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12-08 09:29
古根海姆赫尔辛基的效果图
芬兰是著名的高福利国家,也就是说,它挺有钱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著名的“连锁”美术馆,也就是说,它挺有名也挺棒的。当古根海姆来到芬兰赫尔辛基想在此落地时,按通常的想法,属于“强强联手”是好事一桩。但是不,据“澎湃新闻·艺术观”报道,就在最近,赫尔辛基的立法议员投票否决了一项议案,该议案计划以公共资金和私人资金共同投资1亿3800万美元,在赫尔辛基建造古根海姆博物馆。
否决这项计划也并不轻松,辩论与投票用了5个小时。在事后,议会公关部门发表的声明中这样解释否决的理由:“一是项目没有募集到充分的私人捐助,高额的预算将给芬兰纳税者带来沉重的负担;二是该项目绝佳的地理位置用于建设这样的博物馆太过浪费。”听听,这两条理由第一是说“没钱”,第二条是说“这地方不给”。怎么听都像是借口,没钱没地方,至于5个小时的辩论和投票吗?要知道,古根海姆在赫尔辛基建造博物馆的计划书,2011年1月就向该市议会递交了。
因此也有人猜测否决的背后原因是“建造的博物馆代表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而非芬兰文化自身的产物”。但不管怎样,以“不动用公共资金”为底线,倒也是赫尔辛基议会中各党派的共识。
早些年,也曾有消息说古根海姆想要落地上海,后来又风传因为上海地价太贵,不了了之;接着又有消息说古根海姆在考察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意欲在中国东部较为富裕的二三线城市落地,然后至今又没有下文了。从风传的这些消息我们也可以得知:古根海姆的全球扩张战略是被许多人熟知的,因此听说要来中国也并不令人觉得奇怪。
这十多年来,中国各地建造美术馆的热度依然可以用“一浪接着一浪”来描述,不同在于,2005年左右,美术馆的“热”体现在建造(包括改建)展厅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大型美术馆,而现在,雨后春笋一般出来的是大量的展厅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美术馆。另外还有不同是在,10年前的美术馆,确实带有一定公益性,而如今新起的“美术馆”,大部分在挂羊头卖狗肉,以营利为导向。所以不客气地说,中国至今仍然没有自己的美术馆集群,只有“美术馆经济”集群。
当然也可以从赫尔辛基这个事例中来反思:我们在美学建设上,普及程度是否达到赫尔辛基的水准线了?如果古根海姆的确落地中国的某个城市,欢迎还是不欢迎,是否接受使用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公共资金去建造?实际上在谈这些问题时都有种“为时尚早”的悲情感,因为答案显而易见,没有多少艺术圈之外的人士有逛美术馆的习惯,更不用说他们能略知美术史的发展。而第二个问题,也不是普通市民欢不欢迎就能决定的,拍板者接受的理由和反对的理由,估计也都跟“政绩”有关。
每一个美术馆、或者说每一批美术馆的建造,从良心天真的角度当然都盼望应该建立一种美术史,主流也好非主流也罢,只要存在线索和追求,都会有价值。事实上并不如此,中国的美术史,不是通过美术馆建设、不是通过展览的表达而存在的,而是通过自我粉饰的“嘴炮”式架构虚拟出来的。我们不难看到,有一些严谨的艺术史学者、批评家在研究相关课题时,逻辑推导和理论阐述都很棒,但一到案例呈现,立刻就泄了气。我们现在建造的“美术馆”,没有艺术史的灵魂支撑,只有对商业转化的追逐,从刺激本土艺术史建设的考虑,古根海姆如果进中国,不啻为一件好事。
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应该要学赫尔辛基议会的务实性。赫尔辛基市民逛美术馆博物馆的习惯比中国人好多了,他们难道不需要好的美术馆博物馆吗?需要!他们不需要一个名震遐迩的地标机构推动旅游业吗?需要!但是他们在乎的是从市民的基本福祉出发,他们也在乎本土文化艺术的建设。反观我们,有那么多民间力量自发地建造美术馆,但是美术史的建设梳理要不要做?中国本土艺术资源的培养要不要做?对如今艺术圈急功近利、盲目发展、虚拟狂欢的风气导向要不要扭转?这些课题的滞后,随着时间的堆积,会越来越成为怪胎式的模样。
建美术馆,不是建一个简单的房子,它是建一段美术史,如果美术史空缺了,那么连基本的房子都不如——它都不能开店也无法住人啊!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作者:顾耀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