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重置/RE-SET”视觉传达设计与教育再思考学术论坛在川美举行

2016-11-25 18:48

“重置/RE-SET”视觉传达设计与教育再思考学术论坛

  2016年11月25日上午9时,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担当学术支持的“重置/RE-SET”视觉传达设计与教育再思考学术论坛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大学城校区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论坛主持人 广州美术学院赵健教授

  本次“重置”论坛活动由广州美术学院赵健教授担任主持,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邀请到国内视觉传达设计及互联网、大数据领域的知名研究者、设计师及管理者共计十位演讲嘉宾(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深圳国泰安金融大数据事业部群高级专家顾问崔凯龙,The Nine创始人熊超,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韩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方晓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五工作室导师、副教授王子源,态客民宿实验室创始人兼CEO吴伟,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吕曦,跨文化沟通艺术设计师潘剑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辛向阳),与学者和现场观众共同探讨和分享话题。

“重置/RE-SET”视觉传达设计与教育再思考学术论坛现场

  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使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社会生存状态。数据的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开启了人类社会在认知体系、价值建构上的巨大变革和转型,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当“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Nicholas Negroponte,Being Digital),“重置”用以表达当下时代变革和趋势下引发的对设计关系及系统建构的探讨与反思。

“重置/RE-SET”视觉传达设计与教育再思考学术论坛现场

  在此语境下,面对视觉传达设计及教育的多年发展历程,其设计的范畴、边界、领域、类型等,成为视觉传达设计及教育目前面对的异常重要而紧迫的话题。此论坛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特征为话题背景,梳理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属性和内涵外延的衍变,探讨其在社会、经济、文化、民生、教育中的应用范畴、价值与意义;探索时代发展衍变趋势下,面对当下的现实和问题,思考视觉传达设计介入社会系统的跨界途径以及维度拓展,以及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未来导向与可能性思辨。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宋协伟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做关于《主体的觉醒》主题演讲,他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设计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中国设计的未来。他认为高等教育有三个基本目标:知识传播、智力传播、经验增长。综合性的学术体系和研究平台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核心评价指标,更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价值导向下,通过知识创新和智慧启蒙,培养有趋势预见力和应变能力的新型设计人才是当今设计教育的重要关注点。他强调我们不再是艺术家,而是深入这个时代的观察者,设计的任务再也不是为了追求美丽与奢侈,我们应更多从中国农村的角度进行设计的思考,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发展教育。

  深圳国泰安金融大数据事业部群高级专家顾问,博士崔凯龙发言

  深圳国泰安金融大数据事业部群高级专家顾问,博士崔凯龙做关于《大数据与物联网 解码视觉传达艺术新边界》主题演讲,他从大数据及物联网、图像分析、艺术大数据、思考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今大数据发展的状况。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设备、网络爬虫、物联网、APP应用获取数据。他认为我们应该打破信息的壁垒,艺术并不等于艺术品,大数据时代下我们也应思考伦理道德的问题。

  The Nine创始人熊超发言

  The Nine创始人,中国第一座戛纳创意节设计类金狮奖得主熊超表示:“设计即沟通,整合消费者洞察+创新+美学+设计+科技+艺术+娱乐+事件+故事=让品牌和产品最完美的与大众沟通。”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韩绪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韩绪在演讲时表示重置不是回到原来,重置是回归,是去杂。视觉传达设计的真正的危机是忽视自知、忽视科学、忽视远见。如果可以被技术颠覆的问题,这就不是问题。网络把整个时代扁平化了,设计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满足,我们要靠设计哲学划出边界和线路,设计出原来的边界, 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方晓风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方晓风做了关于《设计的信心》主题演讲。他表示:“在泛媒体时代,信息挖掘能力很重要。我们曾经失去信心,重拾信心,去关键、注追踪、重连贯可以让我们重拾信心。教学模式是交给学生问题,而不是答案给予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创新唯有走出范型教育才能导向创新,创新真正的难点在于‘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五工作室导师、副教授王子源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五工作室导师、副教授王子源做关于《视觉传达的“见”与“不见”》主题演讲。他认为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好的医生,相比解决问题,及早发现问题更为重要。如果我们只按照今天的标准培养明天的设计师,如何能让平面设计前进?他表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都认同挖掘‘设计思维’的潜力以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来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问题,但设计师们好像有点忘记自己真正的财富在于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市场使然的简单复制趋势。”

  

  态客民宿实验室创始人兼CEO吴伟发言

  态客民宿实验室创始人兼CEO吴伟做了关于《设计师创业的100种死法》主题演讲,他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案例谈立足当下未来设计的趋势。他批判了只懂设计不懂需求不解决社会问题的设计、陷入局部,不知道到底什么事需求的设计,不够专注,持续性差的设计、自我封闭,迭代太慢的设计。他认为设计唯极致,方可活。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吕曦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吕曦教授做关于《忽视•透视》主题演讲。她从信息架构与可视化设计+可用性研究与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的角度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与数字媒体设计的共同拓展,强调图形思维与逻辑思维、用户思维和系统思维的结合,从理性的方法工具,到感性的敏锐与善意,视觉传达专业会持续而坚定地探讨设计本身的目的、价值与意义。此次视觉传达专业进行“重置”话题意在从宏观的、传统的、行业的、前沿的、跨界的等不同视角来思考时代趋势下视觉传达设计与教育未来的多样可能性。

  跨文化沟通艺术设计师,英格兰中央大学和中国美院视觉传达双硕士潘剑锋发言

  跨文化沟通艺术设计师,英格兰中央大学和中国美院视觉传达双硕士潘剑锋做关于《第三种语言》主题演讲。他认为我们要在第三种文化上谈第三种语言,第三种语言可以是图像式的文字,也可以是文字式的图像,或者也可以是摄影的方式。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辛向阳发言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辛向阳做关于《A approaches and meanings of communication》主题演讲。他表示:“创造符号是一个社会过程,它选择、综合和抽象特定的人类经历或共同记忆,把它们转化成为可广泛识别并包含共同信仰的表达形式。符号对我们认识、理解周边的物理和社会环境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影响着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交流是我们运用到几乎所有根本问题的一种思考的方式和分析的方法,交流是口头行动,行动则变成了交流的非口头符号。”

  据悉,活动还将在明日(11月26日)开展系列研讨沙龙。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谭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