构、审美理念、学术指向。

  展览共分为四个板块:

  1、自在:物质空间

  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材料探索曾经是现代雕塑的主要议题之一,然而,在材料的物理和视觉属性之外,还存在着更具有本体和哲学意义的物质属性。作为一种“语言”,它不仅是技术上的纯粹与创新,更是着眼于雕塑本身,及其与空间的同构关系:一种是与语言本身的视觉张力占据周围空间,形成一种空间的实在,一种是以一个狭小的空间诱使观者进入一个大的精神空间。

  2、互文:参与空间

  与绘画不同,雕塑天然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这一方面源于它在古代建筑方面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源于当代艺术介入社会现实的诉求。然而,公共性并不仅仅体现在放置于公共空间供人观赏,更为重要的是,让它们与现场和观众发生直接的互动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观众在参与中获得新的自我体验,而作品也因为这一过程得以完成和实现新的建构,此外,公共空间同时也不断改变着自身定位。

“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现场

“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现场

“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现场

  3、共生:环境生长

  作为一个特别项目,参展艺术家根据关山月美术馆周边的具体环境进行创作。之所以设定这样一个版块,主要是出于对雕塑本体与其生长和存在的空间关系的变化的学术考量。作为一个以空间性为主体特性的艺术媒介,不论是中国的传统雕塑还是西方的传统雕塑,都是因特定的空间而创作,并依这个特定的空间而存在。

  4、剧场:维度变幻

  剧场是一种关于复杂性的隐喻,我们生活的当代世界,正在因为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对公共社会和私人生活的全面深入改造而发生着急剧的转变。那么,这一语境下的雕塑将何去何从?它将如何应对科技、社会与生活的多维挑战?这是一种关于雕塑未来的思考,也是关于雕塑及其复杂性的探索。在今日世界中,雕塑将通过自身的蜕变建构起全新的本体和观念意义。

“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现场

  鉴于雕塑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共生·环境生长”作为特殊的版块,邀请6位艺术家根据关山月美术馆的具体环境,驻馆进行现场创作,从而使展品和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成为环境规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由此解决了雕塑作品收藏过程中过度占用收藏空间的问题,使这一届的提名展成为一次永不落幕的雕塑展。

何岩青 《云境》

  在进入展厅的入口,立柱上安装着何岩青的作品《云境》。五颜六色的“云”与美术馆周边的蓝天、绿树融为一体。艺术家曾表示,《云境》的漂浮不定也代表着人们对美好与幸福的向往;色与色的交织,形与形的错落,触发可知的不可知的形态;多彩的祥云漂浮在红星,像家一样温馨,像自然一样多彩。

桌面研究艺术小组 《斯理》

  其中桌面研究艺术小组结合关山月室外的钢筋水泥支架,用了200多双袜子创作而成装置作品《斯理》。“丝袜这一材质很有趣,有很多的弹性;丝袜是很日常的、能联想到女性美的衣物。我们希望用丝袜这一生活化的材质呈现日常之外的视觉体验。”小组成员张哲溢说道。

  此外鉴于部分本次参展作品基于新媒体手段支持的虚拟性,展览中还设定了很多观众互动的环节,从而在观展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互文的参与空间,增强了展览的公共性。其中艺术家张增增的作品,通过下载APP,扫描图录上的二维码即可以随时随地地呈现,不仅打破了美术馆特定空间展示的定式,也打破了约定俗成的艺术品收藏的概念,只要收藏了这本图录,就等于是收藏了这件雕塑作品。

在路上•2016:青年批评家论坛

  二、在路上•2016:青年批评家论坛

  基于当代艺术创作和理论批评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过程中充分发挥与创作同时代批评家的作用,使活动本身成为艺术家和批评家的一项共同的事业,与展览同时,主办方邀请了13位青年批评家以及参展艺术家举办以“当代雕塑的历史、现场与空间逻辑”为主题的中国青年批评家论坛。本次论坛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青年艺术家与青年批评家面对面,青年雕塑家结合自己的创作历程,对雕塑历史及当代走向做出学术判断,并与青年批评家形成对话,以此真正实现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的相互促进;其二是青年批评家的主题演讲,依托雕塑媒介,对当代艺术发展的空间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作为一个以物质性和空间性为特征的媒介,相比较而言,“雕塑”在当代的步伐可谓“超前”,然而随着“雕塑”材料中现成品的介入,以及“公共艺术”的兴起,“雕塑”媒介泛化引发的一系列学术问题也浮出水面。那么如何理解“雕塑”与“装置”以及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当代文化语境下,如何看待传统雕塑的“公共性”与“空间性”?特定空间中,“雕塑”发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是什么?当代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提出了怎样的“空间性”问题,青年艺术家又是怎样“聪明”地循着学理的脉络完成了雕塑语言的当代转换…都将是本届“在路上”关注并集中讨论的问题。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5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何妍婷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